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2276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2 目录 1.0 预备知识 1.1 计算机的分类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的硬件 1.4 计算机的软件 1.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 学习要求 l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l清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 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l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 ;MIPS、MFLOPS等。 l要求 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结构,为进一步深入学习 打下基础。 *4 1.0 预备知识 l问题1:一台计算机一般有哪几部

2、分组成? 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主机箱等; 主机箱中有:主板、CPU、硬盘、内存、显卡、声卡等; l问题2:如何对以上设备分类? 输入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设备 存储设备 接口转换卡 部件连接线 l问题3:有了以上设备,计算机是否能发挥其功效?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CPU(集处理和控制于一身) 硬盘、内存 显卡、声卡 总线 *5 *6 *7 *8 *9 *10 DDR内存条 SDRAM内存条 *11 80G硬盘 *12 硬盘数据线 *13 DVD光驱 *14 机内电源插头 *15 1.1 计算机的分类 数字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 专用计算

3、机 通用计算机 处理数字量信息 按位运算, 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处理模拟量信息 数值连续、运算过程连续 是针对某一任务设计的最有 效、最经济和最快速的计算 机,但适应性很差。 适应性很大,但 牺牲了效率、速 度和经济性。 单片机 微型机 服务器 大型机 超级计算机 低 高 体积 功能 数据存储量 指令系统 价格 低 高 简 易 性 分 类 双核机 如P2 图1.1 *16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晶体管 电子管 19721990年 19461957年,第一代计算机 19651971年 19581964年 第二代计算机 巨大规模 集成电路 1991年至今 摩

4、尔定律 1.2.1 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17 第一代计算机 l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采用电子管。 l代表机型: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 194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研制; 它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宣告诞生 主要是为了解决美陆军提出的弹道计算问题 ; ENIAC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30 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吨, 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 包含了17,468 真空管7,200水晶 二极管, 1,500 中转, 70,000 电阻器, 10,000 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 个开关,每秒执

5、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 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1955年10月2日最后切断电源。 *18 ENIAC *19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 *20 *21 摩尔定律 1964年,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一 篇很短的论文里断言:每18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将提高一倍 ,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作为迄今为止半导体发展史上意义最深远的定律,摩尔定律被 集成电路40多年的发展历史准确无误地验证着。 摩尔定律有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即每过10年计算机系统性能将 会增加100倍,通讯带宽也会提高100倍,而花费

6、的资金不会增 加。 *22 1.2.2 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 l20世纪5060年代,磁芯存储器 价格昂贵,体积大,破坏性读出 l1970年,半导体存储器 价格更加昂贵,体积小,非破坏性读写 l1974年之后,半导体存储器 价格不断降低,体积不断减少,读写速度更快。 l有关存储器的介绍详见第3章 *23 1.2.3 微处理器的发展 l20世纪70年代的处理器 4004(4位) 8008 (8位) 8080(8位通用) 8086(16位) 8088 l20世纪80年代的处理器 80286 386TM DX 386TM SX 486TM DX l20世纪90年代的处理器 486TM SX Penti

7、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l最近10年的处理器 Pentium 4 Itanium Itanium 2 I系列 *24 *25 *26 *27 双核CPU三核CPU *28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3) l吞吐量 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l响应时间 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表示。 l利用率 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用百分比 表示。 l处理机字长(机器字长) 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如32、64位; 机器字长与系统数据总线宽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8、不一定完全一样) 。 *29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2/3) l总线宽度 一般指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宽度。 u注意课本上的表述错误! l主存储器容量 主存储器所能存储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u或者说“主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元的总数目。”,而非“存储单元”!(8位) l主存储器带宽 单位时间内从主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信息量,一般用字节数/秒表示。 l主频/时钟周期 CPU主时钟的频率主频;其倒数为CPU的时钟周期(T周期)。 *30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3/3) lCPU的运算速度 CPU执行时间:CPU执行一般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9、 MIPS:每秒百万指令数,即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 u针对标量机(执行一条指令,只得到一个运算结果) 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数,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 u针对向量机(执行一条向量指令,通常可得到多个运算结果) l其他的性能指标 主存储器的读写速度、IO的数据传送率、带宽的均衡性 *31 1.3 计算机的硬件 1.3.1 硬件的组成要素 用算盘模拟一下计算机 y=ax+b-c 行数解题步骤和数据说明 1取数 (9)算盘(9)表示第9行的数a,下同 2乘法 (12)算盘完成 a x , 结果在算盘上 3加法 (10)算盘完成 axb, 结果在算盘上 4减法 (11)算盘完成 yax

10、bc, 结果在算盘上 5存数 y13算盘上的y值记到第13行 6输出把算盘上的y值写出给人看 7停止运算完毕,暂停 8 10 b数据 11c数据 12 x数据 13 y数据 9a数据 纸 - 存储器 算盘 - 运算器 笔 - 输入/输出设备 人 - 控制器 *32 冯诺依曼机的特点 l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五个部分组成; l存储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指令和数据; l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l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机的核心设计思想,机器自动化工作 的关键; l以运算器为中心。 *33 冯诺依曼机与现代微机 冯诺依曼机结构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运算器 控

11、制器 输入设备 控制器 输出设备存储器 运算器 现代微机结构 *34 现代计算机的特点 1. 将运算器、控制器和片内的高速缓存,统称 为CPU;而将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和系统总线统称为主机;其余的设备均为外设。 主机内仅包含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属于I/O 设备; 2. 以存储器为中心。 减轻CPU的数据传送负担,提高系统的整体 性能; *35 1.3.2 运算器 l功能: 处理所有的算术及逻辑运算。 通常称为ALU(算术逻辑单元) l特点: 采用二进制数据进行运算; 运算器一次可以处理的数据 位数称为机器字长; 机器字长一般为8、16、32、 64位,机器字长直接决定着运算的精度

12、和能力; 运算器主要由ALU和各类通用寄存器构成。 l运算器结构示意图演示 *36 1.3.3 存储器(1/2) l功能:保存所有的程序和数据。 l特点: 二进制形式保存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是按存储单元组织的,读写存储单元必须给出单元地址; l相关的概念 存储元:用于保存一位0/1二进制数据的物理器件; 存储单元:能够保存一个字数据的器件,由若干个存储元构成; 单元地址:能区分每一个存储单元的编号,一般从0开始编号; 存储容量:一个存储器所能保存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l存储器结构示意图演示 *37 1.3.3 存储器(2/2) l存储器的分类: 外存(辅助存储器) u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

13、uCPU不可直接访问; 内存(主存储器) u半导体存储器; uCPU直接访问,存放当前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的程序和数据。 l两个与主存相关的寄存器 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接收由CPU送来的地址信息; 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作为外界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通路。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MAR 主存储器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MDR *38 1.3.4 控制器 l功能: 根据所要执行指令的功能,按顺序发出各种控制命令, 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l主要任务: 解释并执行指令;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负责指令执行过程中,操作数的寻址; 根据指令的执行,协调相关部件的工作,如运算类指令执行时对 标志寄

14、存器的影响设置。 l指令的形式 操作码:指出指令所进行的操作,如加、减、数据传送等; 地址码:指出进行以上操作的数据存放位置。 *39 9a数据a存放在9号单元 指令地址 指令 数据地址数据 计算机运算yaxbc 1取数存储器9号地址的数a送运算器A9(9) A 2乘法完成 a * x , 结果保留在运算器A12(A) (12) A 3加法完成 axb, 结果保留在运算器A10(A) (10) A 4减法完成 yaxbc, 结果保留在A11 (A) (11) A 5存数运算器A中的结果y送存储器13号地址13 A 13 6打印将A中的结果经打印机打印出来 A Print 7停止机器停止工作 S

15、top 8 说明 10b数据b存放在10号单元 11c数据c存放在11号单元 12x数据x存放在12号单元 13y运算结果y存放在13号单元 操作码地址码 说明指令操作内容 9a数据a存放在9号单元 *40 设指令系统如下, 试写出该指令序列 。 指令操作码 说明 加法001(A)+(M)A 减法010(A)-(M)A 乘法011(A)*(M)A 除法100(A)/(M)A 取数101(M)A 存数110(A)M 打印111(A)显示器 停机000PCPC 0实际存储 1取数9 2乘法12 3加法10 4减法11 5存数13 6打印 7停止 8 9a 10b 11c 12x 13y 14 15 1011001 0111100 0011010 0101011 1101101 111xxxx 000xxxx a(二进制数) b c x y 如课本P9 图1.5 表1.5 *41 1.3.4 控制器(续) l控制器工作的周期 取指周期:取指令的一段时间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 l指令按顺序执行的控制部件:指令计数器 每取出一条指令,指令计数器就加1; 遇到转移类指令,控制器根据所执行指令设置指令计数器的值; l相关概念 数据字:该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 指令字:该字为一条指令; 指令流: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