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710227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之一(上岗证)(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基 础 会 计 洪 祝 军 13958158227 &amp;amp;amp;#167; 第一章 总论 &amp;amp;amp;#167; 第一节 会计概述 &amp;amp;amp;#167; 一、会计的概念 &amp;amp;amp;#167;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即核算)和 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amp;amp;amp;#167; 3个问题: &

2、amp;amp;amp;amp;#167; 1、会计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 &amp;amp;amp;#167; A实物计量B劳动计量C时间计量D货币计量 &amp;amp;amp;#167; 2、会计的基本职能( ) &amp;amp;amp;#167; A 核算 B监督 C评价 D预测决策 &amp;amp;amp;#167; 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 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amp;amp;amp;#167; ( )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 提供过去的信息)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内提供未 来的信

3、息) ( ) &amp;amp;amp;#167;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amp;amp;amp;#167;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 两个方面。 &amp;amp;amp;#167;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 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 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 息的功能。( ) &amp;amp;amp;#167;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 的职能。( 单选) &amp;amp;amp;#167; 会计核算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还要对 经

4、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 ) &amp;amp;amp;#167; &amp;amp;amp;#167;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 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多 ) &amp;amp;amp;#167; 会计监督按其经济活动过程的关系,分为 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 &amp;amp;amp;#167;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 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 &amp;amp;amp;#167; 三会计的对象 &amp;amp;amp;#167;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

5、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 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 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单选) &amp;amp;amp;#167; 图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amp;amp;amp;#167; 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 转)、资金退出。 &amp;amp;amp;#167; 五种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 资金、产品资金。 &amp;amp;amp;#167; 资金进入的渠道-投资者投入、向债权人借入。 &amp;amp;amp;

6、#167; 资金循环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amp;amp;amp;#167; 资金退出的去向-分配利润、还各种债务、缴税。 &amp;amp;amp;#167;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amp;amp;amp;#167;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 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 &amp;amp;amp;#167;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 &amp;amp;amp;#167;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分期 D 货币计量。 &amp;amp;amp;#167; (一)会计主体 &a

7、mp;amp;amp;amp;#167;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 &amp;amp;amp;#167; 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 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 ) &amp;amp;amp;#167;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 可(一定)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如个体工商户、分厂、车间、企业集团等)( )(多 ) &amp;amp;amp;#167; 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组织、 个体工商户。(多选)

8、 &amp;amp;amp;#167; (二)持续经营 &amp;amp;amp;#167;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 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 规模消减业务。() &amp;amp;amp;#167;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为前提。 &amp;amp;amp;#167;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amp;amp;amp;#167; 有了持续经营,固定资产才可以正常折旧,负债才可 以正常偿还。 &amp;amp;amp;#167; (三)会计分期 &amp

9、;amp;amp;#167;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 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amp;amp;amp;#167;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 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 &amp;amp;amp;#167; (多选) &amp;amp;amp;#167; 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 ) &amp;amp;amp;#167; 明确会计分期假设,就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 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 体有了记账基准。 &a

10、mp;amp;amp;#167; (四)货币计量 &amp;amp;amp;#167;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 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 营活动。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 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 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 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 我国企业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以人民币反映( ) &amp;amp;amp;#167;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 计分期确立

11、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为会计 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 ) &amp;amp;amp;#167; 第三节会计基础 &amp;amp;amp;#167;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 础。( )(单选)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 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amp;amp;amp;#167; 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 ,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 收

12、入和费用。 ( ) &amp;amp;amp;#167;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 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 ( ) &amp;amp;amp;#167;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 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 用等的依据。 &amp;amp;amp;#167; 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 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 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 ) &amp;amp;amp;#167; (选择) &amp;amp;amp;#167;

13、&amp;amp;amp;#167;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mp;amp;amp;#167;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amp;amp;amp;#167;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 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单) &amp;amp;amp;#167;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 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 止状态,即反映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构成 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 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一定时 期的经营成果,形成利润表。 &a

14、mp;amp;amp;amp;#167; 题: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 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 素( A B C ); &amp;amp;amp;#167; 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一 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 D E F ) &amp;amp;amp;#167;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E费用 F利润 &amp;amp;amp;#167; 1、资产 &amp;amp;amp;#167;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 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am

15、p;amp;amp;amp;#167; 问题:下列是资产吗? &amp;amp;amp;#167; (1)合同中所签订的拟购买的材料 ( ) &amp;amp;amp;#167; (2)计划购置的自动化设备或汽车 ( ) &amp;amp;amp;#167; (3)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如租店面) ( ) &amp;amp;amp;#167;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公交公司融资租入 的汽车) ( ) &amp;amp;amp;#167; (5)仓库储备的材料、产品 ( ) (6)企业车间里的机器 ( ) &amp;amp;amp;#167;

16、(7)已经淘汰的技术、已经淘汰的设备、废品 ( ) &amp;amp;amp;#167; 一项资源在符合资产定义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够作为 资产确认。( ) &amp;amp;amp;#167; 一项资源在符合资产定义的情况下,要确认为资产还要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2)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 地计量。(多选) &amp;amp;amp;#167; 资产按其流动性大小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amp;amp;amp;#167; (1)、流动资产-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 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 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

17、的资产,以及在资产负 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 制的现金或现金( ) &amp;amp;amp;#167; 主要包括 &amp;amp;amp;#167;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 金) &amp;amp;amp;#167; 交易性金融资产 &amp;amp;amp;#167; 应收票据 &amp;amp;amp;#167; 应收账款 &amp;amp;amp;#167; 预付账款 &amp;amp;amp;#167; 其他应收款 &amp;amp;amp;#167; 存货(原材料、在产品

18、、库存商品) &amp;amp;amp;#167; 在产品即生产成本 &amp;amp;amp;#167; (2)非流动资产 &amp;amp;amp;#167; 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amp;amp;amp;#167; 2、负债 &amp;amp;amp;#167;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 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 &amp;amp;amp;#167; 问题:下列是负债吗? &amp;amp;amp;#167; (1)、计划向银行贷款50万元 ( ) &amp;amp;amp

19、;#167; (2)、已经归还的前欠货款10万元 ( ) &amp;amp;amp;#167; (3)、已经获得豁免的债务100万元( ) &amp;amp;amp;#167; (4)、购买原材料所欠的货款 ( ) &amp;amp;amp;#167; 一项义务虽然符合负债定义,也不一定就可以确 认为负债 ) &amp;amp;amp;#167; 一项义务在符合负债定义的情况下,要确认为负 债还要(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2)未来流 出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多选) &amp;amp;amp;#167; 负债按其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

20、债 。 &amp;amp;amp;#167; (1)、流动负债 &amp;amp;amp;#167;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 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 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 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 ) &amp;amp;amp;#167; 主要包括 &amp;amp;amp;#167; 短期借款 &amp;amp;amp;#167; 应付票据 &amp;amp;amp;#167; 应付账款 &amp;amp;amp;#167; 预收账款 &amp;am

21、p;amp;#167; 应付职工薪酬 &amp;amp;amp;#167; 应交税费 &amp;amp;amp;#167; 应付股利 &amp;amp;amp;#167; (2)、非流动负债 &amp;amp;amp;#167; 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amp;amp;amp;#167; 3、所有者权益 &amp;amp;amp;#167;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 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amp;amp;amp;#167; 包括实收资本

22、(股本) &amp;amp;amp;#167;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amp;amp;amp;#167; 盈余公积 &amp;amp;amp;#167; 未分配利润(通过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体现) &amp;amp;amp;#167; 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属于留存收益 (多选) &amp;amp;amp;#167; 所有者权益特征: &amp;amp;amp;#167;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 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amp;amp;amp;#167;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

23、后,所有 者权益才还给所有者 &amp;amp;amp;#167;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amp;amp;amp;#167; (多选) &amp;amp;amp;#167;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 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 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 &amp;amp;amp;#167; 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债权人, 一个是所有者。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 业负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的所 有者权益。 &amp;amp;amp;#167; 4、收入

24、&amp;amp;amp;#167;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入。( ) &amp;amp;amp;#167;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 用权收入。 (多选) &amp;amp;amp;#167; 收入的确认条件: &amp;amp;amp;#167;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 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 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 够可靠计量(多选) &amp;amp;amp;#167;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25、入、投资收 益、营业外收入(&amp;amp;amp;#215; ) &amp;amp;amp;#167; 5、费用 &amp;amp;amp;#167;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amp;amp;amp;#167; 包括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 &amp;amp;amp;#167; (1)、成本费用(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 &amp;amp;amp;#167;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多选) &amp;amp;amp;#167; (2)、期间费用(不计

26、入产品成本而计入当期损益) &amp;amp;amp;#167; 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多选) &amp;amp;amp;#167;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 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 能予以确认。(多选) &amp;amp;amp;#167; 6、利润 &amp;amp;amp;#167;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 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直接计入当期利 润的利得和损失(非日常活动如营&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