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708311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从众与自我(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从众与自主v笑话一:一天,三毛去买菜,看见街上有好长一条队伍,以为有便宜可以捞,便排在后面,一个多小时后,队伍转了一个弯,他发现前面有四个字:公共厕所!v笑话二:非典期间,四毛看见别人都去买米醋,还听说米醋可以防治非典,就花30块钱去买了一瓶原来只卖1块钱的米醋。v笑话三: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在找什么东西,于是就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头v思考:v上面三则笑话中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从众现象”: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从众现象?材

2、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材料二: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v材料一:今天我们做一道作业题,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v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买这种资料。v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从众现象心理从众行为从众多数人怎么想,自己就跟着怎么想多数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在国庆阅兵式中,各方阵人员整齐如一,这种从众行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有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

3、团队凝聚力。即有助于完成群体目标。材料一材料二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v材料三(1):小陈走在校园中,见到几个同学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中,他也跟着捡起了垃圾,别的同学见了也参与进来。v(2)考试前,很多同学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功课。小钟在进教室前还和同学说说笑笑,一进教室马上不笑了,并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开始复习功课。v想一想:这类校园中的从众行为对个人、对集体有什么积极影响?这类校园中的从众行为对个人、对集体有什么积极影响?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扩大视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等v从众的积极作用:v1、有助于完成群体的目标;v2、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

4、全感和自信心;v3、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有一个女孩发现自己穿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穿上了白色连衣裙。有几个女子发现这个女孩的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也穿上了白色连衣裙。于是穿白色连衣裙的妇女越来越多,有些并不适合穿白色连衣裙的人也穿上。阅读P71页毛毛虫实验思考:从这个实验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从众具有消极影响从众具有消极影响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有些从众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盲目地跟从他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因为害怕被别人误解为标新立异、出风头而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消极和有害

5、的。材料一:小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备受班主任的钟爱。小兰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兰被这些同学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委屈。1、小兰前后变化是受什么影响?从众的消极影响2、从众心理对小兰有什么消极影响?影响小兰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利益。王某刚上初中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父母的夸奖。但从初二年级起开始跟着几个无业青年,沾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他,他却认为“赌

6、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跟着大家赌,才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和父母顶撞,讥笑父母“太古板,赶不上时代潮流”。终于在初三下学期,因参与赌博和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案例分析】v想一想:1、是什么心理害了王某?请你说说这一心理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消极影响?v2、从王某的经历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从众的消极影响(即危害):阻碍个人的发展,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影响到集体的事业。导致违法犯罪。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v七嘴八舌话从众:v在学习了“剖析从众”一课后,小明和小红就从众的作

7、用发生了争执。小明认为:“既然大家都有从众的经历,说明从众一定是积极的。”小红却认为:“从众不知道害了多少青少年,说明从众没有任何积极影响。”v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为什么?v从众并不意味着没有主见,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社会公理方面,从众是必要的,也是积极的。反之,必然陷入盲目从众的消极面。提示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些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做?1.什么是“从众现象”?2.从众现象的表现有哪些?3.从众的积极作用是什么?4.从众有什么消极影响?v在日本发生了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有人为了装修家里,拆开了墙壁;日式住宅的墙壁通常是中间架了木板后,两边批上泥土,其实里面是空的。他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

8、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口钉子顶住了那只壁虎的尾巴。那人见状,既觉可怜又感好奇,他仔细看看那根钉子,天啊!那根钉子是十年前盖那房子的时候钉的。到底怎么回事?那只壁虎竟然困在墙壁里活了整整十年!黑暗中的墙壁里的十年,真不简单。不对呀?他继而寻思,尾巴被钉住了,一个步子也跨不出的这只壁虎,到底靠什么撑过了这十年?他于是暂时停止了装修工程它到底吃什么?他要一探究竟。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钻出来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啊!他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情啊?为了被钉住尾巴而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竟然在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这是多么伟大的爱!一个甚为流行的关于一个甚为流行的关于“爱爱

9、”的故事的故事v我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v一只壁虎正常的寿命可以有10年吗?v即使有10年,一只健康的壁虎自己生存尚经常出现困难,还要十年如一日地养活一只壁虎,而且那只被钉住尾巴的壁虎光吃不动,一活就是10年?v壁虎不是能断尾求生吗?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

10、:“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苏各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手中的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也没有。”思考:、那位学生慌忙举起手反映出他的一种什么心理?、你认为导致故事中最后一位学生从众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从众的原因很多,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群体、非正式的压力和影响是导致从众的两个重要原因。从前,在某个村庄住着一个农夫,农夫有一头毛驴。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驴背上到集市上去卖。做完买卖,他高高兴兴地牵着毛驴回家,嘴里还哼着小曲儿。路上,他碰见一个人,那人对他说:“哎呀!真笨,有驴不骑,偏要费劲地走路。”农夫想了想觉得

11、有道理,便骑上毛驴,果然很舒服。不久,他又碰见一个人,那人说:“真不像话,毛驴每天为你辛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着它,让它得不到休息。”农夫不拍脑袋说:“是呀,我真没良心。”他从驴背上跳下来,却不知怎么办好,骑也不对,不骑也不对,怎么办呀?他只好扛着毛驴回家。路上的人都笑道:“噍,那个大傻瓜。”农夫一气之下,把毛驴扔下悬崖。看见的人都说:“你真残忍,好端端毁了一头毛驴。”农夫气得哇哇叫:“我死了,总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他一头扎下悬崖。可是人们仍然说道:“这家伙真是不可救药,连自己都敢扔。”想一想:想一想: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以上两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2、?以上两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大家阅读P73页“交流”中的材料。思考: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做作业的同学,你、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做作业的同学,你会怎么办?会怎么办?、他应该如何克服从众行为?、他应该如何克服从众行为?、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办?、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办?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对人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既不轻易受对事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既不轻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又要慎重考虑他人的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又要慎重考虑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既不迷信和盲从他人,也不意见和建议;既不迷信和盲从他人,也不固执己见。固执己见。要避免盲目从众

13、,就要努力学习知要避免盲目从众,就要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力。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请大家阅读P74页“交流”中的材料。思考:思考:、如果你是晓平,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晓平,你会怎么办?、如果闯了分析一下为什么。、如果闯了分析一下为什么。、如果没闯,也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没闯,也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做?要克服消极从众,我们要自主地做出合理负责任的选择和行为。全面地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做出全面地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做出合理的、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是

14、青合理的、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是青少年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要途径。少年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要途径。在决定是否做出某个选择或行动前,我在决定是否做出某个选择或行动前,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各种选择的价们应该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各种选择的价值、利弊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自主地做出合值、利弊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自主地做出合理的决定,同时准备为这一选择和决定可能理的决定,同时准备为这一选择和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

15、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语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冠。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圈套”!其实我们常常面对外部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抵制和抗拒团体与外部的不合理压力和不良诱惑,我们很有可能会盲目从众。所以,我们要像小泽佂尔那样,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正确的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抵制和抗拒团体与外部不合理压力和不良诱惑的能力。增强抵抗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增强抵抗

16、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会抵制外部的不良诱惑,是青少年避免盲会抵制外部的不良诱惑,是青少年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要途径。目从众的重要途径。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生活在人群中而洁身自好。圣经请大家阅读P77页梨无主,我心有主。思考:思考:、为什么众人都跑去摘梨解渴而许衡却不、为什么众人都跑去摘梨解渴而许衡却不为所动?为所动?、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思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如果能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如果能够自觉抵挡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压力,够自觉抵挡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压力,抵制外部的不良影响,自主地做出并坚持抵制外部的不良影响,自主地做出并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从我们身上消失。从我们身上消失。自主选择,勇于负责一、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一、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二、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二、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三、抵抗团体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