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解剖学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709689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病理解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动物病理解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动物病理解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动物病理解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动物病理解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病理解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病理解剖学(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病理解剖学Animal Anatomical Pathology 第一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就是血液在由心脏、血管组成的闭锁管道中川流不息,周而复始地流动过程。它的任务: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输送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体热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细胞,并从各组织器官中运出CO2和代谢产物,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机体新陈代谢和机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血液循环障碍: 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血液循环系统代偿不能,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引起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病理现象的总称。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体现在1.局部循环血量异常,体现为充血和缺血;2.血液中出现异

2、常物质,体现为血栓形成和栓塞;3.血管内成分逸出,体现为出血。第一节 局部充血(hyperemia)概念: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叫局部充血。分类:动脉性充血(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一、动脉性充血 (arterial hyperemia)动脉性充血是指血液流入量增多,静脉回流正常,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增多。生理性充血:由于生理活动的需要,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动脉含血量增多引起动脉性充血。如泌乳期乳腺动脉充血,使役时骨骼肌动脉充血,饲喂后胃粘膜动脉充血等。病理性充血:在病因作用下,局部组织或器官动脉含血量增多引起的动脉性充血。(一)充血的原

3、因和类型1. 神经性充血(又叫反射性充血、血管运动性充血) 致病因素作用于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降低,而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相应增高,从而导致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例:高温、红外线照射、涂擦松节油、摩擦等都可引起,临床上比较多见。2. 炎性充血 在炎性化学介质的作用下引起的动脉性充血。这些化学介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等,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紧张性降低,从而使血管扩张充血。3. 缺血后充血(又叫压迫性充血) 当机体某些部位因血管受压迫而发生缺血,一旦缺血原因被解除,血液可突然大量流入缺血部位血管,引起充血。 如牛瘤胃臌气后放气、马类家畜小结肠便秘继发肠臌气后放气

4、等。4. 侧枝性充血 当某主干动脉堵塞或狭窄,邻近的动脉吻合支扩张,血流增多,叫侧枝性充血。发生机理:上部血管内压增高、血液流向侧枝。局部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蓄积,刺激感受器,反射性侧枝扩张,建立侧枝循环,以代偿恢复局部受阻血管血液循环。 侧枝性充血是具有代偿意义的。如,手术时结扎血管,由于侧枝充血,建立新的循环,可以防止血液供应不足。(二)充血病理变化1.眼观:充血组织红、肿、热、机能增强。红:由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大量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所以表现鲜红色。肿:由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血压增高,液体渗出,所以表现略肿大。热和机能增强:血流速度快,含有大量富有氧合血红蛋白的

5、血液,代谢旺盛,机能就增强,产热也增多。2. 镜检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数量增多,充满红细胞。 动脉性充血在临床上很常见,但死后剖检往往看不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动物死亡时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被排出;动物死亡后随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到卧侧,特别是静脉形成“沉降性”充血;死于心力衰竭的动物,由于发生静脉性充血,掩盖了动脉性充血。淋巴结充血(三)对机体的影响根据充血部位、时间长短、充血程度而定。多属暂时性变化,一般除去病因,不留特殊痕迹。但是在脑部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日射病,热射病。动脉性充血对机体还有有利的一面。充血时,血量多,血流快,可以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改进物质的代谢

6、,促进病理产物的吸收。所以临床上常用热敷、涂擦刺激剂、红外线照射等制造动脉充血,以治疗某些慢性炎症肿胀。二 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概念:又叫淤血,它是指血液流入正常,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致使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增多。 静脉性充血(一)淤血的原因和机理心脏机能不全:急性或慢性心脏机能不全均可造成全身各器官淤血。多种疾病导致心肌变性坏死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量减少,心腔积血,全身静脉回流受阻,各组织器官淤血。胸膜和肺脏疾病:如胸腔积液或肺水肿,压迫心脏,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受到肿瘤、腹水、肠扭转、肠套叠的

7、压迫,或因静脉内血栓形成和静脉内膜炎症时,都可引起静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局部静脉淤血。(二)淤血的病理变化淤血部位体积增大,颜色暗红或紫红,温度低于周围组织,机能减退。这在体表组织看起来比较明显。临床上把皮肤和黏膜出现淤血的现象叫“发绀”。 1. 肺淤血眼观:体积肿大,表面光滑,呈紫红或暗红色;重量增加,质地充实,切面有多量红黄色液体。时间较久的肺淤血,常继发肺水肿,这时除上述变化外,在气管,支气管,肺泡内常含有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液体,间质增宽,呈透明胶胨样。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和浆液。有时肺泡内还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heart

8、failure cell)。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内巨噬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着(呈褐色粗糙颗粒)。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降解后所产生和释放的。巨噬细胞能吞噬清除这种碎片。 慢性肺淤血,肺泡腔内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2. 肝淤血眼观: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重量增加,暗红或兰紫色,切面流出多量血液。淤血较久时,细胞发生变性,外观呈红黄相间的花纹,如槟榔,又称槟榔肝。慢性肝淤血,萎缩部网状纤维胶原化,导致硬化,即称淤血性肝硬化。 镜检:肝小叶中央静脉和窦状隙,叶下静脉扩张,充满红细胞。3. 肾淤血 眼观:体积略大,暗红或紫红色,切面多血,皮质和髓质界限明显(弓形动脉和静脉充血),皮质散布出

9、血点。镜检:肾小球和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多量红细胞。肾实质细胞呈现变性,萎缩,时间较久,结缔组织增生。 (三)淤血对机体的影响根据淤血原因、部位及持续时间不同而各异。短期淤血,除去病因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久之会造成水肿、出血、血栓形成。由于缺氧和营养物质缺乏以及酸性产物蓄积,物质代谢障碍,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器官硬化,机能发生障碍。第二节 局部缺血(ischemia)概念:机体局部组织器官内,因动脉血液流入量的减少而引起的缺血叫局部缺血,也叫局部贫血。可以是全身性贫血的局部表现 ,也可以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一 缺血原因及机理(一)压迫性局部缺血:动脉血管壁受到压迫而引起的局部

10、缺血,叫压迫性缺血。如臌气,肿瘤等的压迫。 (二)动脉阻塞性缺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被某些物质堵塞,使动脉血液流入量不足而造成的缺血。如血栓、栓塞及血管内皮增生等。 (三)动脉痉挛性缺血:某些致病因素刺激局部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引起收缩神经兴奋,中小动脉痉挛收缩,造成局部缺血。如寒冷、创伤、毒素、药物等。 (四)侧枝性缺血:机体某一部分血管突然扩张,大量血液蜂拥而至,而另一部分血管内血液减少,为侧枝性缺血。二. 病理变化眼观:缺血器官颜色变淡,呈现各器官组织原有颜色,如肺呈灰白色,肝呈褐色,皮肤苍白。体积变小,被膜皱缩,因长期缺血,组织饥饿往往发生萎缩坏死。温度降低,机能减退。镜检:血管空虚,数

11、量减少,组织细胞常发生萎缩、变性、坏死。三 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缺血程度,持续时间,组织器官特性以及侧枝循环发达与否。 第三节 出血概念:血液从血管或心脏逸出的过程称出血。血液流出体外叫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叫内出血。 一 原因和类型(一)破裂性出血 血管或心脏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化的出血。 1. 机械性损伤:挫伤,刺伤,切伤,手术伤,摔伤等。 2. 侵蚀性损伤:常见于机体外部,有时也见于机体内部。如创伤性网胃炎、创伤性心包炎、肺结核损伤引起吐血、胃溃疡、出血恶性肿瘤。 3. 血管壁病变:动脉瘤、动脉硬化等,血压突然增高,会压迫血管破裂。(二)渗出性出血 血管或心脏没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化,

12、而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或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出血。引起渗出性出血的原因:1. 血管通透性升高传染病:败血症、猪瘟等。猪瘟病毒破坏营养供给,寄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损害血管壁,血液渗出。中毒病:磷、砷中毒,苯和甘薯黑斑病中毒,毒物可以直接作用内皮细胞,血液渗出。缺氧: 如淤血时,内皮细胞营养障碍,变性、坏死。VC缺乏:血管壁的粘合物质形成困难,血管的完整性破坏,血液易渗出。寄生虫病:焦虫破坏红C,血管营养不足,渗透性增强。2. 凝血因子变化(1)血小板减少:如白血病,出血性紫斑病。当血小板减少时,血液凝固性降低。另外,血小板减少后,5-HT也增加,血管紧张性不足,脆性也增强,也易渗血。(2)血

13、小板过度消耗或生成不足:如DIC。 二 病理变化1. 腔积血:血液从心脏或血管出来流入体腔。如胸腔积血、腹腔积血、心包积血、肾盂积血。2. 血肿:血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并形成的肿块。3. 溢血:血液较大面积弥散在组织间隙,无明显界限,且伴有组织损伤,如脑溢血。4. 出血点:出血面积小而呈点状叫出血点(直径13 mm)。5.出血斑:出血面积大而界限清晰者为出血斑(直径大于3 mm)。6.血尿:血液混于尿者叫血尿。7.血便:血液混于粪便者叫血便。8.出血性素质:机体因某些病常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者为出血性素质。如肝炎、肝坏死、肝硬化、合成凝血因子。三 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出血血管的大小、失血量、失血速度

14、、出血部位。 第四节 血栓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脏、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聚合,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的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叫血栓。 (一)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发生机理1. 心、血管内膜损伤(1)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2)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3)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于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2. 血流改变 变慢 3. 血液性质改变 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严重创伤、产后及大手术后。(二)血栓形成的

15、过程和血栓种类血栓形成的过程1 白血栓 当心脏或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损伤处缺乏抗凝血物质,血流变慢,加之被暴露的胶原纤维的吸收,血小板、白细胞离开轴流进入边流,并粘着在血管损伤处,形成均质的小丘,这种物质是白色的,质地坚实,叫白血栓,也叫血栓头。白色血栓2 混合血栓 随着白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变得更加粗糙不平,血流更加缓慢,甚至形成漩涡状,血小板进一步析出,同时发生崩解释放出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为溶性的纤维蛋白,网络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而发生血液凝固,形成红色条索。这样血小板白细胞构成的白血栓和血液凝固形成的红血栓交替进行,形成红白相间的血栓体部,叫混合血栓。 3 红血栓 当血栓继续增大,完全阻塞血管时,血栓后部血液停止流动,并发生凝固,呈红色为红血栓,是血栓尾部。 静脉血栓血栓形态/类型白色血栓:形成条件为血流较快时,主要见于心瓣膜、动脉;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白细胞;形态特征是灰白、质实、与瓣膜壁、血管壁相连。混合血栓:形成条件是血流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