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0773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主要符号材料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剪变模量;钢筋弹性模量;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强度标准值为/的砂浆强度等级;表示强度标准值为/的砖强度等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抗剪强度标准值、设计值;钢筋强度标准值;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作用和作用效应结构或构件的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轴向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结构层间相对位移;结构顶点位移。几何参数房屋总高;层高、截面高度或墙长;截面有效高度;截面宽度;墙厚;翼缘有效宽度;连

2、系梁净跨;、截面面积及腹板面积;空心墙板截面受压区面积或后浇混凝土芯体面积;楼板在墙上的支承面积;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墙上支承的肋部面积;水平钢筋各肢的全截面面积;水平钢筋的间距;连系梁竖向钢筋各肢的全截面面积;、接缝中的混凝土销键及节点个数;、单个销键或节点的受剪面积;内墙板锚拉钢筋面积;外墙板锚拉钢筋面积。计算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及其最大值;地震作用效应的局部放大系数;剪跨比对混凝土抗剪强度的降低系数;计算截面的剪跨比;轴力影响系数或“剪切摩擦”系数;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群键共同工作系数;接点强度降低系数。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材料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要求第二节外墙板第

3、三节内墙板、隔墙板、楼板第四节装修、饰面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布置第二节构件设计第三节连接构造第四节变形缝和地基基础第五章结构基本计算第六章承载力计算第一节少筋大板结构墙体承载力计算第二节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墙体承载力计算第三节接缝承载力计算第七章结构构造第一节墙板构造第二节节点、接缝连接第三节其它构造第八章构件生产第一节材料的一般要求第二节台座及模具要求第三节工艺要求第四节质量与检验要求第九章现场施工第一节一般要求第二节运输、堆放第三节安装第四节保温和防水附录一大板建筑的安装工序附录二安装墙板相关偏差调整原则附录三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了在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做到

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充分发挥大板建筑的优越性,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第条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或度以下的承重墙间距不大于的大板居住建筑;当采用底层大空间方案及相应的结构措施后,也适用于办公楼、商店等公共建筑。第条大板居住建筑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体、楼面、屋盖承重构件应采用大型板材,部分尺寸过大的板材亦可采用中型板材;二、结构体系可采用全装配大板结构体系;部分现砌墙体的内板外砖结构体系;振动砖板结构体系;局部现浇混凝土与装配式大板相结合的结构体系;三、板材的材料可采用普通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或粉煤灰混凝土;四、板材可采用实心板或空心板。外墙可采用单

5、一材料或复合材料墙板;五、层或层以下的大板居住建筑宜采用少筋大板结构体系;层或层以上的大板居住建筑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注:按墙体全截面面积(包括竖缝)计算,其含钢率为的大板结构称为少筋大板结构。第条各类大板建筑的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烈度为度的类场地,大板建筑的层数不宜高于七层,且不宜采用底层大空间结构。第条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方法,并编制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成套设计文件。第条大板居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大板居住建筑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的要求,采暖大板居住建筑应符合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第二章材料第条普通混凝土的各项计算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对于空心墙板应将按净截面计算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值,乘以折减系数。普通混凝土的剪变模量。用立模成型的墙板,其强度应按表列数值乘以折减系数。第条轻集料混凝土的各项计算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的规定。第条粘土砖及多孔砖振动砖墙体的各项计算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振动砖墙体的剪变模量。振动砖墙体(粘土砖及多孔砖)的质量密度可按/采用。粘土砖砌体的各项计算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第条蒸养粉煤

7、灰混凝土的各项计算指标,必须按所用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的不同,通过大量试验统计确定。第条钢筋的各项计算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要求第条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应做到基本间、连接构造、构件、配件及设备管线的标准化与系列化,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组成多样化的住宅建筑系列。第条对有抗震设计要求的大板建筑,建筑体型、布置及构造应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要求。第条采暖大板居住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第条为适应建筑套型变化和施工需要,宜在分户墙上设置备用门洞。第条固定各种建筑装修和设备时,宜采用膨胀螺栓固接或钉接、粘接等固定法。第

8、条大板居住建筑的房间宜设置挂镜线。第条大板建筑的室内电线,宜敷设在特制的空腔踢脚线槽或空腔挂镜线槽内(图),不得在水平接缝和竖向接缝内,沿接缝的方向敷设电气管线。第二节外墙板第条外墙板及其接缝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并结合当地材料、制作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第条采暖大板居住建筑当采用复合外墙板时,除门窗洞口周边允许有贯通的混凝土肋外,宜采用连续式保温层。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宜采用轻质高效、低吸水率的保温材料。当采用湿法复合工艺时,保温材料的重量含水率不得大于。无肋复合墙板中,穿过保温层的连接铁件,必须采取与结构耐久性相当的防锈措施。第条采暖大板居住建筑外墙板的接缝(

9、包括勒脚、檐口等处的竖缝及水平缝)必须作保温处理,应保证其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第条大板居住建筑外墙板的接缝(包括女儿墙、阳台、勒脚等处的竖缝、水平缝及十字缝)及窗口处必须作防水处理。并根据不同部位接缝的特点及当地的风雨条件选用构造防水或材料防水或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水系统。第条当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企口缝或高低缝,少雨地区可采用平缝(图)。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少雨地区可采用单斜槽缝(图)。接缝的细部尺寸应符合图中规定。图中防水空腔高度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小于。对于高层建筑,上述风速值尚应根据房屋最大高度乘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平方根(详见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10、范)。第条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必须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嵌缝材料。板缝宽度不宜大于,材料防水的嵌缝深度不得小于。对于中、低档嵌缝材料,在嵌缝材料外侧应勾水泥砂浆保护层,其厚度不得小于。对于高档嵌缝材料其外侧可不做保护层。注:嵌缝材料应在弹塑性、耐久性、耐热性、抗冻性、粘结性、抗裂性等方面满足接缝防水要求。第三节内墙板、隔墙板、楼板第条内墙板设计应满足结构、隔声及防火要求。墙板上的电气及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分户墙上两侧暗装电气设备不应连通设置;二、暖气横管穿分户墙时必须采取密封措施;三、在内墙板以及外墙板的门窗过梁钢筋锚固区内,不得埋设电气开关盒或接线盒。第条采暖大板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墙

11、板的传热阻值不得小于外墙板传热阻值的。第条隔墙板应减轻自重,用作分户墙时应满足隔声要求,用作厨房及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分隔时应满足防水要求。在地震区应加强它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第条设备管道穿楼板时,必须采取防水、隔声密封措施。应在楼板内预埋防水法兰套管或采取其它有效防水措施。第条楼板与楼板、楼板与墙板之间接缝应采取防水措施。沿阳台板的前沿及两侧应在板底设置滴水线。第条严寒地区,由外露悬挑构件造成的热桥部位,应作适当的保温处理。第四节装修、饰面第条建筑装修、饰面,应结合当地条件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做法,并体现太板建筑的特色。第条外墙外饰面宜在构件厂完成。第条大板建筑的构件、配件及其接缝应表面平整

12、。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布置第条建筑体形和墙体布置应均匀对称。当布置不均匀或不对称时,设计中应考虑扭转的影响。第条建筑物的高度(自室外地面到檐口的建筑总高度)与建筑物计算宽度之比不宜大于。建筑物计算宽度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房屋平面为矩形,按实际宽度取值(图);二、房屋平面为型,当突出部分长度与房屋总长度之比,大于等于燉时,按房屋较宽处的宽度取值;小于/时,按房屋较窄处的宽度取值(图);三、房屋在平面上错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房屋宽度,搭接以外部分的长度不得大于房屋宽度的二倍,其计算宽度按搭接处总宽度取值(图);四、房屋平面为十字型或型,按房屋最宽处尺寸取值(图,);五、房屋平面为工字

13、型或型,其肋部长度与其宽度之比应小于等于,计算宽度按房屋较宽处的宽度取值(图,)。第条墙体平面布置宜对正贯通,按抗震设计时房屋尽端第一道内横墙不得错断。钢筋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大板墙体布置宜符合表规定。当采用其他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制作墙板的建筑物,其墙体贯通布置应比表规定的数值适当增加。第条各楼层的纵横墙应从底层直通到顶层,避免沿竖向出现结构刚度的突变。第条底层大空间大板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首层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按度或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大板建筑,宜将首层两端的开间设置成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且落地剪力墙的间距不应大于。高层大板建筑的二层墙体也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且应在平面内对称布置,并且提高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竖向结构的层间刚度比。首层与二层竖向结构的层间刚度比,按抗震设计不大于;按非抗震设计不大于。层间刚度比值按下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