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8964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分工-社会学视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分工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陈文冬(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摘要: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书中他逻辑性的阐述了劳动分工的历史演化过程及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演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分工类型所导致的不同的社会团结类型,以及于此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诠释了由社会分工中日渐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派生出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本文对此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提炼出一个社会分工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联系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促进就业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分工理论,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对策Discussion on Get

2、ting Jobs of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read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by mile DurkheimChen Wendong(Coll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Abstract: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is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3、 of mile Durkheim. In this book, he logically elaborat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reason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explain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solidarity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ociety, and defined the law systems and

4、ethics norms adapted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solidarity. In this book, at the same time, Durkheim interpreted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derived from social complexity and specialization which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5、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refin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ivision of labor. Then connects these theorie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etting jobs in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s,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addresses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Key words:

6、theories for division of labor, present situation of getting jobs, reasons analyzing, measures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困难的原因1.1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自从1999高校扩招年以来,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据统计,2004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73%,2005年为72.6% 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而2006年中有30%没有找到工作

7、,也就是说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再加上2007年毕业大学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了82万,所以2007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 刘万永,遭遇知识失业J,金色年华,2008年6月。2008年底,一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从大洋彼岸的美国蔓延到全世界,全球经济的滑坡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冲击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英才网联在2008年8月份的招聘会现场通过对1000多名2008届毕业生调查显示,有78.2%的人还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除了继续深造的,仅有12.1%的学生成功就业。截止到8月底,目前仍在找工作的2008届毕业生中,有近80%是没有工作的,只有1

8、0%左右是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想跳槽。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08、09届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将迎来更大的挑战,伴随着人数逐年的增多,就业市场压力的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使其市场相对缩小,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了出来。1.2.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从表面上看,人数的增多确实导致了近些年的就业难局面,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遭遇就业难不能单纯地从人数增加上下定论,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一社会现象所受到的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方面,其一,毕业生数目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缓慢增长间的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高

9、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成为突出特点。“十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相应的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李远,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其二,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毕业生质量相对较差与用人单位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矛盾,即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和水平较差,生源范围局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另一方面,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之间的矛盾,即学校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方向,造成学科建设滞后,产生需求与供给矛盾。其三,经济发达地区出台户口限制政策,地方保

10、护主义与就业压力增长间的矛盾。例如北京市规定“非北京户口”、“非北京高校”毕业生不能进入城八区;上海市规定非985高校本科生积分不足71分的无法进入上海,唯有研究生才能获得资格等 毕业生就业面临久难题J,财会学习,2008年1月。其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与资源浪费间的矛盾。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普遍打出“非重点大学学历不要”等招牌,以致在招聘中出现了“唯名校”、“唯文凭”、“唯学历”论,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观方面,其一,毕业生自身“硬件”不硬与自我定位过高间的矛盾。自从入世之后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

11、作精神和忠诚的职业道德。但现在许多毕业生往往只具有漂亮的成绩单,实践能力、集体意识、知识整合能力都很低下,不仅如此他们还“自视甚高”,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抱有“一步登天”的幻想,这就造成了就业市场“好单位不要,小单位不去”的尴尬局面。其二,毕业生“走出去”意识淡薄与巨大职业空白间的矛盾。许多毕业生抱着“看情况”、“等消息”、“靠父母”的心态,不是在社会上飘着就是在家里养着,走出去自主开拓就业市场的决心和意识较弱。表【1】假设1、2及其推倒关系高校毕业生 劳动分工的局部异常 (假设2)就业形势严峻 社会密度主客观原因 社会容量 在毕业生群体中的失范 (假设1)劳动者能力根据社会分工论,劳动分工产

12、生的原因主要是取决于:第一、社会密度的增加;第二、社会容量的扩张;第三、劳动者能力的提升。现在,如果我们能够证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客观原因可以归纳为社会密度、社会容量和劳动者的能力三者在毕业生群体中的失范,那么就有理由进而假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这个社会劳动分工的部分体现;以及,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则反映了整个社会劳动分工出现了局部的异常,这两个假设及推倒关系见表【1】。本文将在第三部分具体论证这两个假设的成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认为,改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就是要调整劳动分工中的局部异常,因此提出了文章的第三个假设,即针对调整劳动分工提出相应的对策。不过在此之前

13、,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必须对社会分工论进行解构,构建出社会分工的理论体系,介绍与本文核心思想相关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以体现逻辑上的严密。 二、解构社会分工论2.2. 社会团结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而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其影响并决定着其他社会事实。所谓社会团结大体类似于“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它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社会纽带。社会分工论的理论体系就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的,这一体系包括: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纽带(集体意识或相互依赖);社会团结的表征:法律和道德;影响社会团结的

14、因素:劳动分工;社会团结的维持:法人团体;社会团结的破坏 涂尔干曾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指出,各种特殊的、反常的和病态的现象不能算作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拒绝把这些反常现象看作是社会分工自然造成的结果,不主张研究这些反常现象。因而其理论在遇到社会变迁及其社会问题时,将经不起挑战。因为本文并不聚焦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因此将不对社会分工论的第三卷进行介绍和批判。:社会解组、反常分工和强制分工。2.2.1. 社会团结的类型和基础社会团结有两个类型: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他们是涂尔干在分析历史和现状,研究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

15、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变迁中所提出的社会团结的类型概念。而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发挥着社会纽带的作用,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它被称为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它则被替换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下文中我们会详细论述这一点。所谓机械团结,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那些不发达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它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为一个整体”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这种团结类型之所以称之为“机械团结”,是因为由此结成的社会实际上就像无机物的类聚一样,它的分子都是类似的,而联结方式是机械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由于分工不发达,人们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方式大体相同,成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也极高。涂尔干认为,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是个性或个人意识,另一种是共性或集体意识 “在我们的内心里存在着两种意识:一种只属于我们个人,即包含了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另一种则是全社会所共有的”,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8页。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由于固有的团结来源于相似性,个人被直接与社会联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员之间要想一致活动就必须丢掉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