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2832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沿海现代农业开发规划(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 盐城市农业局 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 盐城市农业局1- -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课题组成员顾 问 李驰 陈还堂 朱传耿组 长 茆训东副组长 周晨曦审 核 杨刚 文光明 计宏 王正兰 孙大明主要研究人员(按姓氏笔画) 王军 王熙 王开勤 王丽萍 王甫同 仇贵才 许学荣 孙天曙 孙兴祥 任彬 李长亚 严春华 张如成 杨力 杨凌 周祥 周日明 唐义军 秦光蔚 倪圣亚 徐汉亿 颜东平 董升 蒋正宇 葛建东 谭广梅 滕友仁 校 对 张荣俊 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中期成果评审组成员组 长 严少华 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副组长 张耀钢 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高级农业师成 员 何正东

2、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局长、高级畜牧师陈和明 江苏省农学会秘书长、研究员陈新华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主任、教授 目 录前 言第一章 客观审视沿海农业第一节 沿海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第二节 沿海农业开发的有利条件第三节 沿海农业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第二章 准确定位沿海农业第一节 战略目标第二节 战略定位第三节 战略思路第四节 主要指标第三章 科学规划沿海农业第一节 区域布局规划第二节 优势主导产业规划第三节 特色产业规划第四节 新兴产业规划第五节 农产品加工业规划第四章 重点开发沿海农业第一节 沿海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建设项目第二节 沿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物流业建设项目第三节 沿海高效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第四节

3、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第五节 沿海农村能源开发项目第六节 沿海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第七节 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项目第八节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第九节 沿海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第十节 沿海观光农业建设项目第五章 支持保障沿海农业第一节 成立沿海农业开发协调管理体制和机制第二节 确立沿海农业开发的工作重点和关键举措第三节 加快实施重大农业开发项目第四节 建立促进沿海农业开发的投入保障机制第五节 制订出台优惠政策专家评审意见附 图 目 录1、盐城海岸线变化图2、盐城市沿海河流水系图3、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六个无公害整体认定县地理图4、盐城财政收入变化趋势图5、盐城农业占GDP的比例图

4、6、盐城市区位优势图7、沿海农业区域布局图8、盐城市沿海优势粮食产业情况图9、盐城市沿海粮食产业结构图10、沿海优质水稻区域布局图11、沿海油菜产业现状图12、棉花产业在全省份额图13、棉花产业规划目标图132- -附 表 目 录1、盐城市主要农作物产量与全省、全国比较表2、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主要发展目标表3、沿海优质粮食产业规划目标表4、盐城市沿海家禽产业目标规划表5、盐城市沿海生猪产业目标规划表6、盐城市沿海肉羊产业发展规划表7、盐城市沿海毛兔产业发展规划表8、盐城市沿海奶牛业发展规划目标表9、盐城市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计划表前 言一、规划背景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是省委、省政

5、府为推进全省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 将为江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沿海加快发展创造难得机遇。盐城沿海农业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 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时机成熟, 在沿海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 实施沿海农业开发战略, 建设沿海现代农业, 坚持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沿海城乡共荣, 工农互动, 不仅是盐城沿海经济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也将成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按照盐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 我们组织成立了沿海农业开发规划研究课题组, 在全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和国家、省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 紧扣我市沿海农业实际

6、, 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 研究形成了盐城市沿海农业开发规划初稿, 通过了专家初评和中期评审, 汲取了评审专家的意见, 几易其稿, 形成了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规划空间范围为盐城全市, 覆盖九个县(市、区), 重点突出沿海五个县(市)。三、规划时序规划时间以2006年为基点, 分为近期(2006-2010年)和中长期(2011-2020年)两个阶段, 重点突出近期。四、规划目标通过规划研究, 分析沿海农业开发的潜力、优势和制约因素, 为盐城沿海农业开发理清开发思路, 明确目标定位, 找准开发重点, 提出开发措施, 为盐城沿海农业的合理、有序、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五、规划原则1、突出多功能开发原

7、则。在突出传统农业经济功能的同时, 注重开发农业的生态、文化、教育和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 着力于沿海农业开发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促进沿海经济的协调发展。2、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原则。努力挖掘沿海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集中生产要素, 节约资源, 集约开发。3、突出产业化开发原则。突破就生产搞开发、就农业搞规划的传统, 用工业的理念和方法来规划和开发农业, 按照市场农业的规律, 实现农业的产、加、销一体化开发和产业化经营。4、突出高效外向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发挥比较优势, 合理配置沿海农业资源, 不断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六、规划依据1、全国、全省和盐城市

8、“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2、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3、江苏省沿海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规划。4、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5、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一章 客观审视沿海农业第一节 沿海农业开发的优势和潜力盐城不仅是江苏第一农业大市, 而且是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大市, 沿海农业开发的基础好、资源多、潜力大、前景好。一、土地资源独特。土地是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独特生产要素, 具有不可替带性。盐城市现有陆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 海域1.7万平方公里, 是江苏面积第一的平原农业市, 土地、耕地资源总量相对较多, 而且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为沿海农业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目前, 沿海滩涂总面

9、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 其中潮上带1677平方公里, 潮间带1610平方公里, 分别占全省的75%、64.6%、60.8%。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沿海滩涂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 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330公顷的速度向大海延伸, 被称之为“黄金海岸”, 是江苏最大、最 (图1)具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 这为沿海农业开发提供了最为宝贵和难得的土地保障。(图1, 盐城海岸线变化图)二、温光资源优越。盐城位于东经119度27分至120度54分、北纬32度34分至34度28分之间, 位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光照充足, 雨量丰沛。年日照时数2287小时, 年太阳辐射总量11

10、8120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气温14.6摄氏度, 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50455013, 无霜期220天左右。温光自然条件优越, 沿海农业开发潜力巨大。三、淡水资源充沛。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 境内河流众多, 水网密布, 通榆运河纵贯南北, 苏北灌溉总渠、串场河、中山河、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主要河流纵横交错。年降水量1121毫米左右, 年均地表径流深272.1毫米。丰富的自然降水和过境客水, 保障了沿海农业开发的用水需求。 (图2, 盐城河流水系图)四、生物资源多样。盐城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 现有陆生动植物近千种, 沿海滩涂潮上带天然植被茂密, 有芦苇、蒲草、大米草等纤维植物,

11、 有何首乌、罗布麻等药用植物等; 近海和潮上带有脊椎动物550多种, 可供农业开发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五、生态环境优良。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 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内最大的滩涂型珍禽自然保护区。全国近海流域均不同程度发生过赤潮, 唯独盐城海域没有发生赤潮, 而且陆上污染少。目前全市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的产品共有480个, 60%以上的耕地面积通过了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 6个县(市、区)通过了全省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 4个县(市)通过省级以上生态农业县验收。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 盐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 因此工业和城市对环境的

12、污染也相对较轻,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沿海农业开发。(图3, 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六个无公害整体认定县) 盐城沿海除了具有上述五个有利于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外, 从农业经济开发潜力和前景的角度分析, 盐城沿海农业还具有以下有利于经济开发的四个特性: 一是过渡性: 沿海农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湿润季风气候区, 是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沿海滩涂面积大, 也是海陆过渡地带, 农业生态上承南启北, 水陆兼容, 开发的气候条件优越。二是多宜性: 沿海农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 林网密布, 宜农宜林, 宜牧宜渔, 宜海宜淡,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可以开发的农业生物资源丰富, 开发的生

13、物选择空间大。三是高产性: 盐城位于全球北纬30度两侧农业优势区域, 气候条件适宜、温光水资源丰富, 是农作物生物产量潜力最高的地带, 具有高产性能, 农业开发的增产潜力和效益空间较大。四是可持续性: 盐城现有的455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是江苏最大、最有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而且每年还以约1330公顷的速度向外淤长。独特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既保障了沿海农业开发的可持续性, 也为沿海农业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土地空间。 第二节 沿海农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盐城沿海农业开发, 不仅潜力大, 而且开发的条件好, 时机成熟。一、“四沿”战略为沿海农业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省实施的包括沿海开发在内的“四

14、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沪宁线)开发战略, 加快了沿海经济带建设进程, 这为沿海农业开发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据和战略支撑, 注入了强大外部拉动力和内生动力。二、盐城农业生产基础好、水平高。盐城不仅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平原农区, 农业生产基础好, 生产水平高。多年来, 盐城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生猪、家禽等大宗农产品均位居全省前列, 年平均粮食总产500万吨左右, 占全国1%; 棉花总产400万担, 占全省的一半; 蔬菜总产700万吨, 占全省的18%。目前,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4%, 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1%,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 列全省第二位。主要农作物产量水平比较高, 如水稻单产达到603公斤, 比全省平均高10%, 列全省第三位; 小麦单产365公斤, 比全省平均高21%, 列全省第三位; 油菜籽单产176公斤, 比全省平均高10%, 列全省第二位; 棉花102公斤, 比全省平均高9%, 比全国水平高36%。(表1, 盐城农作物单产与全省、全国比较)表1 盐城市主要农作物产量与全省、全国比较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