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2174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单片机测控系统的 抗干扰技术 4.1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大功率设备;大感性负载;电 网电压大幅度浪涌与下陷(过压、欠压和短时间的 尖峰电压). 稳压电源的抗干扰:直流电源(变压、整流、滤波 、稳压)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 一、供电系统干扰与抑制 供电系统干扰主要种类: 电源线中的高频干扰 供电电力线相当于一个接受天线,能把雷电、电弧、广播电台等辐射的 高频干扰信号通过电源变压器初级耦合到次级,形成对单片机系统的干 扰; 感性负载产生的瞬变噪音 切断大容量感性负载时,能产生很大的电流和电压变化率,从而形成瞬 变噪音干扰,成为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 晶闸管通断时的干扰 晶闸

2、管通断时的电流变化率很大,使得晶闸管在导通瞬间流过一个具有 高次谐波的大电流,在电源阻抗上产生很大的压降,从而使电网电压出 现缺口,这种畸变了的电压波形含有高次谐波,可以向空间辐射或通过 传导耦合,干扰其它设备。 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供电配置 供电系统抗干扰措施: 1) 采用交流稳压器 交流稳压器用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防止电源系统的 过电压与欠电压,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 采用隔离变压器 考虑到高频噪声通过变压器主要不是靠初、次级线圈的 互感耦合,而是由初、次级间寄生电容耦合造成的。因此, 隔离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之间均用屏蔽层隔离,减少其分布 电容, 以提高抗共模干扰的能力 隔离变压

3、器 一般变压器原、副绕组之间虽也有隔离电路的作用, 但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两绕组之间的电容仍会使两侧 电路之间出现静电干扰。为避免这种干扰,隔离变压器 的原、副绕组一般分置于不同的芯柱上,以减小两者之 间的电容;也有采用原、副绕组同芯放置的,但在绕组 之间加置静电屏蔽,以获得高的抗干扰特性。 静电屏蔽就是在原、副绕组之间设置一片不闭合的 铜片或非磁性导电纸,称为屏蔽层。铜片或非磁性导电 纸用导线连接于外壳。有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屏蔽效果, 在整个变压器,还罩一个屏蔽外壳。对绕组的引出线端 子也加屏蔽,以防止其他外来的电磁干扰。这样可使原 、副绕组之间主要只剩磁的耦合,而其间的等值分布电 容可小于0

4、.01pF,从而大大减小原、副绕组间的电容电 流,有效地抑制来自电源以及其他电路的各种干扰。 3) 采用分散独立功能块供电 在每块系统功能模块上用三端稳压集成块(如7805、 7905、 7812、 7912等)组成稳压电源。 每个功能块单独对 电压过载进行保护,不会因某块稳压电源故障而使整个系统 破坏。 4) 采用低通滤波器 由谐波频谱分析可知,电源系统的干扰源大 部分是高次谐波, 因此采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次 谐波, 以改善电源波形。在低压下,当滤波电路 载有大电流时,宜采用小电感和大电容构成滤波 网络;当滤波电路处于高电压下工作时, 则应采 用小电容和允许的最大电感构成的滤波网络。 5)尽

5、量提高接口器件的电源电压,提高接口的 抗干扰能力。例如用光耦合器输出端驱动直流继 电器,选用直流24V继电器比6V继电器效果好。 二、稳压电源的抗干扰 (1)采用低通滤波器 (2)减小电源的输出阻抗,采用高质量的稳压电源 。 (3)隔离变压器接入电网, (4)应用系统的供电线路和产生干扰的用电设设备 分开供电。 (5)整流组件上并接滤波电容。滤波电容选用 1 000 pF 0.01 F的瓷片电容, 接法参见图 。 (6)集成电路块的VCC加旁路电容 集成电路的开关高速动作时会产生噪声,因 此无论电源装置提供的电压多么稳定,VCC和 GND端也会产生噪声。为了降低集成电路的开 关噪声,在印制线路

6、板上的每一块IC上都接入 高频特性好的旁路电容,将开关电流经过的线 路局限在板内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旁路电容可 用0.010.1F的陶瓷电容器,旁路电容器的 引线要短而且紧靠需要旁路的集成器件的VCC 或GND端,否则会毫无意义。 三、开关电源的抗干扰 1、开关电源噪声产生的机理: 来源于两部分: (1)来自外部干扰源的噪声 (2)来自开关电源本省内部电路的噪声 外部干扰源为电网工业设备和无线电发射引起的 噪声; 开关电源本身的噪声干扰可分为尖峰脉冲干扰和 谐波干扰两种, 直流开关电源是一种脉宽调制型电源,由于 脉冲频率高达20kHZ,所以甩掉了传统的工频 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7

7、0 )、电网电压范围大(2010) 220V、电网电压变化时不会输出过电压或 欠电压、输出电压保持时间长等优点。开关电 源初、次级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对于交流电 网上的高频脉冲干扰有较强的隔离能力。 现在已有许多直流开关电源产品,一般都有 几个独立的电源,如5V,12V,24V等。 2、开关管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干扰 功率开关管在导通时流过较大的脉冲电 流。例如桥式变换器的输入电流波形在阻 性负载时近似为矩形波,其中含有丰富的 高次谐波分量。当采用零电流、零电压开 关时,这种谐波干扰将会很小。另外,功 率开关管在截止期间,高频变压器绕组漏 感引起的电流突变,也会产生尖峰干扰。 3、二极管的反向恢复

8、时间引起的干扰 高频整流回路中的整流二极管正向导通 时有较大的正向电流流过,在其受反偏电 压而转向截止时,由于 PN 结中有较多的 载流子积累,因而在载流子消失之前的一 段时间里,电流会反向流动,致使载流子 消失的反向恢复电流急剧减少而发生很大 的电流变化(di / dt)。 4、交流输入回路产生的干扰 无工频变压器的开关电源输入端整流管在反向 恢复期间会引起高频衰减振荡产生干扰。开关 电源产生的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能量,通过开 关电源的输入输出线传播出去而形成的干扰称 之为传导干扰;而谐波和寄生振荡的能量,通 过输入输出线传播时,都会在空间产生电场和 磁场。这种通过电磁辐射产生的干扰称为辐射

9、干扰。 5、开关电源干扰的抑制 (1)浪涌的抑制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又叫钳位型二极管,它 的主要特点是在反向应用条件下,当承受一个 高能量的大脉冲时,其工作阻抗立即降至极低 的导通值,从而允许大电流通过,同时把电压 钳制在预定水平,其响应时间仅为10-12毫秒, 因此可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 (2)滤波技术 滤波是抑制传导干扰的有效方法,在设备或系统 的电磁兼容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EMI滤波 器作为抑制电源线传导干扰的重要单元,可以抑制 来自电网的干扰对电源本身的侵害,也可以抑制由 开关电源产生并向电网反馈的干扰。在滤波电路中 ,还采用很多专用的滤波元件,如穿心电容器、

10、三 端电容器、铁氧体磁环,它们能够改善电路的滤波 特性。恰当地设计或选择滤波器,并正确地安装和 使用滤波器,是抗干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屏蔽技术 采用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开关电源的电磁 辐射干扰,即用电导率良好的材料对电场进行 屏蔽,用磁导率高的材料对磁场进行屏蔽。屏 蔽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内部辐射的电磁能量 泄漏出,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干扰进入该内部 区域。其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量的反射 、吸收和引导作用。 为了抑制开关电源产生的辐射,电磁干扰对其 他电子设备的影响,可完全按照对磁场屏蔽的 方法来加工屏蔽罩,然后将整个屏蔽罩与系统 的机壳和地连接为一体,就能对电磁场进行有 效的屏

11、蔽。 (4)调制频率控制 调制频率(Modulate Frequency)控制是通过将 开关信号的能量调制分布在一个很宽的频带上,产生一 系列的分立边频带,则干扰频谱可以展开,干扰能量被 分成小份分布在这些分立频段上,从而实现了对开关电 源电磁干扰的抑制。 其主要原理是:将主开关频率进行调制,在主频 带周围产生一系列的边频带,从而将噪声能量分布在很 宽的频带上,降低了干扰。这种控制方法的关键是对频 率进行调制,使开关能量分布在边频的范围,且幅值受 调制系数 的影响(调制系数 = f / fm, f 为相邻边频带间隔,fm 为调制频率),一般 越大 调制效果越好。 (5)无源缓冲电路控制 开关变换器中电磁干扰是在开关管开关时 刻产生的。以整流二极管为例,在开通时,其 导通电流不仅引起大量的开通损耗,还产生很 大的 di/dt,导致电磁干扰;而在关断时,其 两端的电压快速升高,有很大的 dv/dt,从而 产生电磁干扰。缓冲电路不仅可以抑制开通时 的 dv/dt、限制关断时的 dv/dt,还具有电路 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传统的缓冲电路中往往采用有源辅助开 关,电路复杂不易控制,并有可能导致更高的 电压或电流应力,降低了可*性。因此许多新的 无源缓冲器应运而生, 本节小结: 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 稳压电源的抗干扰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