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2833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与潮州文化汇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韩愈与潮州文化 学习要点 一、韩愈简介 二、韩愈与潮州 三、祭十二郎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屡应吏 部试无成,遂任宣武军、武宁军节度使 幕僚(796-800),后任国子监四门博士 (801)、监察御史(803)等职。 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旱灾 ,得罪权贵,贬阳山令。 宪宗元和间(806-819),官至 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 元和十四年(819),上表谏宪宗 迎佛骨,贬潮州刺史。次年调任袁州。 穆宗立(820),召还为国子祭 酒,再迁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长庆

2、四年(824)卒于 长安。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第一次博学宏词科考试未中 给考官崔元翰写信上考功崔虞部书 第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未中 给宰相直接写了三封自荐信 作幕僚时给节度使张建封写信论作息 时间 大胆、直、很富有正常人、普通大 众的情感 给李实(工部尚书兼京兆尹 )写信 获得监察御史官衔关中旱灾( 李实)贬阳山令 有底线,为了个人利益可以奉承别 人,但是伤害百姓利益时,却是刚 正的人 论淮西事宜状 宰相裴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最高统帅 韩愈行军司马(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 ) 大将李愬夜袭蔡州城

3、,活捉吴元济 “刻石记功,明示天下,为将来法式” “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 为恐,经旬涉月,不敢措手” 淮西功德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 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苏 轼记临江驿诗 论佛骨表 黄帝在位一百年,而且活了一百一十岁;少昊 在位八十年,而且活了一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 年,活了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活了一百 零五岁;尧帝在位九十八年,活了一百一十八岁 ;舜和禹都活了百岁,还有周文王也活到九十七 岁,周武王活到九十三岁,这个时候国泰民安, 五谷丰登,没有佛教。 自从汉明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就没有一个长 寿的国家,也没有一个长寿的皇帝。说汉明帝在 位才十八年,而且国运很

4、运荡,不能长久。后来 南朝宋、齐、梁、陈,国家都推崇佛教,可是这 些国家的国运都很短,皇上的命也不长。在南朝 最为尊奉佛教的梁武帝,最后的下场很凄惨,是 被饿死的,他的国家命也很短。韩愈的结论是, 信奉佛法,不见得国运长久,不见得你能活得长 。 潮州刺史谢上表 五十一岁 比较冲动、比较直、又比较识时务 勇夺三军之帅 成德节度使 王廷凑 田弘正 有能力 韩愈的诗歌 天跳地踔chu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三光驰隳hu不复暾tn ,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tu龟鱼与鼋yun ,鸦鸱雕鹰雉鹄h鹍 kn , 燖xn炰fu煨爊o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

5、用其韵 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 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韩文的风格来自他的人格和他的文学主张, 人格的浩然正气使其文章理直气壮;不平则 鸣的文学主张使其文章情感强烈。 韩愈与潮州 “民心如镜长相映,山水于今皆姓韩。” 许士杰 “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新唐书韩愈传 “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清康熙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吴兴 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作 异乡名人流芳踪,爱吾潮邑振雄风。 韩愈治潮方八月,世代景仰韩文公。 驱除恶鳄消祸灾,兴学大计为未来。 潮州歌册 潮州韩文公祠 韩祠橡木 潮州八景之一:鳄渡秋风 “潮州唐代荒凉的流放地” “潮

6、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恶溪瘴毒聚, 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 ,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韩 愈泷吏) “飓风鳄鱼,患祸不测。州南近界,涨海连天 ,毒雾瘴气,日夕发作。”(韩愈潮州剌史谢上表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 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在潮州的作为 “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 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 鱼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 ” “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 秦济炮一豕一羊,投之湫水咒之。 ” “咒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 数日,水尽涸,(鳄鱼)徙於旧湫西 六十里。” 旧唐书 1、祭鳄除害 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剌史韩愈,使

7、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 、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 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 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 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 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 ,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剌史 、县令之所治,出贡献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 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剌史杂处此土也! 剌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 安溪潭,据外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 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剌史亢拒,争为长雄。剌 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

8、首下心,伈伈睍睍, 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之命以来为 吏,故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剌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 、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 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 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 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 不有剌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 ,剌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敖天子之命吏,不 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 皆可杀。剌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 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2、关心农桑 l“栗,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 者也。

9、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 也。” l在潮州短短八个月,写了五篇祭神文。 l潮州磷溪区有一条水渠,当地传说是韩愈当 年带人开凿的,名叫金山溪。 3、释放奴婢 “掠卖之口,计庸免之 ,未相计直,辄与钱赎 。及还,著之赦令。转 刺袁州如潮。”(皇甫 湜韩文公神道碑) 4、延师兴学 l“刺史出己俸百千,以为举本,收其赢余,以给 学生厨馔。”(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 l“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 ,延及其民,至于今,号称易治。”(苏轼潮 州韩文公庙碑 )启用当地人才主持学政,不 受主管官员调动的影响,使育人大计能持续下 去。 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 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

10、物冠南方。揭阳道中 老大韩家十八郎,犹将云锦制衣裳。 至今南斗无精彩,只放文星一点光。韩山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 亭前树子关何事?亦得天公赐姓韩!韩木 北宋后,潮州获得了“海滨邹鲁”的美称。 称潮州为“海滨邹鲁”的,是北宋真宗的宰相陈尧佐 。他在送人登第归潮阳诗中说: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韩愈情结”的成因 1.爱民、悯民、念民的情怀。 “非神之不爱人,刺史失所职也。百姓何罪,使至 极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惟彼无辜,惠 以福也。” (韩愈潮州祭神文) 2.刚正廉明的性格。 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4.“名人效应”。

11、除潮州外,阳山民间也流传着不少景韩诗、崇韩文 、祀韩联、韩愈的故事和传说,贤令山、韩愈纪 念馆等都是纪念韩愈的。 袁州(今江西宜春)也有很多纪念他的建筑,如: 景韩堂、仰韩堂等,现存的有昌黎书院。 韩愈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 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茅坤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 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 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 无不工。” 古文观止 祭十二郎文是韩 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803),在长安任监察御 史时,为祭其侄子十二郎 而写的一篇祭文。 解题 十二郎:韩愈族侄

12、 韩仲卿 韩会 韩介 韩愈 韩老成 韩百川 韩昶 韩湘 韩滂 注:加方框的为写此文时已去世者 1 引子 23 与十二郎的骨肉深情 45 十二郎之死 67 吊慰死者,告以其 身后之事 1、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 忆孤苦相依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 离也。” 悲家事不幸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悔旅食京师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叹英年早逝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 夭而病者全乎!” 感人生无常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 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 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哀后辈孤苦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 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恨小病丧命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13、?抑别 有疾而至斯乎?” 疚丧葬难周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 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 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 棺,窆不临其穴。” “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2、第二人称的写法,真切感人 采用对话形式,称已故之 人为“汝”,变千里遥祭为当 面凭吊,似乎十二郎就在近 前,话语朴实,如泣如诉。 3、语气词的使用 “邪”,“乎”,“也”,“矣“ 人类命运的悲剧 命运无常、无法抗拒 “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 “吾兄之盛德”,却“夭其嗣矣”,“汝之纯明 宜其家业者”,却“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所谓理 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面对命运的专横与无情,人是那样的

14、无可 奈何,只能成为命运肆意摆布的对象。于 是,人开始反思自身: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 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 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 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也!” 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从韩愈的心底 ,悲凉地升起。 事业与亲情的两难选择 由于我们刚刚从亲情的滋养中长大,由于我们正充 分地拥有着和享受着亲情,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 不经意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我们正匮乏的功名与事 业,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 经过自己的一番拼搏我们会赢得功成名就,到那时 ,衣锦还乡后再尽情地报答亲情,哪知道无常的命 运跟人类开着一个巨大

15、的玩笑,它让我们身边的亲 人及我们曾经拥有的亲情,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 世界无情地把一个个生命个体抛在巨大的荒原之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人遭遇到的空前的孤独和无助,正是基于对亲情 与事业的两难选择选择事业,就可能会失去 亲情;选择亲情,便不能创建事业家园。正是对 人类遭遇的这种无法把握的命运悲剧的深刻思考 和对死亡这种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咀嚼中,韩愈获 得了生命的顿悟,获得了人生的觉醒。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 伊、颖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当然,韩愈的重新选择回归亲情,有韩愈仕 途坎坷、几经起伏波折后,对当年“旅食京师,以 求斗斛之禄”的否定与厌倦,但更多的是对整个人 类普遍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的深刻的洞察与体验 。正是对自己生存状况的深切思考和人类这种悲 剧性命运的空前感悟,韩愈终于获得成人意识, 他的精神生命由此走向丰富、复杂、深刻和辉煌 。而我们也在阅读这篇“祭文中千年绝调”时,得 到心灵涤荡与人性升华。 1、文中体现了哪些传统的思想观念? (1) 注重门庭家道、香火鼎盛。如“韩氏两世,惟此 而已”; (2) 积善观念。如“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3) 孝悌观念。如“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