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12779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 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yjbys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绩效审计工作提高绩效审计质量和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绩效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效率性是指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效果性是指组织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

2、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绩效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实施绩效审计项目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第五条组织各管理层根据授权承担相应的经营管理责任对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绩效审计不能减轻或者替代管理层的责任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对象既可以针对组织的全部或者部分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针对特定项目和业务 第三章绩效审计的内容 第七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绩效审计可以同时对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

3、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可以只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八条绩效审计主要审查和评价下列内容: (一)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信息是否、可靠; (二)相关经营管理活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取得、配置和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恰当性和节约性; (三)经营管理活动既定目标的适当性、相关性、可行性和实现程度以及未能实现既定目标的情况及其原因; (四)研发、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业务活动的效率; (五)计划、决策、指挥、控制及协调等主要管理活动的效率; (六)经营管理活动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的实现情况; (七)组织为评价、报告和监督特定业务或者项目的经济性

4、、效率性和效果性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 (八)其他有关事项 第四章绩效审计的方法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选择与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及审计评价标准相适应的绩效审计方法以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 第十条选择绩效审计方法时除运用常规审计方法以外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 (一)数量分析法即对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运用抽样技术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即通过分析、比较数据间的关系、趋势或者比率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三)因素分析法即查找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四

5、)量本利分析法即分析一定期间内的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方法; (五)专题讨论会即通过召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就经营管理活动特定项目或者业务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 (六)标杆法即对经营管理活动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通过与组织内外部相同或者相似经营管理活动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的方法; (七)调查法即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访谈、问卷)对某种或者某几种现象、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八)成本效益(效果)分析法即通过分析成本和效益(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益(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效果)的方法; (九)数据包络分析法即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

6、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的方法; (十)目标成果法即根据实际产出成果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将产出成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和需求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实现程度的方法; (十一)公众评价法即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证据信息评价目标实现程度的方法 第五章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可比性 第十二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的规定; (二)国家部门、行

7、业组织公布的行业指标; (三)组织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 (四)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 (五)同行业的实践标准、经验和做法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时应当与组织管理层进行沟通在双方认可的基础上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第六章绩效审计报告 第十四条绩效审计报告应当反映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确定及沟通过程等重要信息包括必要的局限性分析 第十五条绩效审计报告中的绩效评价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作出可以分为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当审计风险较大难以做出总体评价时可以只做分项评价 第十六条绩效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合法、合规性问题除进行相应的审计处理外还应当侧重从绩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描述问题对绩效造成的影响、后果及严重程度 第十七条绩效审计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个体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准则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