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2835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61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61页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61页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61页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61页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司空图的儒道理想人格和美学追求1、相关定义1.1、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 在西方思想史的进程中,”现代”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时期。卡林内斯 库在现代性的五种面具中指出,”现代”是与古代相对的概念,源于对基督 教末世教义的发展。而根据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观点,”现代性”则更加强调 一种与”古代性”相联系的时代意味。同时他认为,在 19 世纪,当浪漫主义摆 脱古典主义的框架而逐渐突破重围的时候,现代性就已经开始发端,波德莱尔正 是在这时,以其独有的诗人的敏感发掘了”现代性”。伊夫 瓦岱也曾在一个讲 座中提出”波德莱尔是第一个使现代性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的人。”1 1.2、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2、 首先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多听多看多鉴别,培养他们有较好的声 音鉴别能力。一旦有了较好的鉴赏能力和正确的声音概念,它就像灯塔一样使在 6 黑暗中探索的人们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否则在歌唱的道路上辛苦跋涉很 久,却终难成器。作为老师更要头脑清晰,概念清楚。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 学生唱得好的时候,老师问他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没有感觉,很舒服。其实这是 对的,如果喉咙里或某块肌肉有不适,那一定违背了自然。学生应该在有经验的 老师指导下,真正了解自己的嗓音是怎样的,属于那一类,有何特点。歌唱者不 应放弃自己原来有的自然的东西,因为自然的声音是最具有个性的声音,丢掉自 己的东西去追求所谓的方

3、法,是舍本求末。帕瓦罗蒂谈到头声、胸声和位置时说: “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想在鼻子里、口腔里做出发声准备。声音来自喉咙。而且 我不想我要发胸声,我不认为自己属于这种类型的歌手。”说明帕瓦罗蒂很清楚 自己的声音特点,不勉强喉咙唱不属于自己的厚重的胸声。而一些歌唱者和学生 往往去压、撑喉咙发出厚重的胸声,还自认为这种声音有味道,结果造成声音沉 重不通畅,没有弹性和灵活性。因此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样的声音效果,怎样的 声音是自然的、科学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1.3、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定义 波德莱尔发表于 1862 年的浪漫派的夕阳属于其晚期作品,他在诗歌中 表达了对浪漫主义的看法: 初升的太阳多么新鲜

4、多么美,仿佛爆炸一样射出它的问候!怀着爱情礼 赞它的人真幸福,因为它的西沉比梦幻还光辉!我记得! 我见过鲜花、 犁沟、清泉,都在它眼下痴迷,像心儿在跳 快朝天边跑呀,天色已晚, 快跑,至少能抓住一缕斜斜的光线!但我徒然追赶已离去的上帝;不可阻挡 的黑夜建立了统治,黑暗、潮湿、阴郁、到处都在颤抖,一股坟墓味儿在黑 暗中飘荡,我两脚战战兢兢,在沼泽边上,不料碰到蛤蟆和冰凉的蜗牛。1 19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坛,各路流派风起云涌,有古典主义回潮,有唯美 主义兴起,也有现代主义酝酿,波德莱尔走在了文学流派的十字街头,和许多迷 茫的文艺青年一样面临选择,但是他并未同其他人一样盲从于某种流派,而是在 各种

5、流派的拉扯中冲突着、矛盾着,最终形成自己独有而丰富的文艺思想。在他 看来,浪漫派已然是”已离去的上帝”。在”不可阻挡的黑夜”中,他本将走入 黑暗的身躯遇见了新思潮的涌动,在浪漫主义的沼泽边,他得救了。 波德莱尔是浪漫主义作家吗?他是否支持浪漫主义?当意识到波德莱尔对 浪漫主义的批评不拘于单一定论,学者们于是有了对其浪漫主义文艺观的简单界 5 定,和试图自觉站队的不懈争辩。波德莱尔将夕阳下的浪漫主义视为沼泽,但如 果仅此来定论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观点未免有些轻率。 法国浪漫主义主张诗歌表达主观感情,强调从内心世界出发,推崇想象力、 直觉和灵感;其次,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浪漫主义明显的具有政

6、治和教 化色彩;再次,由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社会现实的鄙夷和唾弃,浪漫主义多 回归自然,着重对自然的描摹而极力逃离城市生活;最后,浪漫主义虽然分为积 极与消极浪漫主义两派,而且前者往往作为更强有力的一方存在,但是浪漫主义 的推崇者依旧爱好感伤忧郁。波德莱尔是怎么看待这些特性的呢? 在一八四六年的沙龙中,波德莱尔解释了”什么是浪漫主义”。他认为, 在关于浪漫主义的论战中,很少有人真正找到了浪漫主义,或者说他们的方向本 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浪漫主义恰恰既不在题材的选择,也不在准确的真实, 而在感受的方式。”1那些浪漫主义的追随者,只是试图在外部寻找它,”而它 只有在内部才有可能找到”,纤巧、雕

7、砌、华丽、繁琐的艺术风格,只是浪漫主 义被人误解的外壳,在波德莱尔看来,”浪漫主义是美的最新近、最现时的表现。”2 浪漫主义因反抗古典主义而起,而一些人却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瞻望过 去”,反方向行驶,触犯了浪漫主义的大忌;另一些人,在浪漫主义中强调艺术 的真实,却忽略了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存在。这些混迹其中的浪漫主义 者是其走向衰败的蛀虫,波德莱尔无法忍受这样的堕落。 浪漫主义到底是什么?波德莱尔给出了他的解释: 谁说浪漫主义,谁就是说现代艺术,即各种艺术所包含的一切手段表现 出来的亲切、灵性、色彩和对无限的向往。3 如果说这句话是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定义,倒不如说是他本人对于当下浪 漫

8、主义的反驳和对未来浪漫主义的期待。 在浪漫主义的表现内容里,波德莱尔尤其强调色彩。他认为,色彩是一种有 和声、有旋律、有对位的两种色调的协调,而且这种协调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6 并且,色彩与形式合而为一,色彩中的任何感情和风格都是经过选择而来,这种 选择来自人的性情,是创造而非技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色彩之于浪漫主义, 本身就是现代艺术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在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描述里就可以看 出。)在他看来,浪漫主义已有的表现内容往往流于公式化、折衷主义,流于技 巧,而失去了其真正应该表现的内质。 其次,波德莱尔眼中的浪漫主义强调运用一切表现形式,强调无限,他不认 为当时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充

9、实的,反而认为是局限的,是无法突破自我的。 如果说早期的浪漫主义,只是为了打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抗争中挣扎出自 己的道路;波德莱尔的浪漫主义,则是完全抛弃表现形式的限定,将其放在肆意 的天空下探索,任其秉持自有的姿态绽放。真正的革命,是不依赖旧有规则的, 是完全打破屏障的新生;对古典主义而言,当时的浪漫主义只是一种无休止的反 抗,它依赖规则而生存,没有规则就无法反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波德莱尔 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无限的”向往,一场真正的革命。 最后,波德莱尔的浪漫主义是一种现代艺术,说明波德莱尔眼中的浪漫主义 具有现代性。如他所言:”浪漫主义是美的最新近、最现时的表现”1。 司汤达曾经给

10、浪漫主义下过一个定义:”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 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 快。”2似乎是为了与之对应,波德莱尔提出:”正如有多少理想,民族就有多 少种理解道德、爱情、宗教等等的方式一样,浪漫主义并不存在于完美的技巧中, 而存在于和时代道德相似的观念中。”3司汤达强调的是现时人民的感受,波德 莱尔则深化了这种观点,他认为浪漫主义应当是具有现代性的,是最现时的,不 仅符合现时人民的生活,不仅基于一种现时的题材,不仅追求”符合”习惯和信 仰,不仅依赖为人民带来”最大的愉快”为目的,不在于准确的真实,而在于”感 受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感受方式,一

11、种对现代生活的敏感,”现代艺术要表 现现代的美和英雄气概”4。”所谓现代性并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中的 东西,而是把记忆中拥塞着的一切材料进行分类、排队,变得协调,经受了强 7 制的理想化,这样才能超越自然,超越美”1,他摒弃了古代美才是真的美的 传统观念,努力挖掘美的现代意义,即发掘”恶中之美”。于是,他赋予浪漫主 义以现代性,不是回归自然、摹写自然,逃离现代工业文明,而是走进它,挖掘 现代美恶中之美,这一点与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有某种相似之处。波 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解读,给浪漫主义划定了全新的范畴。 1.4、美学的概念 “美学”是个偏正词组,”美”是修饰”学”。”学”,亦即”学问”、”

12、学说”也。从 语义上说,美学似乎就是关于”美”的”学问”,它是一种学问,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 牛津英语指南定义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美和趣味的理解,以及对艺 术、文学和风格的鉴赏。大英百科全书说:”美学是关于美及其在艺术和自然领域中 的表现的认识。”王杰所著的美学中提到,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或某种社会科 学理论为基础对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作出分析和阐释的理论。刘纲纪在美学与哲学 中说明,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本质、审美意识、艺术的特别本质(审美特征)的科学。 “美学之父”鲍姆加通认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 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由此可以看

13、出,第一,美学定名之初就 是放在哲学门下,属于哲学的一部分。这个定位决定了美学的学科性质和所属门类。第 二,美学的定名又把艺术和美作为核心,换言之,在鲍姆加通看来,美学是研究艺术中 作为感性认识完善的美。于是美学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迄今为止,对美学的定义没 有明确的标准,其中被人接受最多的是以下三种:1.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2.美学是艺 术哲学。3.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第一种说法最容易为不懂美 学的人认同,它在逻辑上最没有问题,也为不少从西方到东方的权威词典选取。这定义 只是同义反复,说了等于没说;从深层次看,人们会进一步问”美”是什么。这不是一 两句话讲得清楚的。第二

14、种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相当一批美学家的观点,但这定义一是 把艺术以外的美学问题排除在美学之外,二是使人产生”艺术哲学与艺术理论的区别是 什么”这样的疑问。第三种观点是中国美学家的概括,得到很多中国美学家的认 同。但这种定义需要引入一系列解释,否则别人无法知道它究竟讲的是什么。这样会导 致解释的东西越来越多。 2.1.1.1 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史上在关于美学这门学科到底研究什么的问题上,有许多主张,主张美学的研 究对象是艺术;主张美学是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美的本质及美的规律的科学;主张美学是 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主张美学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美学的对象是指美 学的研究客体,即美学关注的焦点

15、。美学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 美活动。以”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的对象的提法,涵盖了人的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的 审美内涵,似乎是一个外延容量很大的提法。但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感性实践活动, 2 2.文献综述 实质上是由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地认识 活动、改造活动、交往活动的特殊性,正是由于人与现实之间构成了有别于其他关系的 审美关系。第一,美学关注的不是人的生活的理性维度,而是生活体验。美学首要关心 的是,人如何运用自己的五官感觉去确证自身。不仅五官感觉,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 感觉(意志,爱等等)都只是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确切点说,人的这种审美

16、感觉其实是 一种与理性沉思不同的更深沉而难忘的特殊的生命直觉,不妨称为审美体验。审美体验 是人生意义的瞬间直觉。第二,美学关注的主要不是审美体验的内在机制或构成,而是 审美体验对人生意义的直觉式把握。所谓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的生活的价值。人在世界 上如何凭借感觉去确证自己的生存及其意义,正是美学关注的焦点。第三,美学对审美 体验及其意义的关注,总是不离具体的符号形式和活的形象。符号形式和活的形象是审 美体验得以发生的中介要素。符号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件事物可以表达一定的意 义,二是指一件事物暗示着另一件事物或某种意义。可以说,活的形象是在符号形式中 呈现的富于人生价值的可感形态。王杰在美学中提到,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 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表现审美意识形态。1858 年出版的新亚美利加 百科全书认为,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的美的科学。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前苏联 美学界有一派美学家这样定义美学:”美学,是关于受历史所决定的全人类价值的本质 的科学,是关于对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