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1921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摘 要: 听是获得语言信息的基本途径,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诸多影响听力教学效果的因素。作为高中一线英语教师,作者对此作了一些分析,并就此提出几方面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技能。“听”,是语言输入的基本途径。在语言交流中,它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做了规定: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及天气预报;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目的;能从言谈

2、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能理解一般的幽默;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 由此可见,听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听力往往是弱项;而对教师而言,增强听力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影响听力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影响听力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语言因素。 1.语音知识掌握不扎实或不全面 语音是语言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不同的音素联合成不同的发音用以表示不同的单词,从而体现语言意义。如果语音掌握得不好,不能分辨长元音和短元音,不能区别清辅音和浊辅音,则必然直接影响听力理解。其次,英语中存在很多语音规则,如,连读,an exc

3、ellent player;爆破音失去爆破,如,a great change;弱读,如,Its made of cheese and eggs.等等。不了解这些语音规则,就会直接导致听力困难。 另外,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的差异也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如英式发音中的:,在美式发音中一般为?。目前,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录音以英式发音为主,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发音亦如此。因此,在学生对美式发音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听到美式发音的听力内容,往往反应迟钝,甚至造成听力理解的失误。 2.词汇量不够或术语、缩略语等不了解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一定量的词汇是获取语言信息的必备条件。若听力材料中不能辨认的词汇超出

4、一定的量,则必然导致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当然,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区别也不容忽视,如美式英语中用“fall”来表达英式英语中的“autumn”;又如,“first floor”在美式英语中表示“底楼,一楼”,而英式英语中,则是“二楼”。 此外,有一些缩略语也日益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如,APEC(亚太经贸合作组织),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学生要是对此一无所知,也会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 3.语法知识不足或只是捕捉表层信息 听力材料虽以口语形式为主,但高中听力材料和初中听力材料的难度区别就在于高中听力材料的内容倾向于复杂,里边一般含有一些复合句、省略句、虚拟语气等。学生要是搞不

5、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如,分不清句子的主句和从句,或者没有辨明句中某些特殊句式,如虚拟语气的意义,那么,他们即使捕捉到了每个单词或词组的信息,也可能还是不能正确理解整个句子或语段的意思。 如:W:Im thinking of going to Austin for a visit.Do you think its worth seeing? M:Well,I wish Id been there.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ntion? A.The man is planning a trip to Austin. B.The man has never b

6、een to Austin. C.The man has once been to Austin. 在这段听力对话中,要是学生没有领悟到答句中使用了虚拟语气,那么他们就极容易失误,因为他们很容易捕捉到“Id been there”这个信息。(而且,他们极有可能忽略掉d这个音素,而只是听到了“been there”。)只有理解虚拟语气的用法,对“wish”一词有敏锐的反应,才能反馈出“The man has never been to Austin.”(B项)的正确信息。 4.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或母语文化产生负迁移 听力材料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从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到

7、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如,在英语文化中,生病了想看医生,需要预约;而我们生病了看医生,随时去医院。又如,几个朋友一起聚餐,我们一般都是抢着付钱请客;而在英语文化中,一般都是“go Dutch”。学生若是不理解文化背景,就很容易因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而影响到听力理解。 (二)非语言因素。 1.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非听力部分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对听力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很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都认为:笔头考试考不好的学生,听力也肯定学不好。于是,一些学生消极对待听力训练,认为“反正听不懂”。其实,听力更多地靠练,只要多听,慢慢总会提高。 其次,学生在听力练习时极容易因某个部分没听懂而

8、放弃下面的内容,因而导致听力教学总体效果偏差。教师无法判定学生是在认真听,还是仅仅在敷衍。 2.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形式,很多时候仅仅是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做题,听完后,校对答案,然后由学生看听力录音稿,标出自己没听到或没听懂的内容。听力材料的内容没有经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也没有阶梯性。听力练习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紧凑,教师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听力理解中的问题,更没有对学生听力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他们听力能力的提升。教师对听力教学的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增强听力教学效果 那么,在我们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来增

9、强听力教学效果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注意。 (一)用心选材,循序渐进。 这一做法在听力训练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当然,精选听力材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自己编写听力材料,自己进行录音。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听力材料,进行筛选、合并。我们可以利用音频编辑软件,把我们需要的内容经筛选后合并成我们需要的内容,再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开始时要进行基础的听力技巧训练,包括对语音、单词和句子结构等的辨认,以及对数字、时间等的熟悉训练,帮助学生奠定听力基础。听力材料要简易,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听较难的对话和短文。听得多了,基础打牢固了,再进一步增大难度。另外,听力材料的种类要

10、多,范围要广,而且要把语言的真实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组织,充分利用。 听力训练,并不仅仅是学生听录音,它还可以是在各种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活动。比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或学生和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探讨。凡是可以用英语来表达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尽量用英语来完成。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的听力训练机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的机会。还有,在学习课文时(可以是学前,也可以是学后,可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让学生不看书上的内容而直接跟读课文录音,这也是听力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 (三)倾心指导,循循善诱。 学生可能对某些词、句听不懂,这时教师要让

11、学生接着往下听,从上下文中去理解意思,或者将材料再放一遍,一遍听不懂再让他们听第二遍、甚至第三遍,个别实在有难度的地方,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解释。每听一遍,学生就会发现比前一遍听懂了好多,领会了更多的意思,有了更多的收获,也就有了自信心。听完后,教师要提一些简单的wh-questions让学生来回答,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听力材料,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每次听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没听懂的原因,鼓励他们分析原因,寻找改进的方法,给下次听力任务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注意不能让学生先看录音的文字材料。如果听前看了,就不易发现

12、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误认为听懂了。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跳听”技巧,学会抓关键词,不必抠每个细节,而要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四)全心投入,多面训练。 听力课与其他课不同,因为听力课上学生接触的是有声材料而非文字材料。它生动、形象、直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听力材料中的会话占有很大的比例,往往反映了文化的许多层面。因此,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听力课堂,引导学生在听的同时有意识地了解民族文化,启发文化认知。这对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乃至整个目的语的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听力训练中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 1.结合背景注释 对话是丰富、生动而灵活的。一段简短的对话有时却反映了一种民

13、族文化。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加以说明,并且培养学生在听录音时自觉学习异域文化的习惯。教师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加以补充,系统介绍。比如,中西文化在颜色、动植物、吉庆语与禁忌语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如,中国人崇拜龙,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守候地狱之门的怪物。坚持这样的做法,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逐渐得到增强。 2.结合英文影片 英文影片是英语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示,通过视、听两种途径将异域的风土人情,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展示无遗,不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通过观看影片的同时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在播放英语原版影

14、片给学生学习欣赏时,注意配上英文字幕(不配字幕的话,难度较大,可能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当然,学生的听力水平接近影片的对话难度时,可以考虑不配字幕而直接观看。),便于学生及时理解影片中的对话,跟得上故事的发展,得到信息的反馈。若难度较大,也可以配置中英文的双字幕。但我认为,应避免只呈现中文字幕,因为这样对学生的听力提高没有多大意义。 总之,听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提高听力,必须培养学生准确感知英语语音、语调的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取适当的听力学习策略,并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悟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提高听力也是一种技能训练,无捷径可走,最根本的办

15、法是多听多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只有多听、多练,才能变“听不懂”为“听得懂”,变“被动听”为“主动听”。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杨蓉.影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非语言因素.外语界,1994,(4). 4王悦智.文化差异与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4). 5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8,(1). 6王宇.策略训练与听力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7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外语界,2002,(2). 8林琼.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不成功者的元认知研究.外语界,2002,(2).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