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内容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3716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动理论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分子动理论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分子动理论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分子动理论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分子动理论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动理论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动理论内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1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用分子动理论 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A) 2了解内能和热量。(A)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B) 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 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A) 5了解比热容。(A) 6.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D) 分子动理论 扩散现象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内能 定义 改变内能的方式 比热容 1定义: 2单位: 3计算: 4热量计算: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1)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的直径是以 来 量度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运动; (3)分子

2、之间存在着_ 分子和原子 无规则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0-10m 当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 斥力 。 时,引力斥力, 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 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 起主要作用。 时,引力斥力, 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 拉断是因为:分子之间 起主要作用。(当10时 ,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 斥力 斥力 引力 引力 2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_对方的现象 (2)说明:分子不停地做_;分子间存在_ (3)影响因素:固、液、气都可 ,扩散速度 与 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彼此进入 无规则运动间隙 温度 转换法 发生扩散现象

3、分子运动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肉眼能 直接看见的运动都不是分子运动,如扫地时的灰尘 机械运动是宏观的,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直接或 间接用量器具测量速度等指标。一般肉眼可以观测 到。 C 1.(13福州市)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 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存斥力 2(12咸宁)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 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 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

4、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C 3(11东营)今年3月,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 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全国将在公共场 所实施全面禁烟。公共场所都贴上了如图所示的标志, 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人吸烟,多人受害。原因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4(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 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 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5、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D 4.(2012南通)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 力的是(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A 5.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 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 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 6.(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

6、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扩散 越快 冷水 热水 C 7、(2011包头)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 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 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 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 是 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 有 。蚊香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 。 液 汽化和液化 电 内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8、(2010广州)用图16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 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 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 体的应

7、是 (选填“A”或“B”)瓶 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 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 分别为0,4,20,30则在 温 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B B红棕色变淡的 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物体_做热运动的_和 分子间_的总和。 所有分子动能 势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内能是物体内 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总和,对单个分子或部分分子内能 没有意义 焦耳 2影响因素:_、_、_、 。 质量温度状态 同一物体在同种状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 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材料 3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 能与物体内部分子

8、的_和分子间的_ 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有关一个 物体可以不具有_,但必定具有_. 无规则运动相互作用 机械运动 机械能 内能 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丝的温度 升高,内能增加? 来回弯折铁丝 与其它物体来回摩擦 锻打 做功 用火加热铁丝 放在太阳下晒 放在热水中烫 热传递 4、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他们在改变 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低温物体吸收热 量 内能增加 B.高温物体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开始条件:物体间有_;结束条件:物体间温 度_; 温度差 相同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

9、温度降低的过程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转移到 (不同物体之间) 高温部分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 实质:内能从_物体转移到_物体 高温 低温 (2).做功改变内能 讨论: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内能发生转化 对物体做功温度升高 机械能转化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 温度下降 内能转化机械能 实质:_ 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5热量:在_过程中,_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温馨提示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状态量.温度升高,内 能增加;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 做功使其温度升高了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

10、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 多少热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描述.如果不发生热 传递,也就不存在热量。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或“含有”来表 示。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传递转移 1、 (13泉州) 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 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 C 2、(13绥化)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段,手握 铅笔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 烫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

11、的内能.把瓶装水 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 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 了物体的内能. 做功 热传递 4.(14原创)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7(甲)是在一 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 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 方 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 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7(乙)是通过 方式把 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 的 能转化成为塞子的 能。此时试管口的“ 白雾”是 形成的。 做功 内能 热传递 内能 机械 液化 3.(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 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

12、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 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 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D 4.(12齐齐哈尔)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 能的是( )A 5(13苏州)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D 6(13泰安)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

13、,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 5.(11宜昌)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 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A 6、(11内江)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 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 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

14、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 存在空隙 C 三、比热容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比较物体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 _的,吸热能力_;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相 同的温度,吸收热量_的,吸热能力_ (3)结论: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温 度升高相同,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大差 多 强 (2)实验器材:温度计、秒表等 c水4.2103 J/(kg)(3)水的比热容:_ 2比热容 c: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如:水 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水的比热容较大应用:用水作为冷却剂或散热剂; 调节气候 意义:1 kg 的水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 是 4.2103 J.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 的热量与 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单位是 ,符号是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3热量的计算: (1)公式:Q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