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2149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语文岳阳楼记人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落霞秋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北宋 范仲淹 4 一、作家简介 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庆历新政 政治革新 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先忧后乐 心系天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 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2、”,世称“范文正公”。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 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 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 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 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 著名的岳阳楼记。 背景介绍 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 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 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zh)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及/到 扩大 通“俱”,全,皆 通“嘱”,嘱托 第二年 乃:于是 其:代指岳阳楼 旧制:原有的规模 于:在 其:代指岳阳楼 以:来 之:代指重修岳阳楼

3、这件事写文章 荒废的事业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 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 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 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胜景,好景色 日光 雄伟景象 (既然)这样,那么 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 (shng) (f)那 极:尽 / / / / 则:就是 备:详细向北 向南 能不

4、吗? 莫非吧! 景象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 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 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 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 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 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 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放晴 迫近、接近 离开 连绵的雨 光辉不出行 这 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 / / / 昏

5、暗 国都 的样子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 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 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 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 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 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 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景: 日光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荣耀 一起 持,执 代指美丽的鱼 有时 全 尽 / / / / / 感叹语气 愉快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 ,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 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 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 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 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 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 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 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 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 欢乐啊。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 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探求 或许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朝廷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 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我同谁一道呢? 为什么呢 这样 古仁人 宾语前置句没有 / / / / 既然这样,那么 两种心情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 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 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 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

8、的江 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 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 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 ,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 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在文中,范仲淹描绘了在岳阳楼上可以看到的一些 怎样的景色? 第2段: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 文写景范围。“衔远山,吞长江”,写尽洞庭湖 之大观胜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 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简练而又生动。 第3段: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霪雨、阴风、浊浪 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 旅不前;或又暮色沉沉、“虎啸猿啼”。

9、 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 面。绘出了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 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 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描摹出一幅湖光 春色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清王国维 在这些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 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 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 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 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 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 范

10、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 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 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 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 “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 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 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 史记载,他从

11、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 誓言。 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 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 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 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 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 生涯,始

12、终践行了这一信念。 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 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 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 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 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 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 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 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 等人也被贬放。 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 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 ,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

13、生,以至于死时“身无 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 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 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 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 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 ,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 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 ”,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 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唐人写岳阳楼的著名诗

14、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 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 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 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 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 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 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 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清代窦撰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近代易实甫撰 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 现代杨度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