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0694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讲述(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电子复习课 复习内容: 各章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1:LC回路谐振的条件 推广:当回路有多个LC器件时,谐振条件为 重点2:品质因数Q的计算 对于串联谐振回路 对于并联谐振回路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3: Rp与r的区别 r是客观存在的L上的内阻,很小 Rp是谐振是LC两端 等效的阻抗,很大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具体等量关系为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4:谐振时的电路特点 对于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最小,因而输 出电流最大 对于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最大,因而输 出电压最大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5:谐振曲线的表达式 无论对于串联还是并联,表达式都为 其中 第二章 选

2、频网络 重点6: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的计算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7:串并电路互相变换时的公式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8:抽头系数p的计算 第二章 选频网络 重点9:抽头变换 阻抗的关系电压的关系 电阻去抽头电流源去抽头电容去抽头 a b L1 L2 C c 第二章 选频网络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1:主要指标的名称 增益 通频带 选择性 工作稳定性 噪声系数 重点2:4个Y参数的表达式和名称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3:截至频率、特征频率、最高振荡频率 定义(详见教材9899页) 大小关系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4: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增益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

3、5:功率增益和插入损耗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6: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特点 m级总增益增大为单级增益的 通频带缩小为原来的 m次方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重点1:非线性电路的主要分析方法 幂级数法(泰勒级数法) 产生新的频率分量的规律,教材134/165页,重点 掌握第(1)、(2)、(5)条 折线分析法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重点2:非线性电路的主要特征 输入量与输出量关系成非线性 不满足叠加原理 能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重点3:混频器的主要电路类型 三极管混频 二极管混频 模拟乘法器混频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重点4:二极管混

4、频与三极管混频的比较 三极管混频器 优点:变频增益大于1 缺点:1、动态范围较小 2、组合频率干扰严重 3、噪声较大 4、存在本地辐射 二极管混频器 优点:1、动态范围较大 2、组合频率干扰少 3、噪声较小 4、不存在本地辐射 缺点:变频增益小于1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重点5:混频器中干扰的种类 组合干扰 副波道干扰 交调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现象和相互混频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重点6:克服干扰的措施 提高前端电路的选择性 合理选择中频 合理选用电子器件与工作点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和混频器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1:通过图 5.2.2(b)理解各变量的关系

5、 重点2:功率关系和其他重要公式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3:负载线的表达式 截距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4:欠压、临界、过压状态 三种状态的定义 Rp变化时对输出电流、电压、功率、效率的影 响(即所谓负载特征曲线)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5:Rp、Vbm、VBB、VCC各变量变化对 功放状态的影响 Rp、Vbm增大 VBB、VCC增大 功放从欠压到临界再到过压 功放从过压到临界再到欠压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6:临界状态的特殊之处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重点7:过压和欠压时的不变量 过压时 基本不变 欠压时 基本不变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重点

6、1:反馈式振荡器的起振、平衡、稳定 条件 振幅条件相位条件 起振 (由静到动) 平衡 (振幅恒定) 稳定 (维持平衡) 重点2:反馈时振荡器的主要类型 互感耦合振荡器 三端式振荡器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重点3: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判断法则 三极管be间阻抗Xbe与ce间阻抗Xce必须同性质 且它们与bc间阻抗Xbc必须不同性质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重点4:影响振荡器稳定的主要因素 振荡回路参数L与C LC回路的Q值(Q值越高越稳定) 回路负载(负载越重、Q越小,稳定性越差) 有源器件的参数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重点5:晶体振荡器的主要类型 并联谐振

7、型晶体振荡器 利用晶振的在fq和fp间的大电感特性 串联谐振性晶体振荡器 利用晶振在fq的短路特性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1:调制的3个基本种类及定义 调幅 调频 调相 合称调角 重点2:振幅调制的分类 标准调幅(AM)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 单边带调幅(SSB) 残留边带调幅(VSB)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3:标准调幅波的波形(会读会画)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4:标准调幅波的表达式和功率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5:低电平调幅电路种类 平方律和平衡调幅 斩波调幅 模拟乘法器调幅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6:高电平调幅的种类及

8、其特点 集电极调幅(始终处于过压状态) 效率高、注入功率大 基极调幅(始终处于欠压状态) 效率低、注入功率小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7:包络检波的主要指标 电压传输系数 输入等效电阻 失真(惰性、负峰切割、非线性、频率)及其 避免条件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8:同步检波(又称相干解调)的特点 和基本方法 特点(也是定义):接收端需要产生频率和相 位都与载波一样的振荡信号,可以解调DSB- SC和SSB信号 基本方法:叠加法和相乘法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重点9:单边带产生的方法 滤波法 相移法 修正的移相滤波法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重点1:瞬时相位与瞬时频率的概念与计算 重点2:调制信号为单一余弦波时调频与调 相的表达式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重点3:调制指数(即最大相移)与最大频 偏的概念和关系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重点4:带宽的计算、并能解释为什么模拟 调相不常用 (因为 所以调相波的带 宽随调制信号带宽变化而变化,不利于频段的 规划和使用)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重点5:调频与调相的关系 对一个信号先求导再调频等于直接调相 对一个信号先积分再调相等于直接调频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