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8976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 摘要以村寨聚落为根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规划进程中的传承发展与调适更新是其现代最主要的变化。云南勐养镇曼掌村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文化农庄,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意集中在村寨进行展示和对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农庄规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他村寨的借用,传承主体为适应文化农庄进行的改变,旅游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馈,共同建构着这一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掌村;文化农庄;建构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planning, the heritage, the development, the a

2、djustment and the updat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takes the village as the basis, are the main chang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Mangzhang village, Mengyang town, Yunnan province, as the cultural farm of nation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Da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3、 was showed and outward communicated together in the village particularly.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borrow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other villages under the planning of cultural farm, the changes of inheritors to adjust cultural farm and the respond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4、of tourism market, are both constru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eriod.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anzhang village;Cultural farm;Construction 曼掌村隶属于云南省景洪市勐养镇曼井坎村,地处勐养镇南部,属于坝区村,四周高山围绕,西南高、东北低,南养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图1)。 村寨现有120户483人,土地面积4309.9亩,耕地1074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玉米、橡胶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村内

5、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曼掌村傣语意为“大象寨”,古时候曼掌村是勐养镇地方土司组织训练部队的基地,由于傣族地区战时的坐骑是大象,大象统一栓在曼掌村,寨名由此得来。曼掌村有着浓郁的傣族村寨特点,民族文化保存完好,民风淳朴 2014年,云南省文化厅文化农庄试点项目正式落地曼掌村。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傣族传统民居,挖掘、提升具有傣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发挥村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1,将曼掌村建设成为傣族传统文化博览园、生态文化产业园、文化旅游示范村、非遗传承基地。在文化农庄建设中,文化成了集体经济增长、村民致富的重要

6、方式,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生态良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非遗传承与文化农庄 非遗在村寨中的生成、发展、消失或再造是一个地方文化变迁的缩影。在这一过程中非遗的传承场域、承载主体、组织力量等皆发生变化。按照时代划分,可以分成沿袭传统的乡土社会时期和与外文化极剧交织碰撞、交流交融的现代化时期。村寨传统乡土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稳定,非物质文化在村寨中逐渐形成并沿袭。非遗在村寨中的功能以服务村民为主。在曼掌村,乡土社会时期沿袭了傣锦制作和章哈唱歌两种非遗。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传统沿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渗入也在现代化时期进行着新的建构,伴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频繁,即使再封闭的村寨

7、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消解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作为“地方性知识”的非遗“也并非必然是软弱无力易被改造的”2。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政府、文化精英依据村寨文化,结合旅游、商业、媒体等手段,探寻现代的发展方式 作为村寨“地方性知识”的非遗与国家宏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力量通过非物质文化等形式以达到强化主流意识,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非遗成为联系地方的媒介。村寨为了争取在国家权力之中获得更高的认同,也积极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改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主体需求。国家力量与村寨共谋着非遗的建构,少数民族村寨的非遗随之不断地变化,呈现出

8、不同的特点。2014年,云南省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若干意见,为了深入贯彻该精神,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云南省文化厅提出了“文化农庄”的构想。文化农庄是指在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较好、自然生态富有特色的乡村内,以村民为主体,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由农庄成员自愿组成的集体组织形式3。曼掌村是全国首个文化农庄。村寨本土的非遗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傣族其他的非遗在文化农庄的规划下被吸收、借用,也成了村寨文化的一部分。村寨先后邀请景洪市和勐海县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曼掌村进行傣族传统章哈、造纸、傣拳、慢轮制

9、陶、贝叶经和葫芦丝、高升、象脚鼓制作等现场培训。目前,全村已有24户掌握了慢轮制陶、贝叶经制作、章哈演唱等技艺。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60名村民培训了傣族慢轮制陶、高升制作、贝叶经制作、象脚鼓制作、傣族传统制银技艺以及章哈、傣族武术、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对5家农户进行传统造纸技艺的传承培训;把4家农户送到勐海县学习了傣族油纸伞的制作技术;组织130名村民前往普洱市那柯里村实地学习乡村经营模式;确定了传统文化展示户第一批24户,农户对傣族慢轮制陶、高升制作、贝叶经制作及章哈、傣族武术、织锦等18个项目进行展示,完成了33块展板的制作。国家力量在文化农庄的规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

10、行征用、引导和再建构,使非遗具有了巨大开发潜力和重要经济价值。 二、文化农庄构想下非遗的建构 (一)非遗的借用性建构 非遗建构是非遗符号的借用、嫁接、整合的过程。文化农庄的引导使得曼掌成为傣族非遗的集中展演地。傣族传统的非遗得到了集中,形成了一个文化展示市场。非遗受众游客通过曼掌村即可了解傣族特色文化。村寨有象脚鼓制作技艺(图2)、傣族烧酒、傣族传统制茶、傣族传统服饰制作、傣族制糖技艺、傣族纸伞制作技艺(图3)、傣族章哈、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傣族银器制作技艺、傣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傣族慢轮制陶(图4)、傣族织锦(图5)、傣族竹编、贝叶经制作工艺、傣族剪纸(图6)等共15种傣族文化展示,确立了第一

11、批24户对傣族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和展示的农户。2014年2月3日,市文化馆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到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进行了“曼掌文化农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培训”。培训活动项目包括:傣族油纸伞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傣族大鼓制作技艺、傣族葫芦丝制作技艺(图7)、傣医药传承、傣族传统造纸技艺等共12个项目。来自勐龙、嘎洒、勐罕等乡镇的国家级传承人玉光、省级传承人岩罕滇、玉儿甩、波温康朗等11名传承人,向曼掌村村民传授了各自的技艺,村民们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的主动、积极和认真。通过培训,使农户掌握了相关的技艺,能够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将非遗产品变为旅游商品,推动农庄经济发展,

12、为创建曼掌村文化农庄,实现文化富民打下了基础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文化农庄传承最多的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玉南恩是勐龙镇曼飞龙村人,2014年玉南恩两次受邀前往曼掌传授技艺,把曼飞龙村的慢轮制陶技艺传承给了曼掌村村民。制陶本是傣族妇女必备的技艺之一,而男人制作陶器则会被嘲笑。由于文化农庄的规划和非遗受众者对制陶技艺的需求,曼掌村的制陶工艺变成由男人来制作。女人在村寨中则进行歌舞表演和接待活动。曼飞龙的禁忌在曼掌村没有延续下去,传统制陶的性别限制在建构的过程中被摒弃。非遗符号嫁接于新的文化土壤之中,原有技艺有了新的内涵。这种改变的前提是非遗受众群体的转变,慢轮制陶工艺由原先村寨日常用品扩展为文化农

13、庄非遗展示的存在,由村民发展到游客。接受对象的改变同样使曼掌村的慢轮制陶技艺带有缺陷。曼掌村的慢轮制作的陶器未有合适烧纸的土壤,所以陶土必须从曼飞龙村等地方运来。此外,制陶技艺以游客体验为主,所以陶器大部分处于烧制前的状态,村寨内也没有可以烧制的器具。慢轮制陶在村寨中的文化土壤来自于村寨外人,是文化农庄构想下的国家力量的引导,这种非遗在当代村寨中有了新的建构 (二)非遗的适应性建构 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非遗在村落中的借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地方性知识”不同程度地契合了当下的生活秩序的需求。非遗从其他村寨借用到曼掌之后有了新的生长土壤,但它并非是运用到村寨的日常生活中,其所生产的工艺品

14、也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集中的非遗使得村寨文化得以强化,这种强化一方面来自于文化农庄的构想,另一方是文化农庄的面向对象。每天进村参观旅游的游客约为100-200人,重大节庆期间会有更多人。中午时间是游客最为集中的,传承者进行着非遗的表演,非遗此刻处于生产的“忙”的状态。其他时间非遗则处于“闲”的状态。游客成了非遗在村寨新生的主要土壤,非遗从其他村寨的原生实用目的变成了以外来游客观赏体验为主要功能。非遗在融入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适应了当地的生存语境,形成了新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非遗传承者与游客进行了博弈式的互动。对于一些互动性强的非遗,例如制陶技艺,传承者不再大批量制造,而是设置制陶体验中心,让游

15、客发挥创造力,制造具有现代意味的陶器。对非遗传统技法也进行了改变,不再强调传统技艺,而是根据体验者的需求进行引导。游客也并非会耐心的了解制陶工艺,仅仅依靠各自爱好体验制陶的乐趣。陶制品捏制成功后即被丢弃,原本为了生活的器具制作变成了赏玩体验,传承者与游客的互动中,非遗原有的文化意义发生改变。一些互动性比较差的非遗,比如象脚鼓的制作,并不见传承者在制作,仅成为商品。传承者从中获取利益不大,象脚鼓的制作大部分都是从其他村寨买过来,亲手制作甚少。传承者在学习了非遗项目之后,集合游客需求后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非遗沟通游客,传播村寨文化,获取经济利益。村寨非遗的功能发生改变(图8、9) 50多岁的岩棒,

16、将陶泥搓成泥条,再将一根根泥条垒砌塑成陶器的形状,在一个用手工转动的木盘上慢慢修整,并用木拍在上面拍打出花纹,这就是傣族的慢轮制陶。与机器制陶一次性塑形不同,慢轮制陶虽然过程缓慢,做出的陶器也显得粗陋,但这种工艺却被认为是中国原始陶艺的代表。岩棒原来并不会制陶,曼掌村要建立文化农庄,组织全村120户每家选一人参加文化学习小组,请傣族非遗传承人来授课,内容包括高升制作、贝叶经制作、象脚鼓制作和章哈、傣族武术等多项技艺。岩棒参加了慢轮制陶的学习,半年学下来,掌握了技术。曼掌文化农庄挂牌之后,他农闲之余就在家制陶。每逢节假日,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跟着他体验制陶,做一件收取十几二十块的费用 (三)非遗的反馈性建构 建构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建构的过程必然遵循着文化变迁的规律。与他者的交流互动中带来的碰撞必然引起某些变化,非遗即在传承人与游客磨合中变迁。受众的兴趣爱好,对某项非遗的偏爱、好评都会间接地影响非遗在村寨中的延续。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