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l第1节 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l第2节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l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 l第4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工业地理学 n是研究工业或制造业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分支 学科 n工业受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技术发展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经 济体制、人口分布和劳动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因部门、 地区、时间而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由于它特有的组合形式,成为 地域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n工业地理学着重从区域和综合的角度,研究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 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组合(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发 展和分布规律。研究的空间尺度包括全
2、球、国家、地区以及具体的 工业企业。 n主要任务是评价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发展条件,提出工业发展方 向,论证工业总体布局方针,布置企业建设地点,使各工业部门各 企业之间的地域组合和经济、工艺联系合理化,从而可为国家、地 区或部门的生产力布局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比较方案。 第1节 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一、工业概述 二、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一、工业概述 l (一)基本特点 l1.无明显的季节性 l2.专业化与协作化 l3.技术性强,精密度高 l4.分布集中(陆地中纬度地带) 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n(1)工业生产离不开能源和原材料等,而能源和原材料并 非遍在资源,
3、分布都很集中,只有集中分布工业,才有利 于对工业资源的利用。 n(2)任何工业部门都有一个规模经济问题,工业集中分布 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n(3)工业生产过程易于分解,易于形成众多小部门,乃至 生产零部件部门,人们可以选择优势区位进行生产。现代 化的交通运输业使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特别是交通枢纽 ,成为工业生产分布的理想场所,从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 集中分布。 n(4)工业各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生产技术联系,或者互为 市场,只有在紧密的生产技术或市场联系中,才能节约能 源、运费、生产用地,降低生产成本。 n(5)工业集中分布,可以产生集聚效益。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
4、基础条件分析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并不像农业生产活动那 样具有较强的地带性特征(纬度的或经度的)。这主要与工 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性有关。世界工业的发展表明,工业生产 的集中性具体表现为向原料地集中、燃料与动力地集中、消 费地集中、人力资本聚集地(劳动力数量多或素质高)集中 、交通与区位优势地集中等。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 业生产集中性的基础条件,所以该地区也就成为世界上工业 生产活动最聚集的地区。 首先,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第二 ,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 。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5% ,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 分丰富。所以
5、,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 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第三,从消费地来看 ,世界的发达国家 也主要位于本地带的温带地区,世界的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 。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 的主要消费地。第四,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 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里 也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因此,世界工业的发展格 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第五,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这 里扼据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临近 海洋的国家先后在沿海地带发展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使沿 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其主要原因是临
6、海地 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 自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以来,世界工业生产活动 的中心始终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它大体经历了以英国一 极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再到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 时期,西欧、北美与日本的三足鼎立以至后来的多极化 发展时期。 l工业部门的分类: l工业部门的演变: 劳动密集型资源、资本密集型知识密 集型转变 轻工业 重工业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知识(技术)密集型 (二)工业部门结构的演变 n劳动密集型工业是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 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部 门,如轻纺工业、手工业等。特点是:(1)就 业机会多; (
7、2)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 少; (3)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 低;(4)一般地,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 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产品成本低,特别 适合于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动力资 源、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n 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 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 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工业部门,以 生产中间产品居多。 n 资本密集型工业是指单位产品所需要的 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 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 资消耗较少。 n 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是指需要投入很 多知识和智力,需要大量科学家和专家综合 运用现代的科学
8、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 品的工业部门。 (三)工业布局 n1.工业布局原则 (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以及交 通枢纽,以节约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n(2)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基地的合 理规模,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促进大、中、小经 济中心的形成。 n(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 的开发,根据各地条件,合理布局不同部门和规模的工 业。 n(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 构,实现优势互补。 n(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需要。 2.工业布局类型 资源型:制糖、采矿等 河湖水域型:高耗
9、水、高耗电工业 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的演变 临空型: “两头在外”的经济区域,如出口加工区、经 济特区等,多布局在沿海,以方便进出口。 二、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l农业是原始社会人类模仿动植物生长过程而创立的,工业 则是人类靠思维及经验而创造出来的。手工业的萌芽是工 业的前身,于原始社会后期,发展与完善于封建社会,现 代工业则于十八世纪中叶起始于英国。英国工业革命的出 现有许多促进因素 : l农业社会,科学与探索多靠生产的实践经验与思维来分析 总结探讨科学理论。 l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伽利
10、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及其用 实验的办法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l工业革命前夕,工匠的地位提高并与科学结合。为工业革 命创造了条件。 l地理大发现后,东西方贸易发展,需要先进的船舶及海上 定位仪及航海图。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 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 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 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 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 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 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 (二)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l
11、欧洲的海外贸易来大宗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英国的 羊毛质量高。纺织业发达。经;竞争力强。外贸上取 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 l在海外的殖民地居第一位,海上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 ,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l政治上走向议会制有利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圈地运 动,推动了土地的集中,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工业 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 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西班牙、葡萄牙 ,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 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发动的
12、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 非暴力政变),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 ,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 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 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中期。不仅是生产技术 上的巨大革新。而且给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意识 带来根本的变化。从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一个连 着一个,一个推动一个。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首先出现 是纺织工业,继而出现其他工业部门。 1)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 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三、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
13、展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 ,棉布占二分之一以上,铁产量占二分之一。在此之后,工业 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方向是 欧洲与北美。 1 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 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 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 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 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 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 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l1.向欧洲的扩散:首
14、先接受工业革命的是比利时。19世纪后期又在法 国与德国扎下根。在比利时开始是在采煤方面使用新技术,法国首先 是接受用烧煤的鼓风炉来炼铁,德国最先是建立棉纺厂。但是,当时 欧洲各国的工业发展却受到落后的运输设备与不稳定的政治所制约。 法国的大革命与拿破伦所进行的战争使欧洲处于分裂,德国直到1871 年才成为统一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 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先后开始。 l2.向北美的扩散:那里近代工业开始得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 度则快得多。美国在独立时还是个农业经济的社会,其工业制品依赖 从英国进口。所以价格比较高。美国第一家纺织厂于1791年建于罗德 岛。1808年
15、以后,纺织业发展迅速。1908年纺织业拥有纱锭8000枚, 第二年即增加到31000枚,1811年增到80000枚。因那时美国为避免卷 入欧洲的拿破伦的战争,故对欧洲贸易实行禁运。到1860年,美国已 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工业国。其实,那时美国工业生产主 要靠其丰富的天然资源,而不是靠广泛使用工业的新技术。只是到19 世纪末,美国才进入钢铁工业大发展阶段。 l3.在其他地区。在19世纪末与20世记初,工业革 命才进入东欧、日本,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革命才开始 向亚、非、拉一些国家与地区扩散。虽然在这200 多年间,工业革命已从英国扩散到世界各处,但
16、论范围仍不普遍,只集中在少数地区。工业化的 程度各地的差距更大。 l4.工业革命的阻力。工业革命具有提高劳动生产 率、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生产出大量的物 质财富等优越性,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可是, 就其扩散来说却受到各种阻力。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 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 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 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倒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 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 度向各国扩散。 第三次工业革命及世界工业发展: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中又出现了新 的科技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以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 用为标志。其意义:1 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2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3 推动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4 工业的增速、增幅均超过战前。5 工业生产不断向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