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171381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领导干部对照准则条例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规定,“ 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全面领会和践行这一要求,需要各级党员干部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忠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四风” 入手,身体力行抓好落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准则指出:“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2、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依靠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鱼水关系,推倒了“三座大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谆谆告诫全党,要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3、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同样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党内滋生的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如有的领导干部盛气凌人、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有的作风粗暴、欺压百姓,有的与民争利、损害和侵犯群众利益,有的当官做老爷、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严重,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忘记了公仆身份、失去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群众立场、群众感情出了问题。准则强调“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

4、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法宝。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优先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同时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5、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还要切实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变化,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增长并多样化,党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仍然是了解群众意见、把握群众关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好方法。同时,要善于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更加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准则要求“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6、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抓突出问题入手,坚决反对“四风” ,是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性、严重性。我们党始终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 问题,共同点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严重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成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四风

7、” 问题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割断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是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和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准则明确指出,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反对享乐主义,重在解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物丧志等问题。反对奢靡之风,重在解决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等问题。“四风” 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准则首

8、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四风” 最典型的表现形式,目的是抓住要害、突出重点。这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重点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取信于民。抓常、抓细、抓长。反对“四风” 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不能“一阵风” ,不能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准则强调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 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反“四风” 既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又要有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韧性,充分估计“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在坚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的同时,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教育,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党的作风

9、建设永远在路上。把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结合起来准则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既服务群众又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这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特点,探索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服务群众、带领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新形势下,要抓紧解决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

10、力、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思维表达能力、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打牢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党员干部要敢于亮明身份、敢于担当,急难险重时刻要冲在最前面。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常去基层走走,常到群众中看看,常同群众坐在一张板凳上聊一聊,接地气、取真经,把执政本领的提高深深扎根于群众工作的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善于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引领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本途径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同群众交朋友。深入实际是为了调查研究

11、、了解实情,不是为了出出镜、露露脸、装装样子,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是为了办实事、解难事,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困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群众是为了更好为群众服务,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让群众说实话、吐真情,达到了解民情、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干群关系的目的。对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都需要作出相应制度安排。既反对命令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准则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命令主义,坚决反对“尾巴主义 ”。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到基层与普通群众打交道,喜欢发号施令,高高

12、在上、自以为是;有的为了个人政绩和选票,脱离实际随意决策、随便许愿,甚至讨好迎合不合理要求; 有的热衷作秀、哗众取宠,不惜弄虚作假。对这些不良现象,都要坚决反对。准则明确规定,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准则虚实结合,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又直截了当地点出党风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明确规定。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密切结合工作实际,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

13、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提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在筑牢思想基础、强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

14、治腐败,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防范,实现教育和制度的有机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一)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回顾建党 95 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保

15、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长期而复杂,面临的 “四大危险”尖锐而严峻,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使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切实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是健全权

16、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途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条件下的权力极容易导致腐败。权力腐败源于思想道德防线的崩溃,几乎所有的贪腐官员都是懈怠了思想改造,动摇了理想信念,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错误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人民之上,把手中的权力视为捞取个人利益的资本,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权力腐败根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制度形同虚设、牛栏关猫,有些制度笼统模糊、弹性较大,原则要求多、硬性规定少,使得制度不管用、不好用、没有用,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的笼子,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三)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是构建反腐倡廉长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