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3449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例子居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 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 的切身事业。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 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 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2)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

2、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 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么书 他都看。 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 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 他只答应了。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 主语 谓语(

3、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 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 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涉及的人或事 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

4、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 务的手段。 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玫 瑰 花 , 给 你 紫 红 的 , 给 她 粉 红 的 。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 作宾语) 、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 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 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 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

5、隐青 )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 湾。(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 ,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 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 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 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 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 统、(动

6、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 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 处所的名词经常 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 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 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 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 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

7、描写 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 、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 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 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 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 ,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 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 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 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 烈地讨论

8、/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 、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 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 补语(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 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 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 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

9、点或很高的程度 ,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 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 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 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 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 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 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 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 间,或者动作实现

10、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 看了。 等了。 来了。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 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 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 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 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 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 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 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清楚? 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 、宾、定、状、补)产生结构

11、关系,但意义上 又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 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 、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 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 的在句中。 独立成分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 ,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 如: 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

12、、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 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 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 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 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 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 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 、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

13、,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 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 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 门外响起了枪声。 、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 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 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 骨峰战斗。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 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 的中心

14、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 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 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 例如: (经济)的振兴 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 谓语 定 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 语 谓 语 动 宾 定 中 定 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 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 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 已经深秋了。 主语 谓 语 状 中 有的同学 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 主语 谓 语 状 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 短语充当。例如: 那位学生 昏倒了。我们的校园 打扮得。 主 谓 主 谓 中 (定)中 语气词 A 衣服 洗了。 |主|谓| |述| B 坑 挖了。 |主 |谓| |述 | C坑 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