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学堂(教研用)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710616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族的学堂(教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的学堂(教研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小说欣赏编写说明 1重视阅读 阅读是上好、学好本门课的基础。阅读是源,没有 阅读,本门课就是无源之水。既然名为“小说欣赏” ,那么欣赏的客体对象就是小说,作为欣赏主体的 读者,就要尽最大可能地熟悉、把握客体对象,也 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多多阅读。欣赏需要深入、 拓展,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就谈不上欣赏。 2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从阅读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生有益 的教诲。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陈忠实及白鹿原的相关知 识。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白嘉轩人物形象( 重点)。 3.感受作品立足于“民族的秘史”,对民族 历史与文化传统所抱有的深深的怀恋之 情(重点)。 导语 巴尔扎克说过

2、: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太长久了,隐藏在历史帷幕 下的秘密太多了,几千年来,能够被公认为“民族秘史 ”的小说迄今寥寥可数,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的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部。 中外文学界高度赞扬陈忠实的成就,认为: “白鹿原凭其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思 想,真实的力量和精细的人物刻画,成了当代小说林中 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 “白鹿原把陈忠实的个人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 术层次,也把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了一 个新的时代高度。” 家族的学堂讲述了主要人物白嘉 轩翻修祠堂、创办学堂的故事,揭示 了白鹿村的仁义精神和家族宗法制度 ,审

3、视了凝结在上个世纪前五十年关 中农人身上的民族的生存追求和文化 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了“一个民族 的秘史”。 导读 1.知作者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 东郊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 市第34中,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 1965年开始创作,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 版社印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4个月 之内,销行6版40万册,成为90年代最引 人瞩目的长篇小说。 2.知背景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 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 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 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 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

4、黑娃),大 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 ,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 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阶级 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 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3白鹿原情节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 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 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 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 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 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 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 错缠结

5、,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 生的阵痛中颤栗。 4白鹿原前五章情节简介 白嘉轩娶妻生子,换地迁坟,种植罂粟,白 家改变模样,老屋翻新。朱先生把白家的罂粟 犁锄。李寡妇地买两家,引起白、鹿二家争斗 。最终由主先生出面,一纸劝解信,了结纷争 。滋水县令批白鹿村为“仁义村”。本文节选文 字就由此展开 5.知常识 宗法制度: 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 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 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宗子除了占有家庭财产的主要部分外,还继承老家 长的爵位。宗族中,无论祭祖先、办丧事、宴宾客,都 以宗子为主。

6、族长,亦称“宗子“。族民们为了自身或共同的利益 ,一般都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姓长者为族长。族长具 有很大的宗法权力,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 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 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便 是族权。 古代的学校 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高一 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夏朝(公 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 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 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7、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 ”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 “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 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 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 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 (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 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 “书院”、“书堂”、“私塾”等。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

8、开设于家庭、宗族 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 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 ,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 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 发达,遍布城乡。 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 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 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 、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 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 研读 1.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情 节。 2.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嘉轩和鹿子 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加以

9、分析、概 括。 3.文中插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从情节、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作用来 分析) 1、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 (1)白嘉轩给两个儿子断了偏食1 (2)白嘉轩不肯替两个儿子撵走卖馍客2 (3)白嘉轩决定翻修祠堂,创办学堂3-4 (4)插叙祠堂来历、村庄历史及白鹿二姓的根源5-8 (6)白嘉轩与鹿家商讨翻修祠堂的方案10 (5)插叙鹿家老太爷未了的遗愿9 (7)翻修祠堂开工,族人出钱出力11-12 (8)工程竣工戏班子大唱三天三夜13 (9)白嘉轩与鹿子霖一起请先生,朱先生举荐徐秀 才坐馆执教14-16 (10)开馆典礼17-19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2、试

10、分析白嘉轩创建学堂的原因,请从 族长和个人的角度分析。 3、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翻修祠堂和兴建学堂,在 此前后作者安排了哪些具体情节?在情节安排 上有什么特色?达到什么艺术效果? (1)之前记叙祠堂来历、村庄历史及白鹿二姓的根源 ,鹿家老太爷未了的遗愿;之后又写了工程竣工戏班 子大唱三天三夜,邀请徐秀才坐馆执教,以及开馆典 礼。 (2)之前主要采用插叙的记叙方法。这些的插叙部分 主要在于为后文的翻修祠堂和创办学堂作铺垫。 (3)之后的情节安排主要在于来渲染翻修祠堂和创办 学堂的热闹气氛,表明此举在族中受欢迎,也展示了 白鹿原纯朴的民风。 人 物 形 象 4、结合选文,分析白嘉轩和鹿子霖 的人物形象

11、,请以总分的思路表述。 白鹿原人物形象 白嘉轩 白嘉轩既自尊自信、律人律己、顽强、坚毅,又顽固、守旧、 冷酷无情。做为一族之长,他具有宗法家族制度所赋予的有形无形 的至高权力。小说展示出白嘉轩以一种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与使命感 坚守白家的社会地位。他换地迁坟、种植鸦片、兴办学堂送子女进 学堂读书,躬身劳作。目光炯炯、智力超群,善行恶举莫不为白家 生存着眼;神机妙算,悉为白家子嗣昌荣。他多次拒绝田福贤、岳 维山、鹿子霖多次让他出任乡约的请求。出于关心乡民的利益的愤 怒,他曾发动大规模的鸡毛传贴和交农事件,宽恕黑娃的暴力侵害 。 在白鹿原上阶级之间的搏斗白热化之时,他竟当田福贤的面说 :“白鹿原成了鏊

12、子”。显然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疯狂的阶级报复怀 有强烈不满。作者意图通过白嘉轩这一形象以新的姿态使其具有更 为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白鹿原人物形象 鹿子霖 鹿子霖是一个阴鸷、淫乱、孱弱的人。鹿家祖辈以卧心尝 胆,定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与决心,攒下可以炫耀于世的产 业家财。但鹿家到他这一辈已使祖宗的宏图大愿归于空想 。祖宗昔日忍辱含垢的韧性与毅力,在他身上变相化为凌 驾弱人之上的恣肆欺虐;产业家财的优越感则蜕变为维护 权力欲望的奸作狡黠。在与白氏家族的纠葛矛盾中,他处 心积虑地以阴毒的手段与白家抗衡。最令人齿冷的是,他 唆使小娥拉白孝文下水的阴谋,以及俨然厚道长者的跪谏 。投井下石、背信弃义、“窝里斗”

13、 鹿子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腐朽堕落的人格特征,显然代表 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劣质因素。 白鹿原人物形象 朱先生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刚 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他只想修县志 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他一生以做学 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 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 抗;时势平静之后,又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 地一方人记录风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 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白鹿原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 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冷先生、田福贤,岳维 山、鹿三、黑娃、小娥、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 、鹿兆海、白灵等。主要分属白、鹿两大家族,或 国共两派政治势力。 人物刻画,个性显明,对比强烈。 白嘉轩凝聚着传统文化,坚持仁义道德。 鹿子霖假仁假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 好色,不甘寂寞,集人性丑陋面于一身。 【小 结】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 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 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 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