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2171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浆造纸实验分析与检测解读(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 试验一 蒸煮试验及其检测 双槽蒸煮器 旋转蒸煮器 一、原料准备及水分测定 n试样的采取 n所用原料试样应具有代表性 n蔗渣原料:要求确定除髓率,工厂除髓率为25 30左右。 n对取得的原料样品,常需进一步处理: 筛选 风干 n将试样装入试样瓶或塑料袋,密封平衡水分,备 用。 n标记原料来源、品种、贮存期,注明采样日期。 原料水分的测定 n检测意义:根据水分计算原料加入量,以利于计 算蒸煮得率及纸浆得率等其它性质,为考察蒸煮 有效性与漂白有效性提供依据。 n通常采用烘箱干燥法,也可采用红外线快速水分 测定仪。 结果计算: n原料试样水分含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 原料试样在烘干

2、前的质量,g 原料试样在烘干后的质量,g n两份以上平行测定,误差值不超过0.2%。 二、蒸煮液的配制及其测定 碱法蒸煮液的配制 n包括烧碱法蒸煮液和硫酸盐法蒸煮液。 n烧碱法蒸煮液: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生产过 程或贮运过程中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部分转 化成碳酸钠。使用固体烧碱或液体烧碱,一般 在蒸煮前将其溶解和稀释,配成一定浓度。 n硫酸盐法蒸煮液:由氢氧化钠与硫化钠两 种溶液按蒸煮用碱量计算配制而成,由于 硫在钠中常会有其他硫化物,因此,硫酸 盐蒸煮液中除含有氢氧化钠与硫化钠外, 还会有碳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硫酸钠等成分。 硫酸盐法蒸煮活性碱的测定 n测定原理:加入氯化钡,碳酸钠

3、、硫酸钠、亚硫 酸钠分别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在用盐酸溶液 滴定氢氧化钠和硫化钠。 三、蒸煮试验设备与操作程序 实验室常用的蒸煮设备 n双槽蒸煮器 n电热回转式蒸煮锅:15升,最高使用表锅盖压 800kPa,蒸煮最高温度175。 n多管蒸煮器(油浴):内设4小罐,每罐容积1升。 可适用在同一蒸煮曲线下的不同蒸煮方案的试验 。也适用于作蒸煮历程和蒸煮动力学的研究。 n计算机控制升温、保温的实验室蒸煮锅: 药液经循环泵由锅外加热器加热 n经改造的实验室蒸煮锅可进行药液置换 n离心式脱水机 n纤维解离器 蒸煮方案的制定 制定原则: n 结合制浆知识 n 根据原料品种的特点、产品品种及质量的 具体要求

4、 n 实验室设备的实际情况 方案内容 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 确定试验的蒸煮曲线 根据所定的工艺条件,计算蒸煮试验中 的原料、药剂用量以及补充水量 确定采用的蒸煮方法 蒸煮前的准备 n测定原料水分,计算风干原 料需用量,称重,备用。 n标定蒸煮液的浓度,根据蒸 煮条件及绝干原料量计算出 药品的取用量及补充的水量 。 n余留部分清水用作装锅时冲 洗盛蒸煮液的容器。 课堂练习:蒸煮方案的制定 n原料: 甘蔗渣1kg(绝干量) n用碱量:1214 n硫化度:1518 n液比:1:4 n空转:10min n升温时间:1:30 n保温时间:0:30 n最高温度:160 n设甘蔗渣水分为10, 浓度为150

5、g/L, 浓 度为100 g/L。 要求: n确定试验的蒸煮曲线蒸煮温度(纵坐标)蒸煮 时间(横坐标)曲线。 n根据所定的工艺条件,计算蒸煮试验中的甘蔗 渣风干重(kg)、药剂( 、 )用量(mL) 以及补充水量(mL)。 操作程序: n检查蒸煮锅零配件的完好性,关闭锅底取液阀门 ; n将原料装如蒸煮锅内,加入蒸煮液(使药液混合 均匀,草类原料可将蒸煮液与原料在塑料盆中混 合均匀再装锅); n盖上锅盖,按对称方向逐步将锅盖螺母拧紧,并 关闭放汽阀门; n开机,检查有无漏液现象。空转适当时间后,开 始加热; n记录开始升温时间及起始温度,每隔10-15min记 录一次时间、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n

6、至保温终点后,关闭加热电源,锅盖朝上停止回 转,放汽,开锅卸浆; n清洗锅底。 浆料处理: n将浆料转入塑料网袋(布袋)中,用水冲洗干净; n用脱水机将已洗净浆料甩干至一定干度,搓散、混 匀,称湿重,贴上标签,平衡水分。 n浆料置冷藏室留作纸浆有关检测和进一步试验用。 粗浆得率的测定 测定蒸煮的粗浆得率,需称取湿浆总质量并测定湿 浆水分,通过计算求得。 纸浆水分测定 在测定纸浆得率(或浓度)时,因对其水分含量测 定的精密度要求相对较低,故可以在105150的 烘干设备内进行,称量可用感量0.01g的天平,一 般多采用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测定。 四、蒸煮试验的检测 2. 粗浆得率计算 蒸煮粗

7、浆得率 按下式计算: 式中 装锅绝干原料质量,g 蒸煮后绝干粗浆质量,g 浆料的筛选及筛分 n由于实验室小型蒸煮试验处理量较少; n原料与蒸煮液混合较容易; n升温较均匀; n所以得到的纸浆与工厂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 纸浆相比,均匀性一般较高。 n由于植物纤维原料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不同; n备料质量不同; n蒸煮工艺条件的影响; n蒸煮试验所得纸浆中也会存在粗渣节子等未蒸解 的部分或一些非纤维性杂质,必要时应对纸浆进 行粗选、精选和净化。 浆料的筛选及粗渣率的测定 (1) 测定原理:利用筛板的筛缝将浆料中尺寸大于缝 宽的粗渣进行分离。 (2) 设备:振动式平板筛浆机: 化学木浆一般用0.300

8、.35mm筛缝的筛板; 化学草浆一般选用0.200.25mm筛缝的筛板。 (3) 150目尼龙网框(或布袋)。 结果计算 蒸煮粗渣率 按下式计算: 式中 绝干粗浆质量,g 绝干粗渣质量,g 纸浆的高锰酸钾值是表示原料经蒸煮后残留在纸 浆中的木素和其它还原性物质的相对含量,间接 表示纸浆的脱木素程度的大小,故可用来评价蒸 煮的效果和纸浆的可漂性,并为制定漂白工艺条 件提供依据。 纸浆高锰酸钾值的测定 n纸浆的高锰酸钾值和卡伯值,是根据一定量的绝 干纸浆在特定的条件下所消耗的试剂(高锰酸钾 )量来确定的。 n高锰酸钾值和卡伯值这两种测定法的作用原理相 同,但测定条件和计算方法不同,两种方法的测 定

9、之存在着可相互还算的关系。 纸浆高锰酸钾值的测定 n纸浆高锰酸钾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木素含量在6%以 下的化学浆。 n纸浆的高锰酸钾值是指1g绝干浆在特定条件下所 消耗0.02mol/L/KMnO4溶液的毫升数。 测定原理 n基于浆料在特定条件下和高锰酸钾进行氧化作用, 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碘化钾来停止高锰酸钾对浆料的 作用。然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由此计 算高锰酸钾的量。 n其反应为 仪器与试剂 电动搅拌器:转速为(500100)r/min; 秒表 恒温水浴 (0.020.001)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2mol/LH2SO4溶液 5g/L的淀粉溶

10、液。 测定步骤 n称取相当于1g(称准至0.005g)绝干质量的试 样容量1000ml或2000ml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 在搅拌器下,加入400ml水,开动搅拌器使浆完 全分散。 n准确量取25ml0.02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于 一小烧杯中。再量取25ml2mol/L的硫酸溶液于 另一大烧杯中,加入300ml蒸馏水,并将烧杯浸 入恒温水浴中,调节温度为(251)。 n调节反应烧杯中浆液的温度为(251),将大 部分硫酸溶液倾入反应烧杯中,保留小部分硫酸 溶液作洗净盛高锰酸钾溶液的小烧杯用。开动搅 拌器迅速加入25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并立即开 动秒表计时。 n随即用预先保留的少量硫酸溶

11、液洗净烧杯,洗液 也倾入反应烧杯中(此时反应烧杯的总液量为 750ml)。 n反应进行恰好5min时,立即加入51mol/L的碘化钾 标准溶液,并调慢搅拌速度,迅速用0.1mol/L的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滴定至溶液 呈淡黄色时,加入23ml新配置的5g/L的淀粉溶 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 结果计算 n高锰酸钾值(V1V2)/m 式中 V1加入的0.02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体积,ml V2滴定时所耗的0.1mol/L的硫代硫酸钠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浆的绝干质量,g n同时进行两次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一位,两次测定计算值间误差

12、 不应超过0.1。 注意事项 n上述方法适用于测定高锰酸钾值小于20的纸浆。 若大于此值,则应加入40mL0.02mol/L溶液, 40mL2mol/L溶液及1120mL水,最后反应杯中溶液 总量应为1200mL,其余手续完全相同。 n测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应恰为0.02mol/L,否则应 根据实际浓度换算成相当于25mL或40mL 0.02mol/L溶液量,再准确量取,滴定时所用溶液 的浓度若不为0.1mol/L时,亦应将所耗用的硫代 硫酸钠溶液换算成相当于0.1mol/L溶液量后,再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碱法蒸煮黑液的分析 n黑液中的组分包括有机物(木素及碳水化合物降解 产物)和无机物

13、(碱类、硫化物等)。 n通过黑液分析可以检验蒸煮工艺的合理性,并可评 价制浆过程的的经济性,以及不回收黑液将对环境 产生的污染程度,还可以对碱(硫)的平衡及热的 平衡提供重要参数。 (四)蒸煮废液的分析 n黑液分析物理指标:相对密度、粘度、总固形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n化学成分指标包括:总碱量、有效碱、活性碱、 还原物含量等。 黑液总碱量的测定 n通过测定黑液总碱量可了解黑液中可供回收利用 的钠盐量。黑液中总碱包括与木素化合的钠盐( RONa)、碳酸钠、硫化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亚硫酸钠、硅酸钠、而不应包括少量的氯化钠 、氯化钾和铁、铝等其他杂质。 测定总碱的方法有三种: n由测得的黑

14、液无机物(硫酸盐灰分)量计算得 总碱量。但此法的结果包含了氯化钠、氯化钾及 他杂质的量,只能是近似值。 n通过高温灼烧将黑液中的有机物分解之后,用 盐酸滴定测得总碱量。但测量的结果未包含氯化 物的量,也未包括硫酸钠的量。 n用盐酸置换黑液中的各种钠盐,然后灼烧成氯 化物,再用硝酸银测总碱量。此法同样包含了黑 液中的氯化钠、氯化钾及他杂质,而不包含硫酸 钠。 n因此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定总碱量时各有优缺点 。当用和第种方法时,必须补充黑液中的硫 酸钠的含量,对结果进行校正。 n第种方法,即硝酸银法测总碱量。其测定结果 包含了少量氯化物,但由于灼烧温度较低,钠的 挥发损失可能较少,故一般采用较多。由

15、于测得 的结果常比硫酸盐灰分计算所得的总碱量偏低, 因此可另测黑液中的硫酸钠含量进行校正。 n测定原理:用盐酸置换黑液中的钠盐,经灼烧成 灰,冷却后,用水溶解。常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标 定氯离子来计算总碱量。 测定步骤 n吸取黑液试样5mL,注入瓷坩埚中,以甲基橙 为示剂,加入1:1盐酸溶液使试样溶液酸呈酸性 ,然后置砂浴(或水浴)上,蒸发至干,再移 入高温炉内(约600)灼烧成灰,取出冷却, 用水洗入2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吸取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 1mL50g/L铬酸钾指示剂,用0.1mol/L标准溶液 滴定至溶液现微砖红色。 黑液中硫酸钠的测定 n测定原

16、理:用盐酸将黑液中的木素及其他不溶物 沉淀并过滤除去后,于滤液中加氯化钡,使产生 硫酸钡沉淀,再用称量法测得。 黑液有效碱的测定 n测定原理:黑液中有效碱的成分,对烧碱法来说 主要是NaOH;对硫酸盐法来说指NaOH +1/2Na2S。 测定时先用氯化钡使木素沉淀,同时也使碳酸钠 和亚硫酸钠沉淀,然后取清液通过盐酸中和滴定 而求得。 测定步骤 n取5070mL100g/L氯化钡溶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约150mL,然后吸取50mL黑液试样加入 该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 。吸取几滴上层清液用硫酸检验氯化钡有无过量 (如无硫酸钡产生,则说明氯化钡用量不够,应 重做)。取上层清液,用干燥的滤纸过滤,取滤 液5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标准溶液 滴定至红色消失(若变色终点难以辨别,可用电 位滴定法测定,或用PH计指示PH8.3来决定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