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综合练习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2651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学》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学》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学》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学》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综合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一、填空题1 思维是人脑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2吉尔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人的智力分为-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3在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4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是-神经细胞-。5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成-反比-的关系。6奥苏伯尔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7心理科学大致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8 我国古代名著礼记中提出“喜、怒、哀、惧、爱、恶和憩”等,白虎通中提出“喜、怒、哀、乐、爱和恶”,这些都是对人的-情绪-的分类。9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是-记忆-10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和功能性-。1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12现代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13我们通常所说的IQ指智商-。14长期以来,关于如何解释新生儿和10岁儿童之间的广泛差异存在先天论/天性-和-遗传决定论/经验/环境决定论-两种争论。15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法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16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17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8 动机的特征有:动力性、方向性、强度、持

3、久性和隐蔽性。19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两个时期: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20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21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22表象的特征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23注意研究的两大领域是集中注意和分配注意。24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是通过语误分析来进行的。二、选择题1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B )。A 广阔性 灵活性 C 逻辑性 D深刻性2“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B )现象。 A 适应 B 对比 C 后象 D 视觉障碍3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把性格分为(A)。A 内倾型外倾型 B独立型顺从型 C文化

4、型社会型 D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4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岁,实足年龄是岁,他的比率智商是(B)。A B C D5懒惰属于人的(B)特征。A 能力 B 气质 C 情感 D性格6“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是一种:( b )a映像 b心理操作 c概括性 d 自觉性7离差智商是:( d )a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 b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c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d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绝对位置的度量8下列哪一项属于人格测验中的投射测验?( b)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b主题统觉测验 c大五人格因素问卷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9“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比较恰当的形容下列哪一种心理过程?( b )a

5、记忆 b 注意 c推理 d思维10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心理是精神现象 b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 c心理是心的机能 d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1 人的活动是从继承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这种说法体现了下面哪种观点?( c )a行为主义观点 b生物学观点 c心理动力学观点 d人本主义观点12 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方法是:( d )a提供富含营养的食品 b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 避免接触喧杂喧闹的环境 d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13下面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错误说法是:( c )a外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b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c中枢

6、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d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14 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c)a组织性 b稳定性 c变异性 d自动性15人们在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是:( c)a编码 b视觉表象 c 表象 d储存16神经元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的结构是:( B )A 胞体 B 树突 C 轴突 D 终扣17 声音的频率和听觉的特性相对应。(A )A 音调 B 音响 C 音色 D 强度18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 B )A 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 B 选择发生的阶段 C 信息的过滤 D 信息的衰减19 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

7、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 D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20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为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A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21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C )A 詹姆斯 B 冯特 C 艾宾浩斯 D 铁钦纳22下列不属于习得性动机的是:( A)A 进食 B 权利动机 C 成就动机 D 尊重的需要23 在颜色纺锤体上,代表饱和度的是:( C )A 垂直轴 B 圆周 C 从圆周到中心的距离 D锥体24在人的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中

8、,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C)A 双眼视轴的辐合B 水晶体屈度的变化 C 双眼视差 D 眼肌的调节25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B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三、解释名词1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2遗忘: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4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次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

9、向和无谓的限制。功能固着性使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功能上认识它。5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6知觉: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加工过程,知觉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性、稳定性和自动性。7功能固着性8信号检测论:该理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它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二是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9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容量为7正负2个组块的记忆是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是1分钟。10不随意注意

10、 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1程序性记忆:指我们对如何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12气质 指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体现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例如懒惰就属于人的气质特征。13形状恒常性:指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14问题空间 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15情景记忆 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16常模 指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17认知风格

11、个人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其个体差异性具有稳定性,是认知上的人格特征。18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四、简答题1简述动机的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2简述能力的含义及其个别差异性的表现。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个别差异表现在: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结构和性别)。3简述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包括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4简述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胜利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5智力研究的两种取向 心理学测量的研究取向和信息加工的研究取向。6简述工作记忆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2、扮演意识角色、整合信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到暂时寄存器的作用、保存当前的策略和意愿7简述语言的几种特征语言的主要特征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8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所有儿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分别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9简述格式塔的知觉原则: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亦称格式塔原则,被普遍接受。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 (1) 接近性 (2) 相似性(3) 连续性(4)封闭性(5)良好图形 10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

13、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韦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具体说,如果将成就行为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如果归因为稳定因素,人们就会预期结果可能与上一次一致。 同时,韦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近 20 年来他对情绪的动力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11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