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710738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方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肌梗死护理查房 李红莉 2014年8月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 死亡。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 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 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临床上有剧烈 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 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增高及进行性心电 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诱 因 (1) 晨起6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2) 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高脂肪饮食后 ; (3)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血压剧升或 用力排便时; (4)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可严 重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1.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

2、 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休息或含用硝酸甘 油片多不能缓解,有濒死感。 2.全身症状 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 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体温一般在 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 3.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 4.低血压和休克 血压下降常见且常不能恢 复以往的水平,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 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 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 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 5.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约为20%-48% 治 疗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 1.监护。2.休息:卧床休息2周。3. 吸氧。 4.阿斯匹林:首

3、剂150300mg,1次/日,三天 后75mg150mg,1次/日,长期维持。 二、对症处理: 1.解除疼痛:应尽早解除疼痛,一般可肌注杜 冷丁50100mg,或吗啡510mg。 2.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 以免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控制休克: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量上,补 充血容量及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和纠 正酸中毒等。 4.治疗心力衰竭:严格休息,镇痛或吸氧外, 可先用利尿剂,常有效而安全。 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 溶血栓治疗:应用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 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目前 常有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 四、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介入性治疗主要

4、包括 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冠状动脉内血栓吸引术 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 急诊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 ) 病例导入 7床 卢永珍,女,66岁,因“四肢乏力,手 脚发凉2天”于2014年08月07日入神经内科 治疗。 初步诊断一:休克原因待查; 初步诊断二:高血压病III级,极高危组; 初步诊断三:脑出血后遗症期; 诊断依据 1.四肢乏力,手脚发凉2天; 2.患者家属诉患者于2天前自觉鼻阻、不思饮 食,后逐渐出现四肢乏力,手脚发凉,自 服克感敏治疗无明显好转,无咳嗽、咳痰 、无胸痛、心悸等不适,无头晕、头痛, 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 3.曾患有“脑出血”病

5、史治疗好转后出院,遗 留有说话、行走笨拙;有“高血压”病史10 年余,诊断“高血压”3年余, 院外测血压 最高达200/120mmHg,院外间断服用盐酸贝那 普利片10mg,尼莫地平片40mg ,1次/日控制 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012年4月 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n4.查体:BP100/70mmHg,神清,言语不流利,咽 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双肺呼吸音 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率:45次/分,节律 不整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上腹部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 浊音阴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 存在。左侧肢体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

6、力3级,肌 张力减低,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 病理征阴性。 n2014年8月7日血常规示:WBC:12.8 甲功示: T3:0.44ug/L,FT3:2.85pmol/L,TSH: 5.71mIU/L,肿瘤标记物、血清电解质、肝功均 未见明显异常。CRP:71.3mg/L,肝功示:GGT: 80U/L,TBIL:37.3umol/L,肾功示:Cr: 142umol/L,血脂示:CHO:5.36mmol/L,HCY: 28.3umol。心肌酶示:CK:567IU/L,CK-MB: 45U/L,LDH:532U/L,凝血酶示:APTT:36.7 秒,Fbg:4.15g/L。入院后给予补

7、液、抗休克 、改善循环、对症及支持治疗。 n患者2014年8月8日01:00出现胸痛。给予 复查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给予硝酸异山 梨酯5mg舌下含服后诉症状有所缓解, 04:00再次诉胸痛不适,给予复查心电图示 下壁心壁梗死,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 查心肌酶、心肌三联检,AST:75U/L、 CK:285U/L、CK-MB37U/L、LDH:916U/L n请心内科会诊后考虑: n1.心肌梗塞? n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n3.家属同意转心内科治疗。 n转入时查体:T36.7度,R20次/分,HR67次 /分,BP150/80mmHg,神志不清,意识模糊 ,精神差,双侧瞳孔对等,直径约0.3c

8、m, 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 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7次/分, 节律整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 、反跳痛。左侧肢体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 力3级,肌张力减低,右侧肢体肌力5级, 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n诊断: n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级。 n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n3.原发性高血压待分级,极高危组。 n4.脑出血后遗症期。 n诊疗计划: n1.降压、抗血小板、抗凝对症治疗。 n2.行临时起搏器植入。 n3.完善相关检查。 n4.吸氧、心电监护。 n5.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 n于2014年8月8日06:30在床旁行临时心脏 起搏器植入术。以V

9、VI模式起搏,起搏频率 为60次/分,电压为5.0V,感知为2.0mv。 术后患者无气促、胸闷;注意观察心电监 护,右上肢制动,防止电极移位。 起搏器相关知识 n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 ,使之激动和纠缩,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 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n心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 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 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 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技术。 n此外,心脏起搏还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心 脏电生理研究、麻醉、手术和心脏侵入性 检查的心脏保护。 n紧急心脏起搏常采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或 无创性体外心脏起搏。此外,尚有经食管 心脏起搏、经胸腔

10、心肌起搏和心外膜起搏 等。 n临时性心脏起搏属短时应用,通常使用双 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 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以免引 起感染。 n临时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抢救,没有绝对 的禁忌症,适用于: 严重过缓性心律失 常; 保护性起搏; 超速抑制; 辅 助诊断。 n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时均可发生 减慢或阻滞。若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 传导阻滞;发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 滞。按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分为第一度、第二 度型和型、第三度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此时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 能传入心室,造成了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 房室之间完全脱

11、节。 n临床表现取决于原有心功能状态和心室率的快慢 。 n病人常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严重者出现 心源性昏厥、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主要的护理诊断 n1.疼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n2.活动无耐力 与疼痛不适,氧的供需失 调,心失常,焦虑有关 n3.心输出量减少 与心肌坏死心泵血功能 下降有关 n4.有便秘的危险 n5.出血 与低分子肝素钠和阿司匹林的使 用有关 n6.体温异常 与心肌梗死有关 n7.感染 与临时起搏器植入有关 n8.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心源性休克 护理措施 n1.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协助病人满 足生活需要。 n2.术后护理 将起搏器挂放在输液

12、架上 或者床尾,便于观察起搏器工作状态,保 证起搏器的安全使用。护士应掌握临时起 搏器各功能开关的作用及正常的调节范围 ,熟知起搏导管正负极起搏器的插入及更 换电池的方法。 n穿刺部位的护理:平卧48 h72 h,避 免右侧卧位,左上肢制动,清醒病人嘱其 勿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镇咳药物,严密 观察病情,如穿刺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变 化,切口表面有无红、肿、热、痛和波动 感(积血)等,保证术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无菌。每日更换无菌敷料1次,遵医嘱应 用抗生素2 d3 d。 n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心电变化,观察起 搏心律、自主心律情况及有无他心律失常 发生。心律失常恢复早期,不应马上停用 起搏器,要观

13、察全身状况及心功能恢复的 情况,将起搏频率调节在低于自主心律水 平,再逐渐停用起搏器过渡到自主心律状 态。使用起搏器的病人出现心室颤动时, 应立即关闭起搏器,并立即电击除颤及进 行心肺复苏。 n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na.电极移位:平卧休息,保持术肢制动, 避免穿刺侧肢体有大的牵拉活动。经常检 查起搏导线连接是否完整,保证导联线干 燥,防止扭曲,折断和脱落,备存起搏器 电池和导联线。 nb.感染:每日测量4次体温,如术后1 d2 d内体温在375左右,可能是手术吸收 热所致,属于正常反应。术后按照医嘱使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体温高于38,应 考虑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nc.电源耗竭:密切注意心电

14、变化情况,备 好备用电池,并应立即更换新电池。 nd.术侧肢体不能外展(外展30°40°), 受压。 ne.除颤时要避开起搏器10以上。 n3.吸氧2-4L/分,遵医嘱扩冠、止痛。持续 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变化,并记录。定 时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 ,询问疼痛是否减轻。告诉病人胸痛发作 及加重时要告诉护士。指导放松技术如: 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n4.饮食护理 应给与低盐、低脂、低胆固 醇、高蛋白、多维生素、少刺激性、清淡 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面条汤等,并 少食多餐,每餐进食后不宜有饱胀的感觉 ,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忌烟、 酒,对下壁急性心肌梗死者

15、常伴有恶心、 呕吐,对频繁呕吐者可暂禁食。体重超重 者可控制总热量,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碳 水化合物摄入量,并有心力衰竭者应适当 限制食盐。 n5.心理疏导,解除思想负担。 n6.指导病人采取通便的措施。如进食清淡 易消化饮食并及时添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 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 进肠蠕动;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如麻仁丸 、果导等。 n7.生命体征的监测 心电监测 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24h内,以 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健康教育 一、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心功能进行适当的 康复锻炼。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进食、 排便、翻身、洗漱等一切日

16、常生活有护理 人员帮助照料。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 制亲友探视。 二、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 秘等诱发因素。 三、节制饱食,禁忌烟酒、咖啡、酸辣刺激 性食物,多吃蔬菜、蛋白质类食物,少食 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 四、药物知识指导 1.使用血管扩张剂,主要是减轻左心室的 前负荷,常用药物是静滴硝酸甘油注射 剂,口服消心痛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片等。如心绞痛发作时可予硝酸甘油片1 2片舌下含化,通过唾液溶解吸收。1 2分钟即开始起效,约30分钟作用消失。 。 2.长期服用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应 嘱患者不能突然停药或漏服,否则会引起 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的发生,为防止延 缓此类药物吸收,应在饭前服用,用药过 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 3.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拜阿 司匹林、盐酸氯吡格雷等。应嘱患者于饭 后服用,以防引起肠胃道反应,同时注意 监测出凝血时间。 n五、康复期活动指导 心肌梗死急性期应 绝对卧床37天,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一 切生活自理,经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