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经济学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10564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2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经济学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础经济学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础经济学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础经济学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础经济学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经济学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经济学一(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 限性? 答: (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 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 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2)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 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欲望 而言, 经济资源的数量、 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 统一性表现在: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 要求人们在有限的 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权衡比较, 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好地满足 人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意义。 答: (1)学习经济学能更

2、好地理解经济现象。例如,今年武 汉的苹果、 香蕉等外来水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 并且持续到现 在。 水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它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 么影响?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西南地 区出现严重干旱, 导致武汉外来水果供应量骤减, 使之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例如,2008 年底 国家决定投资 4 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2009 年号 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3)指导企业经济决 策。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决定。当市场不景气,企 业遭受亏损, 是停止生产还是继续生产?是否要做广告?做什么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3、 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 限性? 答: (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 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 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2)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 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欲望 而言, 经济资源的数量、 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 统一性表现在: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 要求人们在有限的 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权衡比较, 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好地满足 人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意义。 答: (1)学习经济学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4、例如,今年武 汉的苹果、 香蕉等外来水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 并且持续到现 在。 水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它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 么影响?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西南地 区出现严重干旱, 导致武汉外来水果供应量骤减, 使之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例如,2008 年底 国家决定投资 4 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2009 年号 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3)指导企业经济决 策。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决定。当市场不景气,企 业遭受亏损, 是停止生产还是继续生产?是否要做广告?做什么 样的广告?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现代管

5、理决策工具, 而经济学是 现代决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4) 能避免运用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 误倾向。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子,只有一个家庭购买轿车会大大 方便出行,而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之后,道路、 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而不如大家都乘坐公交方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 表现在:(1) 从研究对象上看,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 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 分利用问题; (3)从中心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

6、,宏 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从研究方法上看,微观经济 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联系表现在: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 “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 ”和“理性人既然是一 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这两个命题对不对,为什么? 答: (1) “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这一命题是不对 的。 理性人假定是指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 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 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自私自立的体现。 (2) “理性 人既然是一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这一命题是不

7、对的。假 样的广告?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现代管理决策工具, 而经济学是 现代决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4) 能避免运用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 误倾向。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子,只有一个家庭购买轿车会大大 方便出行,而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之后,道路、 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而不如大家都乘坐公交方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 表现在:(1) 从研究对象上看,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 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 分利用问题

8、; (3)从中心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宏 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从研究方法上看,微观经济 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联系表现在: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 “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 ”和“理性人既然是一 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这两个命题对不对,为什么? 答: (1) “理性人假定就是主张自私自利”这一命题是不对 的。 理性人假定是指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 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 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自私自立的体现。 (2) “理性 人

9、既然是一个假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这一命题是不对的。假 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再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 不仅有实用价值, 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这样的学问本 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 令人乐而忘返。 所以理性 人虽是一个假定,但有意义。 5、请分别列出两个实证性命题和规范性命题。 答:实证性命题: (1)消费者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满足程 度的最大化。 (2)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规范性命题: (1)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是最好 的市场调节器。 (2)只存在计划经济的市场不是好的市场。 6、经济学家为何经常存在意见分歧? 答: 在实质上, 经济学

10、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 在一个部分中, 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 宏观理论便能适用; 在 另一个部分, 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 微观理论就发挥作 用。 这种理论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 经济学被强行的划分为两个, 即宏观和微观。 7、请评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经济学意义。 答: (1)从经济学上看,经济学上假设人是理性的,每个人 从事的经济活动都是利己的, 人们最求利润最大化, 如午餐免费, 那么就会亏本,这就不符合这一假设。 (2)午餐是有价值的,具 有稀缺性的,不付出代价就想获得是不可能的。 (3)投入与产出 不一定成正比,但没有投入绝对没有产出。 (4)所以,天下没有 免

11、费的午餐。 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再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 不仅有实用价值, 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这样的学问本 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 令人乐而忘返。 所以理性 人虽是一个假定,但有意义。 5、请分别列出两个实证性命题和规范性命题。 答:实证性命题: (1)消费者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满足程 度的最大化。 (2)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规范性命题: (1)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是最好 的市场调节器。 (2)只存在计划经济的市场不是好的市场。 6、经济学家为何经常存在意见分歧? 答: 在实质上, 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 在一个部分中, 当社会

12、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 宏观理论便能适用; 在 另一个部分, 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 微观理论就发挥作 用。 这种理论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 经济学被强行的划分为两个, 即宏观和微观。 7、请评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经济学意义。 答: (1)从经济学上看,经济学上假设人是理性的,每个人 从事的经济活动都是利己的, 人们最求利润最大化, 如午餐免费, 那么就会亏本,这就不符合这一假设。 (2)午餐是有价值的,具 有稀缺性的,不付出代价就想获得是不可能的。 (3)投入与产出 不一定成正比,但没有投入绝对没有产出。 (4)所以,天下没有 免费的午餐。 8、结合下面的例子,谈谈你对合成

13、谬误的理解: (1)对个人来说是有利的经济行为对整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 有利的。 (2)即使所有国家不拒绝降低关税,而美国减少进口货物的 关税也可以使其从中得益。 (3)个人在经济萧条时期多储蓄一些,而整个社会的储蓄额 未必增加。 (4)即使所有的农民均能努力劳作,而气候又非常好,以至 于农民都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是农业总收入也很可能下降。 (5)看台上每个人都站起来观看比赛,则并不能使所有人都 看得更清楚。 (6)提高税率可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可能使财政收 入和国民收入减少。 答: 合成谬误是指对局部来说是好的东西对总体而言也必然 是对的。 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实际。 在经济学领域十分肯定

14、的是: 在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 反之, 在宏观 上是对的东西在微观上可能是十分错误的。 第二章 1、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8、结合下面的例子,谈谈你对合成谬误的理解: (1)对个人来说是有利的经济行为对整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 有利的。 (2)即使所有国家不拒绝降低关税,而美国减少进口货物的 关税也可以使其从中得益。 (3)个人在经济萧条时期多储蓄一些,而整个社会的储蓄额 未必增加。 (4)即使所有的农民均能努力劳作,而气候又非常好,以至 于农民都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是农业总收入也很可能下降。 (5)看台上每个人都站起来观看比赛,则并不能使所有人都 看得更清楚

15、。 (6)提高税率可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可能使财政收 入和国民收入减少。 答: 合成谬误是指对局部来说是好的东西对总体而言也必然 是对的。 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实际。 在经济学领域十分肯定的是: 在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 反之, 在宏观 上是对的东西在微观上可能是十分错误的。 第二章 1、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答: 需求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 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而需求量的变化仅仅只由价格因素引起的。 2、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关系。 答:需求价格点弹性与需求曲线在该点斜率数值相同。 3、在一个横轴代表数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坐标图上,有两 条

16、分别具有不同斜率的线性需求曲线, 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 点的弹性是否相等? 解:不相等 (作图如下) 图中有两条线性需求曲线,其斜率分别为 a,b。两曲线交与 H 点。 由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 答: 需求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 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而需求量的变化仅仅只由价格因素引起的。 2、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关系。 答:需求价格点弹性与需求曲线在该点斜率数值相同。 3、在一个横轴代表数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坐标图上,有两 条分别具有不同斜率的线性需求曲线, 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 点的弹性是否相等? 解:不相等 (作图如下) 图中有两条线性需求曲线,其斜率分别为 a,b。两曲线交与 H 点。 由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 ()() 得 )() 得 上 H 点的点弹性:上 H 点的点弹性: 上 H 点的点弹性:上 H 点的点弹性: 因为,所以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点的点弹性不相等。 4、用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