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713773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第二期简报(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州区小学数学6班 学习简报(第2期) 主编:刘泉山 2014年12月日 “国培计划(2014)” 甘肃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 整合培训项目 卷首寄语 学情通报 主题研讨 说课大赛 研修剪影 研修之旅 光 荣 榜 温馨提示 本期导读 卷首寄语 国培是一首诗,它深刻隽永; 国培是一首歌,它余音缭绕; 国培是一眼泉,它润我心田; 国培是一盏灯,它照我前行; 国培是一艘船,它载我启航; 感恩于国培,它让我开阔了教育的视野; 陶醉于国培,他让我感受到教育的精彩; 沉浸于国培。它让我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谢谢国培,它让我经历了人生幸福的洗礼! 学员阶段学习情况统计 (截止2014年12月1日21:00时)

2、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提升研修成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能本着互动性、个人反思性相 结合的原则,研讨主题与各校学科改革的经验相互融合,起到了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和促进的 作用。根据本次活动方案,各学校分别开展了“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 的能力? ”、“如何利用微课程总结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新课标中体现本学科课程的基本 理念是什么?”等主题的研讨活动。从活动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成果: 1、各校研讨主题明确。本次研讨主题是从工作实际中筛选出教师最关心的或最困惑的教育 教学问题而确立的,从而达到解决教育教学疑难问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 2、教师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成果丰硕。

3、从收集到的互动信息来看,教师们正在新课标的 指导下努力寻找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深入课堂查找问题、深入实际反思、利用网络提高认 识 ,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联系实际促研修。在本次研修活动期间,结合“甘州区2014年小学青年教师说课、评课 大赛”要求,于11月25日11月27日在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开展了“甘州区片区学校说课、评课 大赛”活动,此活动组织严密,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 与生活思品)四个学科展开,参赛选手通过说课、答辩、评课等方面展现教学风采,发表教学 见解。教师参与热情高、参与面广 ,教学设计新颖别致,很有启发性。 回顾这一系列活动

4、,我惊喜的发现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 的设计、教学媒体使用、教育理念的应用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也充分的显示了我们的 研修活动发挥了实效。 4、存在问题:部分学员没有积极参与主题研讨活动,没有按时完成第二阶段学习任务,或 者发言不够积极,发言内容不够深刻,没有把查找问题、提升理念落到实处,希望这部分学员 尽快查漏补缺,认真完成研修任务,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如果是操作问题,请及时联系各校微 机老师解决。 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主题研讨: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数学语言是一个由机械认识到归纳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并向直觉认识发展的过程,这是 一个

5、较长的、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 言”这一完整的训练过程。 韦志军的发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李瑞芬的发言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说; 2、增强教师亲和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让学生“敢说”; 3、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策略,让学生“能”说; 4、引导学生进行规范语 言训练,让学生“善”说。刘武的发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

6、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管勤厚的发言 提高学生课堂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教师的语言素质是关键,课堂中教师的示 范、渲染、创设、营造氛围起引领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实自己 ,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语境,善于引经据典,创设气氛,才能引活课堂,让学生在宽 松的氛围中,结合课堂问题畅所欲言,达到师生共鸣、共享。何文忠的发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也是对学生 思维的体现。而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祁斌的发言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点拨,让学生参与交流。 2.在重点难点处点拨,

7、让学生参与交流。 3.在揭示规律时点拨,让学生参与交流。马兴的发言 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主题研讨:如何利用微课程总结自 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 微课程具有传统教育资源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是直接与孩子的个性发展联系,是开展有针 对性教育的有效资源。二是用时短,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小困惑,孩子的良好 习惯在抓小抓细中养成、三是资源相当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源。四是操作 性强,与教师教育教学紧密联系,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杨学军的发言 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 教师的业务成长,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有效提高

8、教师的自信心 和成就感,并能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何文龙的发言 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 ,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浦生林的发言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 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网络资源 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李建军的发言 微课简练微课外观仅仅使用简洁的背景,再配合精炼的文字,力求不花哨;深刻 微课的内容选择层层递进,特别注意引发学生思考;重点微课的制作是选择一个 重点知

9、识进行讲解,短小精悍;舒畅微课会添加合适的音乐自动播放,使学生学习时 更加放松;适合自学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因此可以反复观看以供学生揣摩。适合 学生之间共同愉快学习;还适合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学习;更适合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性 学习。李培军的发言 微课的好处:1、教学时间短;2、教学内容较少; 3、资源容量较少。魏权的发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 ,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 “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

10、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贾小 倩的发言 甘州区西关小学主题研讨:新课标中体现本学科课程的 基本理念是什么? 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的主体是“人人”,即指学习数 学课程的所有人,而不是指少数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要促进 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刘爱兰 的发言 课程标准提出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数学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这 样一个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

11、两个基本的策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 的数学。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改变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1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 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的。2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 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 (三)改善数学的学习的方式和评价方式。1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亲身实 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2实行多元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王瑛的发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

12、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 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冯国梁的发言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 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曹理的发言 甘州区试验场学校主题研讨:如何利用微课程总结自己的 教学研究成果 ? 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 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 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学生既学

13、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 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合的过程中,教 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 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 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4.微课程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5.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 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

14、息,此类型 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曹霞的发言 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技术整合 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 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 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 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既 学习了本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 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

15、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 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洁的发言 微课程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 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我觉得微课程,好像是的升级版,浓缩版。我相信以微 课程的优势,能使我的课堂焕然一新。王晓燕的发言 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片区)说课、评课大赛简报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发挥师徒结对 帮扶作用,促进一体化办学顺利开展,结合“甘州区2014年小学青 年教师说课评课大赛”要求,于11月25日11月27日开展了“青东小 学赛课、说课、评课

16、大赛”活动,此活动组织严密,分语文、数学 、英语、综合四个学科展开,参赛选手通过说课、答辩、评课三个 方面展现教学风采,发表教学见解。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体 现了教师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反映了我校及兄弟学 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和教师好学上进的精神风貌。活动本着公平公正 的原则,推选出了李珍梅、王蓉等多名青年教师代表我校区参加甘 州区决赛,全校教师期待他们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力争在甘州区说 课、评课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片区)说课、评课大赛剪影 甘州区试验场教师在说课 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片区)说课、评课大赛剪影 甘州区青东小学教师在说课 甘州区试验场教师在说课 青年东街小学教师在说课 对参赛选手进行评议 参赛选手和评委同堂听课 评委在认真打发 研 修 日 志 发 帖 回 帖 研修日志 在国培这段时间的学习里,网络把我们的距离拉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