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3481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上册地球的运动(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目标 1、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2、用事例说明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春分、秋分)二 至(夏至、冬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日期、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说明四季的变化,总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五带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心说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 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 在

2、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 4世纪,古希腊哲学世纪,古希腊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 ,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 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 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 2世纪,希腊著名世纪,希腊著名 天文学家天文学家托勒密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 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 。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

3、的声望,加上这种。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 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 整整统治欧洲达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1000多年之久。多年之久。 托勒密与地心说 日心说日心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 4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 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 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 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 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 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

4、是有局限 的,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的,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 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 和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和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 正的太阳系。正的太阳系。 哥白尼与日心说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1.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 轴自转?轴自转? 2.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 是多长时间吗?是多长时间吗? 3.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在北极上空俯视,地 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是呈逆时针方向,还是呈

5、逆时针方向 旋转?若在南极上空旋转?若在南极上空 俯视呢?俯视呢? 一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 的自转有什么特征?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NS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北极上空看(俯看) 南极上空看(仰看)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 昏 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 昏 线 昼 夜 昼 夜 想一想:地球上 为什么会有昼夜 现象的产生?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假定它是静止的, 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 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 面各有什么现象? 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 什么地理现象呢? 观察讨论 太阳光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

6、地球表面面对太阳的一面出现白天,而 背对太阳的一面出现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很长。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如 图上的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晨昏线 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的昼夜现象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的昼夜现象 1.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 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 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 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 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 正正 午午 日日 出出 日日 落落 上午上午 下午下午 西西 东东 地球自转与地方时 太阳当头时,人们常说:现 在是中午12点了,这就是该地的 “地方时”。例如,在上海,太 阳当

7、头的时候是12点。但同一时 刻,对远离上海以西约1 700千 米的地方,太阳还在偏东方向离 当头还差1个小时,对该地而言 只是11点钟。相反,对上海以东 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早已 偏西了1个小时,它已经是下午1 点钟了。 时区的计算:经度的度数/15(四舍 五入) 区时:东比西早,相邻两时区相差一 小时,如此类推。 地方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时间,主 要是以当地的日出(或正午)来衡量 。 时区的划分 中时区 全球被划分成24个时区 每个时区为360/24=15度 东时区(12区 ) 西时区(12区) 中时区 西时区 东时区 地方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时间。 东西12时区各为7.5度 西 五

8、 区 西 四 区 西 三 区 西 二 区 西 一 区 东 一 区 东 二 区 东 三 区 东 四 区 东 五 区 0 时 区 0 7.5 W 7.5 E 52.5 E 22.5 W 东 九 区 东 十 区 东 十 一 区 西 十 一 区 西 十 区 西 九 区 十 二 区 180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172.5E172.5W 西时区东时区 中时区 从西时区进入东时 区要加一天。 从东时区进入西时 区要减一天。 东时区 日界线为什么不 是一条直线? 讨论 西时区 为了避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 生活不方面,使相同的国家的人 处于同一天。 北京所在时区 东时区(12区 ) 西时区(12区

9、) 北京在东八区。 时区、日界线 1、概念: 时区的划分;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 2、计算: 某地时区=已知经度/15 (四舍五入)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 1小时 两地相隔的区时数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4 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 3、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O) 4、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 中央经线(120OE)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指北京所在经线(116OE)的地方时。 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 1、地球自转知多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2、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点拨点拨: : 北逆南顺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10、自西向东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 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昼夜的交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的变化 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等等 试想:若地球不 自转,会不会有 上述现象的发生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重要特征: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2326)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的结果:四季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 午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长短 的变化、五带的差异、极昼极 夜的产生等 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 大家注 意观察 地球公 转有什 么特征 地

11、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 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地球的公转(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变化)(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变化) 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直射到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直射到 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是不断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是不断 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度范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度范 围内来回变化(如图):太围内来回变化(如图):太 阳直射点在南北纬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23.5之间之间 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 条纬线为回归线。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12、23.5N纬纬 线叫北回归线,线叫北回归线, 23.5S23.5S纬线纬线 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 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 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 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 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 射,地面获热就多。射,地面获热就多。 春、秋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南北半球光线适中, 白天和黑夜等长,接 受的太阳热量适中, 大部分地区天气不冷 不热。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 昼夜等长 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 强,白天长 ,接受的太 阳热量多, 天气热,南

13、半球相反 。 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弱 ,白天短,接 受的太阳热量 少,天气冷, 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 昼短夜长 南半球 昼长夜短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春 分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 道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移动简图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

14、阳直射 地 面 冬至 春分 夏至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物体 秋分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四季的形成 正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阳照 射的不同,才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公转规律: 全球各地昼夜 等长均12小时 赤道 将向北半球移 居中 昼渐长夜渐短 北半球 向北移 渐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回归线 最北点 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 北半球 向南移 渐长 昼夜等长 赤道 将向南半球移 居中 昼渐短夜渐长 南半球 向

15、南移 渐长 昼最短夜最长 南回归线 最南点 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南半球 向北移 渐短 全球而言:春分到秋分即夏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全球而言:秋分到春分即冬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B CA D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图中四点所示日期: A ;B ; C ;D 。 (2)当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4)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自转的方向 6月22日左右 9月23

16、日左右 12月22日左右 3月21日左右 昼渐短,夜渐长 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此图所示日期为 , 北半球的节气为 。 (2)此时全球昼、夜长短如何?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刻的太阳高度为 , b点的昼长为 。 S N a b 3月21日或9月23日左右 春分日或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 90 0 12小时 我国是世界上设立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在台湾、 广东等地建起了北回归线标志塔。 这是距广州42千米的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塔身呈火 箭形,高23.5米,占地1024平方米。主体部分由230多种共7 310块花岗岩石砌成。塔顶有一钢球,其圆孔的垂线与塔底 正中的经纬线交点相互垂直,北回归线正从这个圆孔经过。 每年夏至中午12时26分,太阳直射光线经过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