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6836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1、相关定义1.1、相关概念的界定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 1894 年美国加州工艺学校就有人推行就业 指导。后来,在德国、苏格兰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专门的职业 指导活动。就业指导的创始人、美国的帕金斯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1909 年他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1911 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 大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在我国,清华学校早在 1916 年就开始着手就业指 导工作,1923 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1925 年还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 一录了我国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但是我国职业生涯指导这方

2、面的工 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借鉴国外的过程中,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尤为重 要。 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 者传递就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广义的就业指导,则包括预 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 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 务活动。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 作。29 就业指导包括信息指导、思想指导、求职技术指导。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 基础,学校和就业部门只有搜集和掌握了广泛的社会需求信息,才能为毕业生创 造尽可能

3、多的就业机会,也才有可能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思想指导是就业指 导的中心,这就包括一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二是帮助毕业生确立 高尚的求职道德,三是帮助毕业生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求职技术指导是就业指 29 黄蓉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12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导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就业指导,可以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从而使自己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帮助择业者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 求;帮助择业者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 的”人职”匹配,从而完成择业者的择业任务。 与就业指导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

4、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 生涯定义来自于美国舒伯 (D.E. Super,1976)的论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 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 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30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 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 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职业生涯规 划概念的提出是就业指导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从关注职业到更加关注人自身, 从强调指导到更强调自我发展。概念的变化反映了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变化。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

5、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 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 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第二,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 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第三,选择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目光 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不仅仅是有社 会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要长久;第四,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职业。这是指要选择 能够让自己在物质或者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 成就感和

6、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 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1.2、相关概念界定 (一)就业、择业和创业 在阐明何为大学生就业之前,弄清楚何为就业,以及就业与择业、创业之间关系如 何很有必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业”有行业、职业、学业、事业、产业等 多种意思,在这里,笔者认为”业”作”职业”理解比较合适。同样按照现代汉语词 典的解释,”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因此,”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济收入的活动”。1可以看出,就业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从事的必须是社 会劳动。如妇女从

7、事家务劳动,学生在校学习等就不能算就业;其二,劳动者的劳动要 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三,劳动者的劳动要有报酬或收入。 择业是指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物质或精神需要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行为。择业包含 了对行业的选择、对职位的选择、对地域选择等多种选择因素。同时,择业的结果如何 取决于择业者与被选择对象之间的相互满意程度。 创业则是指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的过程是劳动者主动探 寻可能的职业岗位并通过施展才华使其成为自己的现实职业的过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不等同于创造新的行业或新的职业类型,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创业 就是做前人所未做过的事。其实,只要是不依附于别人提供的现

8、有的工作岗位,主动为 自己创造工作岗位并成为这些岗位主人的行为都是创业。 可以看出,就业、择业、创业是三个既相互关联、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它们的共 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劳动者在社会中谋求职业的活动。它们不同之处表现为:首先, 无论择业或创业都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但就业并不一定是择业或创业,如我国大学生以 前按计划分配实际上就是就业,但并不能说是择业或创业;其次,创业都是择业,因为 明确创业目标之前本身就有一个选择职业的过程;但择业并不都是创业,因为创业的核 心内涵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只有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的择业才是创业,因此只能说创 业是择业的特殊表现形式。 (二)就业指导 11 就业指导,也可

9、称为职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就是充当寻求 就业的劳动者与具体职业的”中介人”的角色帮助劳动者求职择业。广义的劳动就业指 导就是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并提供知识、经验和 技能。这就是说就业指导的过程是一个帮助求职者选择职业的过程,为就业做准备的过 程,在任职中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完整的指导。我国台湾 有学者认为:就业指导不仅使受指导者知业并适于何业,且需设法为之预备、助其入业, 使安于其业,乐于其业。万一入业后不适宜,更当设法使之迁业,务得安居乐业之所。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就是广义上的就业指导,是

10、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 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毕业 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及时落实用人单位或自行创业;并为就业后发展成才,创立 事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就业 指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 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 匹配能力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帮助 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 段。 1.3、()相关

11、概念界定 1.教育实习 我国从 1902 年开始创办了一批师范学校,为中小学校培养教师。同时,还开设了 “教育演习”、”教育军事练习”等课程,进而演变成”教育实习”,在不断地的发展和 摸索中建立了教育实习制度。随着师范教育的进步,教育实习也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 育实习的认识不断地加深,人们对于教育实习概念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大体有以下代表 性的说法: 苏联教育学家波良斯基在教育实习指出,为了使师范院校的学生受到实际的训 练,师范院校组织他们到学校去进行教育实习。这种教育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 成部分。 黄永言在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中提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 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育实习指导书编写组在教育实习指导书中提出,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赵翰章在师范教育概论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获得 的知识和技能,在相应的学校中,直接参加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过程。 陈永明在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中指出,教育实习是未来教师的一种教学 尝试。是把迄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习运用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在教育大辞典(第二卷)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 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专业时间的一种形式。 刘彩霞在语文教育实习课程论中指出,教育实习是为培养师范生形成独立教育 教学能力的一门课程。 董玉琦在教育

13、实习实地研究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更是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对教育实习研究的深入,人们从过程、 活动和时间等多种视角对教育实习做出不同的界定。但是他们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涉及 教育实习的四要素:师范生、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和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实习的纲领性 定义,是应然的定义。 笔者认为教育实习是实现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教育实习,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之中,以培养 和锻炼实习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班级管

14、理的能力。 2.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指导教师是指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中小学的指导 教师。承担该角色的通常为有 3 年以上教龄的熟手教师。 3.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动机 本文中的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动机是指在实习指导工作中,激励和鼓舞实习指导教师 积极地投入到实习指导工作中的驱动力。 4.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挑战 本文中的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挑战是指在实习指导工作中,对于实习指导工作起着困 扰的各种威胁和阻碍。 1.4、对比分析的概念trastive Analysis,简称以)是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20世 纪50年代前后在欧美兴起并流行。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对比分析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广

15、义的对比分析即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Unguisties),又称对比 研究,它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地研究不同语言或语言子系统之间语音、 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的异同,也研究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的理论与方法。狭 义的对比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以语言对比为基础的一种外 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任务是弄清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或解释 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促进外语教学。以对比分析为主的应用语言 学研究在翻译、本国语的探讨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属于狭义的对比 分析。 对t匕分析(或对t匕语言学)不同于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

16、n罗istics)。 它们有相似的一面,这就是两门学科都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比较”来揭示其本质、特征的科学。然而从方法论来看,对比分 析和比较语言学之间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比较语言学以历时的研究方法对两 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历时语言学,旨在重建原始语言,推定 各种语言的亲属、源流关系等。与之不同的是,对比分析是以共时的方法对两种 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考察分析,指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领域里 的同异之处,并从哲学、心理学、民族、文化等角度解释这些同异之处产生的根 源。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往往也涉及到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 对比分析也不同于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简称EA)。错误分析并不准备 预测因母语干扰而出现的错误,而是去努力揭示和描述各种类型的错误,以期了 解学习者如何处理第二语言的信息。采用错误分析可以从本质上摆脱对比分析的 内在局限性,即不再局限于分析由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