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8100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及答案.doc(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这一论断出自于(D)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说出自(B)B尚书。尧典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此说出自(C)吕氏春秋。古乐4“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这段筮辞出自(A)A周易贲六四5弹歌所表现的是(A)A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6在甲骨卜辞与诗经之间,呈现出过渡状态的是(C)C周易筮辞7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B)B劳动生活8在远古神话中,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勋的神话人物是(A)A女娲9远古神话中为民除害的善射者是(D)D羿10使神话具有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A情感、形象和想象11我国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C)C诗经12诗经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尊其为“经”是在(D)D汉代13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A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14诗经现存的诗歌共(B)B三百零五篇15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B)B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16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主要分类依据是(A)A音乐的不同17“雅”是正声,是(B)B王朝京的音乐18诗经的“风”共有(A)A十五国风19鲁、齐、韩、毛四家诗指的是(D)鲁人申培、其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20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经便是(c)C毛诗 21诗经305篇,而其中占多数的是(c)C抒情诗22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A)A 赋 23 诗经的基本

3、结构形式是(B)B重章复沓24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D)D四言25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殷商和西周少量文献保存在(D)尚书和逸周书中26 我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时期出现在(C)C春秋战国时期27 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是(B)B尚书28 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C)C春秋29 秋记事,(A)A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30 传 是配合(C)C秋编年史31 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是(B)B传32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A)A 国语 33 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D)A孔子 B左丘明 C刘歆 D刘向34 战国中期,诸子散文的代表作是(B)B孟子和庄子35 我国先秦时期说理文的高峰是

4、(A)A荀子和韩非子36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色彩的是(D)D庄子37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是(A)A老子38是一部(C) C语录体论集 39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D)D墨家40墨子思想的核心是(B)B兼爱和非攻41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C)C庄子 42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D)D荀子43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成熟的著作是(A)A荀子 44先秦诸子散文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B)B韩非子45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D)D屈原46楚辞这一特定名称出现在(C)C西汉时期47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的是(C)刘向48东汉王逸将自己的一篇作品加入,并为全书作注,此

5、书名为(A)楚辞章句 49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确定屈原著作的共有(D)D二十三篇50离骚是一首(B)B长篇抒情诗 51九歌这组祭神曲共有(A)A十五篇52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诗是(B)B离骚53之名最早见于(C)C西汉刘向的九叹.忧苦54不可于一时一地,其中最早的一篇是(B)B橘颂 55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歌是(A)A天问 56战国后期,除屈原外,唯一有作品传世的楚辞作家是(D)D宋玉57宋玉的代表作是(C)C九辩58宋玉的九辩是一篇(D)D自卑生平之作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比较著名的有(A C D ) A.C.D.2.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说

6、明这一问题的例子有(B C E)B.的古越俗祭防风神C.的涂山氏女作候人歌E.的举重劝力之歌今存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或可以视作原始歌谣的古歌谣有(A D E)A.六四 D. E.所载4.下列神话故事属于远古神话的有(A C D E) A.关于女娲造人和补天的故事 C.关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的故事 D.关于鰩、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E.关于黄帝战蚩尤的故事5.我国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样式有(D E) D.神话传说 E.鼓词6.关于的 收集和编订,历来影响较大的有(A C D) A.先秦时期产生的“献诗”说 C.汉代班固的“采诗”说 D.汉代司马迁提出的“孔子删诗”说 7.以音乐的不同,分成三类,它们是

7、(C D E) C.风 D.雅 E.颂8.汉代传授的有(A B D E)A.鲁人申培 齐人辕固 燕人韩婴 赵人毛苌9.内容丰富广阔,主要有(A B C E)A.社会政治诗 B.情爱诗 C.史诗 E.农事诗下列作品,属于社会政治诗的有(A B D) A.王风*君子于役B.魏风*硕鼠 D. 11.下列作品,属于情爱诗的有(B C D) B.郑风*溱洧 C.邶风*静女D.周南*桃夭12.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周民族史诗的有(A B E A.小雅*生民 B.大雅*公刘 E.大雅*皇矣13.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农事诗的有(A D A.镞风*七月C.周南*苻苡 D.魏风*十亩之间14.先秦时期,诗经的社会作用有

8、(B D E)B.祭祀、宴享时奏唱 D.用做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E.作为教育的课本15.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主要有(A C E) A赋 C.比 E.兴16.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保存殷商、西周文献的古代典籍有(B C) B.尚书 C.逸周书 17著下列,作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A B E)A.尚书 B.左传 C国语E战国策18.先秦散文著作中,善用寓言的有(BD)战国策庄子韩非子. 先秦散文著作中,以记言为主的有(D尚书国语论语.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属于编年体的有()春秋左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春秋末至战国初的有()老子论语墨子.下列著作,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论语庄子孟子. 先秦诸子散文中,

9、富有文学色彩的有()庄子孟子韩非子.汉代校理和注释“楚辞”的著名著作有( D) A.刘向的楚辞 D.王逸的楚辞章句 25.下列作品属于屈原的有(A B C E) A.九章 B.九歌 C.招魂E.离骚26.下列作品属于屈原九歌中的有(B C D E) B.山鬼 C.湘君 D.湘夫人 E.国殇27.九章中可能写在屈原被放逐在江南时的有(A B E) A.涉江 B.哀鄞E.怀沙28.战国后期的“楚辞”作家有(B C D E) B.屈原 C.宋玉 D.唐勒 E.景差三 解释题1.神话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按照马克思有关的论说,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它是想象或幻想的;它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所经历的自然现象

10、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是经过幻想加工成为想象中“神化”了的现实生活;它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的远古时代的产物。2.风、雅、颂风、雅、颂是按照音乐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分类。风、指音乐,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即指十五个地区不同的音乐。雅,即“正”,正声,朝廷之乐曰“雅”。有“大雅”、“小雅”之别,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美盛德之形容”,“颂”,即是舞容,诗经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均为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3.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比者,以彼物比此

11、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基本上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比喻别的事物。兴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说来,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其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上有相关和不相关的两种情形;兴与诗歌情思相会时,一般会引起烘托氛围或与诗歌内容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兴与诗歌情思无关时,则往往只起到起韵的作用。赋、比、兴虽可在理论上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4.六诗(六义)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

12、方法,风、雅、颂是诗经按音乐不同的分类,周礼*春宫*大师将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唐人孔颖达将二者加以区别,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5.重章 重章是诗经结构形式的一大特色。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就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重章复沓也是民歌的一般特点,它带有诗歌发展初期的较为粗放的痕迹。6.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秦代焚书后,尚书暂绝。汉初出现了古、今不同的传本;经师伏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出现了用古文字写定的尚书;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尚书散亡。今寸于十三经流疏中的古文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与汉代传本文字大抵相同,另外二十五篇为东晋人的伪作,称为古文尚书。7.春秋三传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一部分鲁国的编年史,记事极简括,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均为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为古文,公羊、谷梁为今文。8.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在当时并没有特定的名称,主要作家有屈原、宋雨等。西汉时刘向将屈、宋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编在一起,命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