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709711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出度测定与其过程评价(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介绍 姜雄平 z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 所 副所长 z专业技术大校,主任药师 ,硕士 z第八、九届国家药典委员 会委员 z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 委员 z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药物 分析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z解放军药学学报副主 编 z药物分析编委 z中国药事编委 z从事药品检验实验室工作 18年、药品检验管理工作6年 z参编生物芯片第一、 二版、制剂工作手册 z近年发表论文10余篇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溶出度测定及其过程评价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摘要幻灯片 主要内容 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溶出过程评价 溶出过程应用 2010版中国药典溶出度判断标准的变 化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

2、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1 测定波长的选择 z一般应选择被测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 应考察赋形剂、包衣、胶囊壳等对测定产 生干扰的情况和程度,如果干扰程度小于2%,则可以 忽略。否则应予以排除。排除方法可以考虑双波长法 、导数光谱等方法 z参比波长的选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可以使用参 比波长来提高信噪比,参比波长应选择被测成分没有 吸收的波长段起始点后10nm,一般选择550nm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2 吸光度范围 zFODT-601吸光度线性范围:0.051.3 建议:吸光度值应在0.051.0 z高吸光度样品 最小

3、光程探头,吸光度超过1.0时,建议不 用 FODT-601测定 精准度要求不高时 可选择最小吸收峰的峰波长 吸收谷的谷波长 如果必须选择吸收峰坡处波长,则应在峰坡同侧选择 参比波长,以免波长漂移引起误差,且峰坡波长的吸 光度应不得大于1.0;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吸光度差应 在0.050.95之间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3 探头标定 z至少用5个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每个探头 进行标定 z标定溶液的温度应与溶出测定温度一致 可放在溶出度水浴中平衡温度 z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 z可以尝试用已测定含量的样品来作自身标定, 可以消除赋形剂干扰 z短光程

4、探头对某些药品可能不符合朗比定律 z不适用于吸收系数法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4 溶出曲线测定采样间隔 z速释制剂:一般选择15秒钟 z普通固体制剂:一般选择30秒钟 z缓控释制剂:选择12分钟或更长 1.5 介质脱气 z介质应新鲜配制,临用前脱气 z盐酸溶液应先将水脱气后再加盐酸 z缓冲液应先配制再脱气 z建议采用减压抽滤脱气:先加热至约41,再 减压抽滤,或采用氦气脱气 z脱气不好,会在溶出曲线中出现剌峰,产生噪 音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6 探头的吸附 z探头会对某些物质有吸附作用,如甲氨喋呤, 结果

5、导致溶出曲线噪音加大 z如有吸附,则每测定一批样品后,应使用镜头 纸醮无水乙醇擦拭探头光学表面 1.7 探头中气泡的消除 z一旦发现探头光程中有气泡,建议使用弯头长 注射针注射器吸取介质注射将气泡赶走。这种情况 通常在短光程探头中发生 z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可在测定前对无水乙醇 清洗探头,去掉探头表面油污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8 剌峰的消除 建议按下法消除: 将大于后一个数据点的值,用其前后点数据的均值替换 Visual Basic 6.0程序: FOR K=1 TO P FOR I=1 TO M FOR J=1 TO N SELECT CASE

6、J CASE 1 IF D(I,J)(I,J+1) THEN D(I,J)=D(I,J+1) CASE N IF D(I,J)D(I,J+1) THEN D(I,J)=(D(I,J- 1)+D(I,J+1)/2 END SELECT NEXT J NEXT I NEXT K P为消除剌峰的次数,M为片(粒)数,N为采样点数, D(I,J)为溶出百分值。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9 数据平滑 z如果溶出曲线噪音较大,应先对数据进行平滑 处理,以免选择的数据点误差过大 z建议按下法消除:将每个数据点用其前后点数 据的均值替换 zVisual Basic 6

7、.0程序: FOR K=1 TO Q FOR I=1 TO M FOR J=2 TO N-1 Dt(I,J)=(D(I,J-1)+D(I,J+1)/2 NEXT J NEXT I NEXT K Q为平滑的次数,M为片(粒)数,N为采样点数 ,Dt(I,J)为平滑后溶出百分值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1.溶出过程测定指导原则与注意事项 1.10 数据提取 v光纤原位实时测定数据采集是依次对6个探头扫描,因 此每个溶出杯测定时间不一致,在释放速度较快时间段,对数 据有较大的影响,为将来进行溶出曲线的比较,建议提取规定 时间点数据时,按下法计算: z式中:T为规定时间点,T1、T2为规定时间T前后

8、数据点 的时间;D为规定时间点的溶出值,D1、D2为T1、T2时间测得 的溶出度 D D2 D1 T1TT2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1 溶出过程评价方法 应考虑的内容 z应使用每片(粒) 各时间点的溶出值进行 分析,不能只用均值来 分析 z应考虑每组制剂溶 出曲线的均一性 z应考虑取样时间点 设计的合理性 z方法计算简单 z曲线比较?散点比 较? 不均一 时间点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1 溶出过程评价方法应考虑的内容 z应考虑溶出值与时间的相 关性,溶出速率与时间密 切相关 0上升高峰下降0 z应考虑判断两组溶出曲线 相似的置信度 z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理想 的

9、分析方法 2.溶出过程评价 90 50 拐点 微分线:溶 出速率曲线 积分线:溶 出曲线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2 评价和比较溶出度过程的方法 z模型信赖法 Weibull模型经验模型 Logistic模型 Gompertz模型 Sigmoid或Probit模型 Higuchi模型 Hixson-Crowell模型 Kormeyer-Peppas模型 0 0.2 0.4 0.6 0.8 1 0 2 4 6 8 10 12 Slow Medium Fast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2 评价和比较溶出度过程的方法 z模型信赖法存在的问题 众多模型,

10、该选择何种模型来进行分析? 选择模型的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是否适用相同的模型 ? 模型信赖法作为法定标准并不适用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2 评价和比较溶出度过程的方法 z非模型信赖法 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裂区设计分析 未考虑溶出值与时间的相关性,将溶出值作为独立的参量, 不适用 多变异法(HotellingpsT2) 考虑到了溶 出度均值间变异和与时间的相关性,但当超过2个时间点时 ,溶出值的置信区间不可实现 嵌套模型+协方差分析仅适用于时间对溶 出速率影响显著时数据点的分析 相似因子法:f2因子 相似等效限法 Chow(周贤忠)& Ki方法

11、:基 于时间序列分析 *Chow & Shao(邵军)方法: 基于多项式回归 目前广为接受,USP采用f2法 、JP采用f2法和相似等效限法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3 评价和比较溶出度 过程的步骤 z测定溶出曲线 z检验单个制剂溶 出曲线的均一性 f2因子法 :相对标准差法 相似等效 限法:不需要 z比较两个制剂溶 出曲线的一致性 f2因子法 相似等效 限法 勿需均一 性判断 测定溶出曲线 f2f2因子法:因子法:相对 标准差法 溶出均一性判断 是否均一 溶出不一致溶出不一致 或不相似或不相似 f2因子法 相似等效限法 溶出一致或相似溶出一致或相似 结束结束 否 是

12、是 是 否 否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4 检验制剂一组溶出曲线的均一性 z相对标准差法(f2因子采用) 85以下点的溶出值RSD小于20 85以上点的溶出值RSD小于10 符合上述两条溶出均一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Rtt时间参比制剂累积释药百分率 Ttt时间受试制剂累积释药百分率 n 取点数目 Wt权重系数(通常为1)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f2:0100 zf2: 50,溶 出过程不相似或不 等同,此时体内生 物等效性评价更重 要 zf2:50100, 表明两种制剂的溶 出过程相

13、似或等同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优点 便于计算,可用于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的数 据分析 可直接对溶出数据进行分析,无需模型拟合 z缺点 缺乏统计学依据 只使用各时间点均值,未考虑溶出值变异 性 未考虑溶出值与时间的相关性 f2易受溶出度取样时间和点数 的影响 最后一点设计对f2值至关重要 宜取快速释放段,不宜取开始与 释放平台段 单组的溶出数据不适用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注意事项 适用于两组制剂(参比制剂与受试制 剂)溶出数据间的比较,在同一条件下测定 每组至少要做12剂量 各组内制剂溶出数据是均一的:各时

14、 间点溶出值RSD小于20,最后一个时间点溶出 值RSD小于10 含量的差异 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含 量应相同,含量差异不得超过5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注意事项 取样点在3个以上,最好57个点,溶 出值达85之后只能一个点 建议以参比制剂的溶出15%、30、45、60 、75、85、90 的时间点作为分析数据, (10?) 一般15分钟点必选 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都在15分钟内溶 出达到85时,勿需进行溶出过程比较 此时,体内吸收与溶出速率无关 但: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之一15分钟内溶出未达 到85,则可进行比较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

15、价 2.5 相似因子法 zf2因子EXCEL计算表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举例 例 1 取样时间 (min) % 溶出量 片A(参比)片B(受试) 108794 159699 209999 3010099 4510199 6010199 需要计算f2 ?否, 85% in15min f2(n= ?N/A?)溶出过程相似 例 2 取样时间 (min) % 溶出量 片A(参比)片B(受试) 101716 153128 204844 306660 458786 609088 需要计算f2 ?是 f2( n= 5 ?)72 (溶出过程相似)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

16、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5 相似因子法 z举例 例 3 取样时间 (min) % 溶出量 片A(参比)片B(受试) 102934 153841 204750 306364 458079 609591 需要计算f2 ?是 f2(n= 6 ?)74,溶出过程相似 例 4 取样时间 (min) % 溶出量 片A(参比)片B(受试) 108755 159672 209985 3010097 45101102 60101103 需要计算f2 ?是 f2( n= 3 ?)31 (溶出过程不相似)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2.溶出过程评价 2.6 相似等效限法 z基本思路 t时间受试制剂1与参比制剂2溶出值比Rti, 共有T(t)个时间点,做n(i)片(粒),y为溶出值 计算各时间点95的置信区间 判断: 如果该时间点的95置信区间L,U 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