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1511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和浩特地区青少年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作者:白银弋【摘要】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青团组织作用的发挥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以不断满足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少年儿童在教育需求上的多样性。研究青少年思想教育渠道,为共青团组织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铺垫道路。【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呼和浩特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

2、心。全市总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塞外名城。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呼和浩特市地区初高中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途径、渠道和特点。了解当代青少年的教育现状和特点,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呼和浩特市团委在全市范围内对近1000名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2-20的青少年,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思想观念,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环境及渠道。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把握各年龄段的青少年现有状况,分别在几个区选

3、择了两个样本群,以便深入发掘和分析各群体的特点。根据调查获得的统计数据,综合其他的有关资料形成此篇报告,争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一、样本结构 本次问卷调查2个样本群,在市内的初高中学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4份,其中有效问卷950份,占发放问卷的95%。表1 性别(人)样本数男女950438512表2 民族(%)样本数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其他民族950人75.3%20.4%4.1%0.1%0.1%其中,部分样本与青少年的总体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样本答题后出现的无效问卷较多,部分地方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所以在事先设计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文献收集法和个案法进行了补充。 二、

4、家庭教育由于调查样本群为2个年龄段在校学生,分别为:初中生群体,年龄12-15岁之间;高中生群体,年龄15-19岁之间。所以接下来将对比讨论两个样本群的取样结果。表3 在家里主要承担教育您工作的是谁?(%)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1.父母62.959.42.父亲14.316.43.母亲19.617.74.(外)祖父母1.94.45.其他亲人1.32.1 从表3可以看出,现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多数家庭中的父母双方都负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在两个样本中仍然有33.9%和34.1%的家庭中以父亲或母亲教育为主。在对这种现象的个案研究和跟踪调查后发现,一部分青少年表示自己是因为父亲(母亲)工作繁忙等原因不

5、能负担起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而非单亲家庭因素。造成这种“假单亲”家庭的原因是在中国教育中,父亲与母亲总是不等的,一方常常是孩子教育的主力军,另一方只是在一旁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即可,导致中国教育中家庭教育严重失衡。而其重要原因不在于父亲(母亲)不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在教育中他们往往表现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 “假单亲”现象引关注,2011年05月11日 http:/ 由(外)祖父母和其他亲人负责家庭教育的只占3.2%和6.5%的迹象表明“隔辈亲”的现象更多倾向于亲情和疼爱孩子,且不会取代“亲子教育”,虽然在健康成长方面上,老人照顾有佳,但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教育

6、更有利于青少年接受现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和心理健康成长。表4 父母批评孩子哪种方法最能接受?(%)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摆事实讲道理33.336.6与孩子讨论,允许申辩48.448.9暗示、提醒15.814.4其它2.50.1 从表4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接受“摆事实讲道理”的青少年占33.3%及36.6%,认为这种批评方式更为温和。而最受当代青少年接受的教育方法是“与孩子讨论,允许申辩”,其原因是导致青少年犯错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凤凰网

7、,父母批评孩子的技巧,2011年08月17日 http:/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社会实际上将青年的绝大多数生活完全纳入到学校生活的轨道,无论原因与否,在725岁甚至更大的年龄,上学就是青少年全部的生活,无论个人是否原意和喜欢,做一个好学生就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目标甚至是父母的全部愿望。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就是学校,青少年的生活道路就是从家庭到学校这两点一线的求学道路,社会不仅规定了青少年的学校生活,而且以成文或不成文的形式,对青少年的其他生活也做了规定,这些规定影响和左右着青少年的人生道路孟庆国主编:青年学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4页。因此研究学校教

8、育领域的影响,家庭及社会教育的互为补充尤为重要。表5 在学校是否愉快(%)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愉快不愉快愉快不愉快与老师相处851586.313.7与同学相处93786.313.7 依据表5所示,选择“在学校与老师相处愉快”的两个样本群体分别达到85%和86.3%,这一数据反映了由于教学周期较长,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排除教育的结构来看,这种关系成了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自然的人际关系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各种交往活动形成的,而学生对这一自然的人际关系是比较满意的。在“与同学相处愉快”这一选项上初中生群体有着比高中生群体更高的满意率,从后续调查的个别案例中总结认为,个体生理

9、及心理的成长日趋成熟而使个体之间的形态意识发生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接触社会环境的机会增加,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及思想特点产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个体之间冲突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生群体中,选择“与老师相处”愉快和“与同学相处”愉快的样本数是一样的。既可以认为选择了“与老师相处”不愉快的青少年也选择了“与同学相处”不愉快的选项。就读高中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过重升学、考学压力使得情况复杂化。许多学校在办学方向上和治学方法上没有真正的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应试教育仍然是初中、高中办学方向的主导地位。学生普遍感到学校教育太枯

10、燥,成绩好的学生整日在机械式学习,使他们感到疲惫;而成绩差的学生因自卑感到不安和怨恨,使他们进入学校如坐针毡,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在分数面前埋没,从而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后,易形成人格障碍,甚至破罐破摔滑向违法犯罪的潜在危险共青团浙江省委主编: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 2007年版, 159页。学校应该塑造一个慈爱和安全的环境,与素质教育的重点相结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重视青少年思想健康,而不是严厉多余关爱的教育方式。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能更好的降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逆反心理,从而杜绝自暴自弃、厌学、逃学,使青少年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四、社会教育 依据艾伯特-班

11、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李剑锋主编:组织行为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第3版, 404页。既个体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所以从广义上讲,离开学校教学结构以外的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包括通过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渠道学习,甚至模仿同学和朋友的应激行为都可称作社会教育。这里所研究的社会教育更多是狭义上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意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若能及早得到培养,就能形成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

12、的才能。这无疑会加速青少年健康发展。 社会教育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表6 多选题 哪些机构是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载体?(%)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图书馆37.731.6博物馆14.117.3大学14.133.3广播电台、电视台2434.7纪念馆22.718.6书店3.85.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65.3户外素质教育基地6.89.9其它0.10.1表7 多选题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更乐于去哪些机构?(%)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图书馆39.227.6博物馆36.823.8大学22.733.8

13、广播电台、电视台25.323.8纪念馆22.722.3书店16.421.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24户外素质教育基地17.320.4其它3.20.1 通过表6和表7的数据看出两个样本群体认为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台和纪念馆是发挥社会教育的主要载体更为集中。因为调查对象是初高中学生,所以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教育载体的选项。在高中生样本群体中认为大学是发挥社会教育载体的比例为33.3%,高于初中生样本群体的14.1%。同时,回答“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更乐于去哪些机构”问题的高中生样本群体选择“大学”选项的33.8%更是多于初中生样本群体的22.7%。这一现象说明,因为升学压力和考学临近的紧迫感,向往的,

14、从课业负担解放出来的期望,高中生更憧憬大学生活。而把自由、轻松、浪漫的大学生活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而进入大学之后却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反差,脱离家庭环境后个体之间差异产生的碰撞,不知道现在做的事情能够为未来做怎样的铺垫。理想的幻灭、情绪的落差、自我认知的偏差、对前途未来的茫然等诸多问题,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高中时期对青少年进行职业前景规划、考前心理辅导、与大学生交流和大学课堂体验等活动,以帮助青少年更好的进入大学和社会。表8 参观这些教育机构有什么帮助?(%)选项初中生群体高中生群体陶冶情操27.223.2增长见识54.653.1自我增值16.518.8无帮助1.74.9 通过表8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实在学校教育之外,两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依然在寻求着知识,学习并成长着。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怎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发展是社会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和重要任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