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17088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顺口溜,也是所有贪官的“座右铭”。我以为,这话原来并无大错。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业已打破。这就宣告,不论何人,当官都只是“一阵子”的事。想想看,头顶的“乌纱”没有了,手中的权力自然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说,任何权力都有一定的期限。过了这个期限,再大的权力都得作废。如同影剧、体育门票一般,当场有效,否则就是废纸一张。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掌权者,在权力的“有效期”内,理应充分发挥权力的功能和作用,不至造成权力的流失和浪费。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为民造福,也可以用来谋取私

2、利。倘属前者,权力越大,造福越多;若是后者,权力越大,给党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就越大,同时,给自己埋下的“祸根”也越大。侥幸不“发”,倒也平安无事;一旦东窗事发,官当不成不说,还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遗憾的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的现阶段,有的干部因利欲熏心,金钱蔽目,不到“废”时不醒悟。在他们眼里,除了金钱,别无它物。而为了金钱,他们不惜把党纪国法丢进纸篓、锁进抽屉。或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或索拿卡要,中饱私囊。更有甚者,理直气壮道:“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正因如此,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腐败现象屡禁不绝,以权谋私“前仆后继”。法制日报曾披露:从 1995 年至 2000 年,福建省漳平市林业

3、系统每年都发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几年来,漳平市检察院在该系统共查办案件 41 件 43 人,占该院立案总数的30%。该报道说,“在漳平市林委,很多部门都有一定的权力,而有的部门是人人手中有权”。不要说党委书记、副主任、林业资源管理科长等人,就是采育场的木材检尺员、林业检查站、护林哨卡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权力。“而这些权力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林委系统行贿受贿之风盛行”。如此这般,该系统腐败分子“前仆后继”也就在所难免、不足为奇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要说县处级、科局级干部或一般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谋私利要受到查处,要罢官“报废”,就是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高官,滥用职权,以权谋

4、私,不也同样难逃法律的严惩?官丢了不说,连性命也保不住吗?可见,有权滥用,迟早要“废”!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根据市纪委、集团公司纪委关于专题学习鉴戒辽宁省抚顺市原市长栾庆伟案件警示录的通知要求,公司党委纪委迅速反应、高度重视,2 月 15 日分批次对栾庆伟案件警示录进行专题学习鉴戒。上午,公司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对该警示录进行了学习鉴戒。学习由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张朋主持。首先贯彻传达市纪委、集团公司纪委通知要求,重点传达了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 2 月 5 日所做的批示。在学习环节,张朋董事长带领与会同志共同学习了一个在贪欲中沉沦的“学者市长”以及栾庆伟忏悔录。在学习过程中,班子成员仔细聆听,

5、认真做着笔记。在讨论环节,班子成员积极发言,结合栾庆伟案件将自己所学所感所悟深入学习鉴戒,均表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时刻不能放松学习和思想的改造,工作中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保持定力,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战胜时下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将严以律己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知行合一”真正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午,公司党委组织所属各党支部书记集中专题学习鉴戒。学习由纪委书记耿东主持。耿东书记首先将市纪委、集团公司纪委通知要求向大家传达。在学习环节,带领与会同志共同学习了

6、一个在贪欲中沉沦的“学者市长”以及栾庆伟忏悔录。通过学习,各党支部书记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始终站稳党的立场、牢记党员身份,对党忠诚忠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升党性修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公司党委纪委安排部署,此次专题学习鉴戒还将于 2月 16 日由各党支部书记组织所属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以切实达到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最终目的。2栾庆伟出生于普通农家。艰苦的环境成为他不断奋进的动力。1983 年大学毕业后第二年,他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工业企业管理硕士,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作。那时他刻苦钻研、勤奋敬业,30 多岁就从助教、讲师

7、很快晋升到副教授、教授,成为全校甚至在全国来说都比较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并被任命为学校管理学院副院长。2001 年栾庆伟完成“跨界转型”,担任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主持工作),2003 年被正式任命为局长。2007 年,又担任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2013 年任抚顺市市长,成为正厅级干部。从工作经历看,栾庆伟曾经是一个工作能力较强,想干事业的干部。他在信息产业局工作期间,积极发展软件产业,高水平承办了中国软件交易会,特别是为引进外资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在他思想深处,“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栾庆伟追忆往事时毫不隐讳地说,只有工作好了,才能够升官,最后才能够挣大钱、

8、光宗耀祖。正是由于奋斗的动机不纯,栾庆伟在拼命追求职务升迁的同时,思想改造却停止不前、甚至退化。到了政府机关后,他发现权力的魅力无穷,能满足他对金钱的欲望。特别是他到大连高新区和抚顺市工作之后,对金钱的贪婪更加疯狂,最后几乎到了来者不拒的程度,一次几十万、上百万地拿,脸不红、心不跳。栾庆伟说:“我对金钱有着特殊的好感,我们夫妻都来自农村,生活贫困。那时我经常感叹,这日子过的,没有钱真的不行啊!”2007 年 5 月,栾庆伟调任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并明确为副市级干部。一名大连当地人士评价说,能够出任园区“一把手”,几乎相当于既担任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委书记,同时还兼任大型

9、国企的董事长。“权力很大,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霸道”是权力的衍生物,是特权思想作祟。因此,“霸道”也就成了官员腐败的前兆。据当地人士介绍,出任园区“一把手”后,栾庆伟的脾气变大了。经常当众呵斥下属,他主持的会议,如果有人迟到,还会被罚站。栾庆伟此时的兴趣也发生了改变,每天中午坚持学日语的习惯不见了,倒是对收藏古玩字画颇为热衷。最想得到的,最害怕失去。栾庆伟对权力、金钱的追求永不满足,使他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世事未必都能如愿以偿,他开始把心思用到迷信上,“不问苍生问鬼神”。2007 年栾庆伟到大连高新区工作后,见过的几个“大师”都说他的命很好,一生顺利,官运亨通。2015 年以来,他听到社

10、会上关于调查他的一些传言后,在接受组织调查的前几天还和一个所谓的“大师”见了面,这位“大师”信誓旦旦地告诉他:“有惊无险,没有任何问题。”离开后,“大师”还发来信息说:“确实没有问题,不是为了安慰你才这么说的。”栾庆伟在忏悔书中说:“难道这叫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这叫真的有惊无险吗?现在看来,搞封建迷信那一套,相信什么所谓的大师是何等愚蠢!”“迷信就是傻子遇到了骗子的结果。”与其说栾庆伟是迷信鬼神,不如说是迷信权力。假如他不是被金钱诱惑,权力迷惑,又怎么会陷入以权谋私的迷途?又怎么会迷醉于声色犬马?思想上生锈了,外在约束就容易卡壳。在“迷信心态”的引领下,栾庆伟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急剧下降。他趁妻子、儿子在国外期间,在国内与两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一女。为了满足这两名女性对金钱的需要,他利用手中权力疯狂敛财,给她们买房买车,供其大肆挥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自然也就不可能正确对待组织,就会阳奉阴违,做出违纪违法的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让正念占据心灵高地。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关于栾庆伟案件心得体会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