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3924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62 大小:2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先秦部分.(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史 第一编第一编 先秦部分先秦部分 第一编第一编 先秦部分先秦部分 第一章 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二章 夏代 第三章 商代 第四章 西周时代 第五章 春秋时代 第六章 战国时代 结 语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节 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 第二节 中国文明的发生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中国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中国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 第一节第一节 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 一、人类的产生 二、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 三、关于早期历史的神话与传说 一、人类的产生一、人类的产生 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腊玛古猿生活环境复原图 人与猿的区别人与猿的区别 人

2、类进化简图(一)人类进化简图(一) 露西:1974年考古学家在非洲东北部衣索比亚发现一副完整的猿人骨架化 石,被取了个绰号叫“露西”,取自露西在钻石闪烁的天空上这首歌。 露西距今约300万年,生前约为10岁女孩的身高,重约30公斤。 智人 人类进化简图(二)人类进化简图(二) 腊玛古猿 能 人 智 人 直 立 人 二、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二、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 1、直立人 2、早期智人 3、晚期智人 4、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1 1、直立人、直立人 直立人即猿人,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时期的直立人, 创造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巫山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巫山人巫山

3、人 左上:巫山人左上颌骨化石 左下:重庆巫山县巫山人遗址 右上:巫山人狩猎模拟图 元谋人元谋人 左:元谋人门齿化石 右:元谋人发掘现场 左:元谋人的石器 右:元谋人复原头像 蓝田人蓝田人 右:蓝田人下颌骨化石 左:蓝田人头盖骨化石 及所打制的石器 右:蓝田人复原像 左:蓝田人下颌骨 发现地陈家窝 北京人北京人 右:北京人头盖古化石 左:北京人复原头像 右:北京人生活的山洞 左: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361936年周口店北京人发掘现场年周口店北京人发掘现场 2 2、早期智人、早期智人 距今约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的体质形态开始由直立人向 早期智人过渡,中国历史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 金牛山人 许家窑人

4、 马坝人 丁村人 金牛山人金牛山人 右上:金牛山人头骨化石 右下:金牛山人发现地 左:金牛山人骨架化石 许家窑人许家窑人 右上:许家窑人所用石钻 左上:许家窑人头骨残片 左下:许家窑人石制工具 马坝人(一)马坝人(一) 右上:马坝狮子岩 右下:马坝人生活复原图 左:马坝人头骨化石 马坝人(二)马坝人(二) 马 坝 人 标 志 雕 像 丁村人丁村人 右上:丁村人牙齿化石 右下:丁村人狩猎图 左上:丁村人尖状器 左下:丁村人石球 3 3、晚期智人、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出现于距今5万年前,中国的文化发展由此时进 入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晚期智人均具有原始蒙古人种 的体质特征,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 山

5、顶洞人 柳江人 资阳人 山顶洞人(一)山顶洞人(一) 左上:山顶洞人复原头骨 左下:山顶洞人遗址 右上: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山顶洞人(二)山顶洞人(二) 右下:山顶洞人的骨针 右上:山顶洞人复原服饰 左下:山顶洞人的装饰物 左上:山顶洞人的装饰物 柳江人柳江人 左上:柳江人头骨化石 左下:柳江人遗址 右上:柳江人复原胸像 资阳人资阳人 资 阳 人 头 骨 化 石 4 4、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制造工具、使用火、宗教与审美 三、关于早期历史的神话与传说三、关于早期历史的神话与传说 1、盘古和女娲 2、燧人氏和有巢氏 3、伏羲氏和神农氏 1 1、盘古和女娲、盘古和女娲 盘古开天

6、和女娲造人的传说都出于远古人类对宇宙 和自身来源的猜测与想象,谈不上客观,但对于先 有自然、后有人类的把握却是准确的。 2 2、燧人氏和有巢氏、燧人氏和有巢氏 关于燧人氏的传说,是先民对学会控制和使用火 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关于有巢氏的传说,是人 类对“巢居”这种生活方式的追忆。 燧 人 氏 巢 居 3 3、伏羲氏神农氏、伏羲氏神农氏 有关伏羲的传说,是古人对远 古时代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生 产方式的追忆。有关于神农氏 的传说,反映的是旧石器时代 末叶农业萌芽发展的情形。 伏 羲 氏 神 农 氏 伏羲女娲婚配图伏羲女娲婚配图 左: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 伏羲女娲画像石 右:唐代新疆吐鲁番伏羲 女娲帛

7、画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文明的发生中国文明的发生 一、农业革命 二、古文化区系的繁荣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图 一、农业革命一、农业革命 1、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文明 2、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文明 2 2、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文明、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文明 磁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老官台文化 黄河流域图 磁山文化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发掘现场磁山文化生产工具 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 右:裴李岗文化红陶三足壶 左下: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和磨棒 左上:裴李岗文化石镰 老官台文化老官台文化 老官台文化三足圜底彩陶钵 3 3、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 彭头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长江流域图 彭头山文化

8、彭头山文化 彭头山文化遗址鸟瞰图八十垱遗址所出碳化稻米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 左上:河姆渡遗址 左下:河姆渡遗址炭化稻谷 右上:河姆渡遗址骨镰 右下:河姆渡遗址骨耜 二、古文化区系的繁荣二、古文化区系的繁荣 1、中原文化区 2、海岱文化区 3、两湖文化区 4、江浙文化区 5、燕辽文化区 1 1、中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 半坡房屋遗址及复原图 1 1、中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 右:半坡人面绳纹陶 左下:半坡刻划符号 左上:半坡男子复原像 2 2、海岱文化区、海岱文化区 左上:大汶口文化陶文 右下:大汶口文化陶猪 左下:大汶口遗址 3 3、两湖文化区、两湖文化区 右下:大溪文化红陶球 右上:大溪文化遗

9、址 左:大溪文化彩陶筒形瓶 4 4、江浙文化区、江浙文化区 右:马家浜文化鸟纹陶瓶 左下:马家浜文化玉猪 左上:马家浜文化遗址 5 5、燕辽文化区、燕辽文化区 红山文化村落复原图 5 5、燕辽文化区、燕辽文化区 红山文化双耳双口陶壶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一、生产技术的发展 二、社会分层的萌芽 三、中心聚落的形成 四、礼制因素的强化 五、五帝的传说 六、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一、生产技术的发展一、生产技术的发展 1、石器制作业的进步 2、玉器制作业的繁荣 3、金属冶铸业的出现 4、农业的发展 1 1、石器制作业的进步、石器制作业的进步 下:磨制的石

10、铲与石斧 上:穿孔的石刀 2 2、玉器制作业的繁荣、玉器制作业的繁荣 右下:良渚文化玉璜 右上:良渚文化玉叉形器 左下:红山文化玉龙 左上:龙山文化玉璧 2 2、玉器制作业的繁荣、玉器制作业的繁荣 右上:三星村文化玉玦 右下:红山文化玉龙 左上:良渚文化玉串 左下:红山文化玉人 3 3、金属冶铸业的出现、金属冶铸业的出现 左:新石器时代铜刀 右:新石器时代铜镜 4 4、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农耕想像图 二、社会分层的萌芽二、社会分层的萌芽 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 二、社会分层的萌芽二、社会分层的萌芽 右:江苏三星村文化石钺 左上:良渚文化玉冠形器 左下:良渚文化玉镯 三、三、

11、 中心聚落的形成中心聚落的形成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址 四、礼制因素的强化四、礼制因素的强化 瑶山良渚文化祭坛 四、礼制因素的强化四、礼制因素的强化 牛河梁女神庙祭坛 四、礼制因素的强化四、礼制因素的强化 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璧 五、五帝的传说五、五帝的传说 黄 帝 帝 喾 帝 舜 颛 顼 帝 尧 六、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六、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二章第二章 夏代夏代 第一节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王朝的建立 第二节 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 第三节 二里头遗址所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第一节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 一、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二、禹传子与夏朝的建

12、立 一、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一、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一、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一、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二里头发现的夏代早期宫室遗址 二、禹传子与夏朝的建立二、禹传子与夏朝的建立 大 禹 治 水 图 第二节第二节 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 一、启败有扈 二、太康失国 三、少康中兴 四、夏桀灭国 一、启败有扈一、启败有扈 王曰:“嗟!六事之人, 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 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 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 ;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 命。用命,赏于祖;弗用 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 尚书 甘誓 二、太康失国二、太康失国 漫画历

13、史典故 二、太康失国二、太康失国 漫画历史典故 三、少康中兴三、少康中兴 “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 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 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 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 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史记吴泰伯世家 四、夏桀灭国四、夏桀灭国 四、夏桀灭国四、夏桀灭国 第三节第三节 二里头遗址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二里头遗址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 一、物质文化 二、精神生活 一、物质文化一、物质文化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盎、陶鼎、陶鸭形器 一、物质文化一、物质文化 二里

14、头文化镶嵌兽面纹牌饰、铜爵、铜斝二里头文化镶嵌兽面纹牌饰、铜爵、铜斝 二、精神生活二、精神生活 二里头文化陶器刻划符号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卜骨 第三章第三章 商代商代 第一节 商的兴起 第二节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 商的国家制度 第四节 商的衰亡 第五节 殷墟文化所反映的商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第一节 商的兴起商的兴起 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二、先商时期的历史 一、一、“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的传说的传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 殷土茫茫,肇域彼四方。方 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 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邦畿

15、 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 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 禄是荷。” 诗经商颂玄鸟 二、先商时期的历史二、先商时期的历史 左:二里头商城遗址的排水沟 右:河南堰师二里头商城遗址 第二节第二节 商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商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一、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 二、盘庚迁殷 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商 汤 像 一、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一、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 鸣 条 之 战 示 意 图 二、盘庚迁殷二、盘庚迁殷 二、盘庚迁殷二、盘庚迁殷 殷墟遗址鸟瞰殷墟宫殿区鸟瞰 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武 丁 妇 好 武 丁 征 伐 卜 辞 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三、武丁时期的商王国 商 代 版 图 第三节第三节 商的国家制度商的国家制度 一、官僚机构和分封贵族 二、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 三、商的军队和刑法 一、官僚机构和分封贵族一、官僚机构和分封贵族 商王 小臣 小耤臣 卜 作册 史 尹 太师 少师 御史相 宰马 射卫 一、官僚机构和分封贵族一、官僚机构和分封贵族 王幾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侯 商商诸侯 二、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二、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 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 不免有争位之事。特如传弟 既尽之后,则嗣立者当为兄 之子于欤,弟之子欤?以理 论言之,自当立兄之子;以 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