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3525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压强实验探究题汇编资源收集整理香坊116中学刘仲 每一位使用者都会对您表示深深的感谢!第一部分、压力作用效果实验探究专题(教材中实验考察)1、(09安溪)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21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形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探究的某一因素_;(2)选用的是_;(3)探究的结果_.2、(10湖北省襄樊市)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

2、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3.(10湖南省湘潭市)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

3、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 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比。 (3)由图1、图5、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时 (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不着天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4、(09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

4、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5、(2011 浙江湖州)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丙同学往

5、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记录相关实验数据。(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同学所做的实验。(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支柱形状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克392400243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牛。6.(2011 青海西宁)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

6、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 ,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2)通过实验图(b)和图(c),可以得出:在 一定时, 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 和图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 pe。7.(2012 济宁) 如图9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

7、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1) 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 图9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 有关,所以猜想 是正确的。(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8.(2012烟台) 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8、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课外拓展性实验考察)9、(07广州)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

9、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以图中的长方体C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铁的密度为,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10、(08年陕西省)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型或U型,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提出问题】物体承受的压力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线、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0、(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2)将一张纸条折成V型,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逐渐增加数量_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的根数。(3)将纸条折成U型、圆弧形,重复步骤(2).(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与形状有关、弧形最大)【交流与合作】(1)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型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型或圆形结构的实例_。(2)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_和_相同。11、(0

11、8青岛)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硬度的大小可以用如图方法进行测试:选择规定的淬火钢球,给它加载压力F,将它压到被测试的材料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载压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S凹表示凹形压痕的面积,用H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测试数据如下:材料F/NS凹/mm2H/(N/mm2)a10000100100b1000020050c20000100200d15000150100e750025硬度的定义为:在凹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请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a、b、c、d四种材料的FS凹图像如上图所示,其中表示材料d硬度的图线是。12、(08哈尔滨

12、)同学们在学校体育馆进行排球训练时,班级“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排球被击打落地后形变最大时对地板的压强,如图所示(1)写出该测量的实验原理以及需要使用的主要实验器材(2)请你设计该测量的实验过程(3)为了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你建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13、(08扬州)“端午节”吃完了咸鸭蛋,王聪同学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

13、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王聪在这张大纸板上分别裁出两张大小为40cm10cm的小纸板A、B和一张大小为40cm20cm的小纸板C,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块、若干重物。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1(甲),在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1;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1(乙),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2;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1(丙),在纸板的中 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重力G3。(1)比较数据发现G2 G1,可以验证猜想 (填写序号)是 (正确/错误)的。利用上述结论,王聪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四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你把最合理的设计图的字母标号填在括号内( )(2 )比较实验数据G3与 可验证猜想2;(3)王聪受步骤二现象的启发又提出新的猜想:猜想3:拱形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3,请你帮助王聪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实验方案:步骤四:在这张大纸上再裁出 的小纸板D, 。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中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