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0669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 言 维修基本技能(ME、AV)是根据CCAR66R1咨询 通告AC66R102基本技能考试大纲和CCAR147咨询通 告AC14702中的M7基本技能培训大纲编写。本教材通俗 易懂,紧密联系民航维修实际,针对性强,可作为CCAR 147培训机构的基本技能培训和CCAR66维修执照技能考试 专用教材,也可用于民航维修新员工培训的参考教材。 主要内容 第1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外 第2章 维修手册及维修文件 第3章 常用工具与量具 第4章 常用电子电气测试设备的使用 第5章 静电敏感元器件部件的防护 第6章 标准线路施工 第7章 简单电子线路制作 第8章 航空电瓶 前 言 第9章 紧固件拆

2、装和保险 第10章 钳工 第11章 钣金加工 第12章 硬软管路施工 第13章 传动部件的拆装与检查 第14章 轴承的维护 第15章 油脂、滑油和液压油 第16章 密封和防腐 第17章 焊接和粘接 第18章 航空器部件的拆装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1 一般安全规定 1、 所有维修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必须佩带工作证件 ,无关人员不得在工作现场逗留。 2、 维修现场应保持整齐、清洁,特别是飞机、发动机附 近的碎石,杂物应及时予以清除,以防止吸入发动机。 3、 维修设备,如工作梯、千斤顶、拖杆及各类特种车辆 必须保持完好和清洁,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放回到规定的区域 内,机动设备应将动力源

3、关断,备有刹车和稳定装置的设备应 将其放在规定的状态。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1 一般安全规定 4、 执行维修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 品(包括劳动用鞋、工作服、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女职工的 发辫不得露出工作帽外,不准穿高跟鞋,工作服口袋内不装与 工作无关的杂物。 5、 在客舱内部工作时,穿着的工作服、手套应整洁,鞋 底无油污、脏物,座椅应套上防护罩,过道地毯上应有垫布或 穿上鞋套,穿着油污的工作服不得随意坐在椅子上。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1 一般安全规定 6、 在机翼、机身上工作时,要穿软底鞋或者垫上踏布。 在机翼上只能在规定部位行走,在发动机、起落

4、架舱、设备舱 等部位工作时只能站在允许踩踏的部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穿 带钉子的鞋在电机上工作。 7、 禁止使工作梯、特种车辆直接接触飞机(一般应保持l 3英寸距离),在进行人工加油时要避免加油管直接与机翼蒙 皮相摩擦。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1 一般安全规定 8、 在具有引起火灾的条件下工作时必须预先配置好规定 的防火设备,防止冒险作业。 9、 在维修工作区域内及距离飞机25米之内,严禁抽烟或 有明火存在。 10、 工作完毕后必须清点工具,以免遗失在飞机和发动 机上。如发现工具缺少,在未证实未遗失在飞机上之前,不得 将飞机放行。三清点:工作前清点,工作场所转移时清点,工 作后清点。

5、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了解防火要求,熟悉各种灭火材料的使用以及飞机地面灭 火的操作方法,尽最大可能使火灾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1火的种类 A类火:由普通燃烧物,例如木材、布、纸、装饰材料等 燃烧引起的火。 B类火:由于易燃石油产品或其它易燃液体、润滑油、溶 剂、油漆等燃烧引起的火。 C类火:通电的电气设备燃烧引起的火。 D类火:由易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2 各种火应使用的灭火剂 A类火:最好用水或水类灭火剂扑灭。 B类火:宜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或化学干粉灭火剂

6、。注: 不能用水灭火剂,水灭火剂不但无效,而且易使火焰扩散。 C类火: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 (注:灭火器的喇叭状喷管必须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以防 在工作时产生静电,重新引燃。水或泡沫灭火剂不适用于C 类火。) D类火:宜用化学干粉或细砂灭火剂扑灭。 (注:任何情况下不能用水来扑灭D类火,因为水可助长D 类火的燃烧,亦可能引起爆炸。)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3 灭火设备的使用 外场和车间一般在规定位置配置有消火栓或清水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3 灭火设备的使用 1. 灭火设备

7、使用方法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3灭火设备的使用 2.灭火注意事项 1、火前应尽快关断飞机电源。 2、火时应使用灭火剂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有些灭火剂遇热能分解出有毒气体,要注意不要吸进 灭火时产生的气体,为此,进入火区时,要从上风方向或火头 低的方向顺风进入。 4、灭火时,一开始就全开灭火机,火焰熄灭后,要继续 喷射一些灭火剂,以防重新燃烧。 5、在发动机上只有紧急时才用泡沫灭火剂灭火,但在使 用泡沫灭火剂后,要及时清洗发动机。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3灭火设备的使用 发生火警时的处置措施 1、起落架区域着火 (1)地面人

8、员用化学干粉灭火剂从机轮的前后方向接近机 轮灭火,不准站在机轮的侧面(防止轮毂破裂伤人)。 (2)除非在不得已时才准使用水、二氧化碳和泡沫灭火剂( 因为这些灭火剂可能使轮毂破裂,轮胎爆破)。 (3)火焰熄灭后,要等机轮完全冷却后才能接近机轮和进 行检查。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2 防火安全 1.2.3灭火设备的使用 发生火警时的处置措施 4、人体着火时: 受害人应尽快撤离火区,撤离时不要惊慌奔跑,并尽可 能屏住呼吸。可在地上打滚,裹以毡布,或用水喷灭火。使用 化学干粉,泡沫灭火瓶或高压水龙头灭火时,要离开受害人约 10米远的地方,喷射受害人的身体中部,受害人用手捂住脸, 以防受伤。

9、明火扑灭后应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3 电气安全 电器设备使用的安全要求 1、地面电源向飞机供电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必须符合各 型飞机的手册规定。 2、停放在机库或正在检修的飞机,接通机上或地面电源要 经现场维修负责人同意。 3、使用220380V交流电设备的安装和排除故障,必须由 专业电工进行。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3 电气安全 1.3.1 电器设备使用的安全要求 4、在下列情况下,不准接通地面和机上电源: (1)燃油系统正在进行维修工作。 (2)正在进行喷漆(退漆)或其他需要用易燃液体的工作。 (3)正在进行铺设钢索,电缆工作;有可能碰

10、到外露的断电 器。 (4)飞机充氧勤务时。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3 电气安全 1.3.1 电器设备使用的安全要求 5、在飞机维修工作时,如需要断开有关的电路时应挂上红 色警告牌:重新接通电路时,应通知机上正在工作的其他人员 ,防止伤害人员或损坏设备。 6、在没有自动保险(断电)电门的部件上维修时,应将电瓶 或地面电源开关置于“关断”位置,并挂上红色警告牌。在维修 过程中,如将保险丝取出时,在保险丝座上也应挂上红色警告 牌。 7、维修人员离开飞机时,应将机上和地面电源关断。 8、对油箱进行维修时,要使用良好的防爆工作灯和手电筒 。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

11、安全保护 1.4.1 易燃性材料防护 易燃性材料指开杯燃点低于130F(54.4C)的任何材料,例 如各种酮类材料和酮溶剂、酒精类、石脑油、各种漆类材料和 稀释剂、汽油、煤油、干燥剂、涂布油、各种清洗液和其他挥 发性溶剂等。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1 易燃性材料防护 1、 在现场使用的易燃材料,只能存放在合格的,不渗漏 的有盖容器内,除有专门规定外,不准使用易燃材料的混合液 。 2、 使用易燃材料应远离明火、火花、电器开关及其他火 源。使用易燃材料的房间或区域严禁吸烟,并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工作人员不得穿着化学纤维的衣服和使用化纤材料的抹布 ,衣袋

12、中不要装打火机。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1 易燃性材料防护 3、 使用易燃性材料的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必要 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使用有毒性材料应避免直 接接触皮肤(戴防护手套或使用其他防护材料)。 4、 由于接触易燃材料而引起病态反应后应立即脱去被沾 污的衣服,沾污的地板设备应用水冲洗,受影响的人员要移到 新鲜空气中去或立即请医生治疗。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2 有毒物质防护 飞机维修中经常接触的有毒材料包括:含四乙基铅汽油 、液压油、泰氟隆、水银、环氧树脂、聚脂树脂、氟里昂、镍 铬电

13、池、电解液、电镀液、玻璃纤维、各种类型的清晰液、 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农药和杀虫剂。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2 有毒物质防护 1、 不得穿用被四乙基铅汽油浸透的衣服,避免身体直接 接触汽油,当身体接触汽油后,应用肥皂水清洗,汽油进入眼 内应用低压流水或橄榄油冲洗眼睛,严重时应请医生治疗。不 要用含四乙基铅的汽油做清洁和洗涤剂,需要检查油量和加油 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位置。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2 有毒物质防护 2、 液力油带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维修人员接触液 力油时应在手上涂上油膏或戴上防护

14、手套(特制),必要时应戴 上工作眼镜,要避免身体直接暴露在油雾中,如果皮肤,眼睛 接触了液力油应用清水彻底洗干净,必要时请医生处置,当误 喝入人体内时应立即请医生处置。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2 有毒物质防护 3、 接触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氟里昂、电池液、电解液、 电镀液、玻璃纤维等有毒物质时应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当 工作场所(工作间)聚集有上述物质的雾气时,应打开通风设施。 4、 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水银,接触水 银后一定要洗净手和衣服,在洗手之前,不要吃东西、吸烟或 擦鼻子。在水银污染区工作,要有足够的通风,以避免吸入水 银蒸汽

15、。所有在清除水银过程中用过的设备、工具,应用肥皂 水、热水或蒸汽清洗。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3雷达波防护 飞机在机库或其他覆盖物内时,不得接通雷达工作电门, 除非:使雷达发射机不工作:波束对准吸收防护装置,这种装 置能有效地消耗或分散射频能量;天线处于直接对准打开的机 库门和避开300英尺(90公尺)以内的障碍物(如其他飞机,汽车 或大的金属物体)的方向,否则会损坏接收机。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3雷达波防护 1、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打开气象雷达:在100英尺(30米)内 有飞机加(放)燃油。处于射频(

16、RF)状态。在天线50英尺(15米) 内有人,处于射频(RF)状态。没有天线,除非接上假载荷。飞 机前方300英尺(90公尺)以内有金属障碍物(如其他飞机,汽车 或大的其他金属物体)。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3雷达波防护 2、 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人员站在处于发射(RF)状态而又旋 转的雷达天线的前面和附近,除非天线向上,避开了地面人员 和附近的障碍物,不允许人员站在距雷达天线50英尺(15米)以 内的地方。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护 1.4.3雷达波防护 3、 在进行雷达试验时,应安排专人注意飞机周围不允许 人员进入射线影响范围以内。 4、 不得在飞机上对气象雷达作任何内部校正,校正工作 仅允许在电子车间进行,并有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电击,没有 用接地卡子和高压电绝缘探头释放高压电以前,不要在雷达部 件上工作。 第一章 外场和车间的安全防护 1.5地面高压气瓶的使用 高压气瓶和低压气瓶:按公称工作压力来分,高于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