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模似考试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06740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模似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工模似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工模似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工模似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工模似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模似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模似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工模似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上进行接地线时应( )。 A、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B、先验上层,后验下层 C、不分先后2、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火灾事故,值班人员应( )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以进行抢救。A、不经联系立即 B、填写工作票后 C、向上级汇报后3、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带电设备只允许在工作人员的( )否则应停电进行。A、后侧 B、左侧 C、前侧 D、右侧4、在( )级以上大风时,不允许在部分停电或带电杆塔上进行工作。 A、七 B、六 C、五 C、四5、每次更换或加大熔断器的熔体时,都应考虑( )。 A、线路的安装容量 B、熔断丝的大小 C、线路的漏电电流6、安装在变配

2、电所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欧。 A、10 B、4 C、30 D、0.7、漏电保护开关中能对漏电流产生检测信号的核心部件是( )。A、电子开关 B、磁力开关 C、零序电流互感器 D、检测电路8、接触电压是指( )。 A、带电体与电位为零的大地之间的电位差 B、两相线之间的电压 C、加于人体某两点之间的电压 D、对地电压9、架空线路的终端,分支线长度超过( )米的分支零线应进行重复接地。 A、220 B、250 C、200 D、15010、在三相五线制中,采用漏电保护时,其中( )不应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铁芯。A、工作零线 B、保护零线 C、相线 D、火线11、在三相四线制中,

3、当采用了漏电保护时,其开关后的零线( )进行重复接地。 A、不能 B、必须 C、无规定12、重复接地是用在( )电网中。 A、中性点不接地 B、中性点接地 C、不能忽视13、对于垂直埋设的单一接地体,离开接地20米以外跨步电压( )。A、很大 B、接近于零 C、接地与不接地电网中14、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绝缘材料也会因( )而降低其性能。 A、机械损伤 B、击穿 C、老化15、10KV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米,低压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米。A、6 B、4. C、3 D、2.16、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 )米.。 A、0. B、0.7 C、0.3 D、0.817、户内明

4、设的低压电缆与高压电缆之间不应小于( )毫米。 A、100B、50、150 D、20018、根据IEC标准,单相三相制或三相五线制属于( )系统。A、TT B、TN-C C、TN-S D、TN19、在特别危险场所,如金属容器内应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A、I类 B、II 类 C、III类20、电气运行中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是( )。A、电流的热量和电火花或电弧 B、电气设备绝缘老化 C、电气设备绝缘被击穿21、 电气设备发生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电火花等是造成电气设备发生( )的主要原因。A、停电 B、电气火灾 C、漏电 D、短路22、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应有( )保护装置。A、过

5、负荷和短路 B、过负荷 C、短路 D、漏电23、在爆炸危险场所,为了缩短短路故障持续时间,其最小单相短路电流不得小于该段线路熔断器额定电流的( )倍。A、3 B、4 C、5 D、624、在爆炸或火灾危险场所首先应防止电气设备运行中发生( )。A、火花 B、短路 C、过载 D、电弧25、带电灭火,禁止使用( )来进行。A、泡沫灭火剂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 D、1211灭火器26、为了使电力设备免受雷电侵入波的危害应采用( )进行保护。A、避雷针 B、接地装置 C、避雷器 D、接闪器27、防直击雷的接地电阻,对于第一类工业和第一类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大小不得大于( ) 欧。 A、4 B、

6、10 C、30 D、5028、管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一般一般不得大于( C )欧。A、30 B、4 C、10 D、0.529、皮带传动产生的火花放电现象是由( )产生的。A、设备漏电 B、静电 C、流电30、触电者无呼吸时施行人工呼吸法救的频率是每分钟( )。 A、12次 B、15次 C、60次 D、80次31、电流的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在( )的范围内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A、1000赫兹以上 B、20赫兹以下 C、25-300赫兹 D、直流电32、在线路或设备安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情况下,人体的允许电流可按( )考虑。 A、10 mA B、30 mA C、1A D、

7、50 mA 33、两相触电时,人体承受的电压约为相电压的( )倍。 A、 B、3 C、1/3 D、34、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要求绝缘电阻值不低于()兆欧。A、1 B、0.5 C、022 D、235、 为了防止直接电击,户内栅栏高度不应低于( )米,户外不应低于.米。 A、12 B、1.5 C、25 D、3536、对于低压设备,栅栏与裸导体距离不应小于( )米。A、0. B、0.8、1 D、1.537、同杆架设的几种线路,电力线路必须位于弱电线路的(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38、螺旋式熔断器在电路中正确装接方法是( ).A、电源线应接在熔断器上接线座,负载线应接在下

8、接线座B、电源线应接在熔断器下接线座,负载线应接在上接线座C、没有固定规律随意连接D、电源线应接瓷座,负载线应接瓷帽39、电工指示仪表按( )分类,有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等。A、工作原理 B、被测电工量 C、使用方式 D、使用条件40、万用表欧姆档的红表笔与( )相连。A、内部电池的正极 B、内部电池的负极C、表头的正极 D、黑表笔41、熔断器与被保护设备联接关系是( )。A、串联 B、并联 C、混联 D、没有固定联接规律42、兆欧表与被测设备间( )连接。A、应用单股线分开单独 B、应用双股线绝缘C、应用绞线 D、应用任何导线均可43、电压表的内阻应该选择得()。A、大些 B、小些

9、 C、适中 D、大小均可44、电流表要与被测电路( )。A、断开 B、并联 C、串联 D、混联45、按钮开关作为主令电器,当作为停止按钮时,其前面颜色应选( D)色A、绿 B、黄 C、白 D、红46、测量1 欧姆以下的电阻,如果需要精确度高,应选用 A、万用表Rx1 挡 B、毫伏表及电流表 C、单臂电桥 D、双臂电桥47、高压隔离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B )电路。A、控制 B、隔离 C、保护 D、控制和隔离48、母线相序的色别规定,零线为(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绿色49、为了提高生产设备的功率因数,通常在感性负荷的两侧( )A、串联电容器 B、串联电感 C、并联适当的电容器

10、D、并联适当的电感50、熔断器在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拖动系统中,主要起( )保护作用,因此,熔断器属保护电器。A、轻度过载 B、短路 C、失电 D、欠电压51、为减小测量误差。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要求是( )A、电流表内阻大,电压表内阻小。 B、电流表内阻小,电压表内阻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都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都大52、通常我们所说的“兆欧表”是用来测量电气设备的( )的。A、绝缘电阻 B、电阻 C、电压 D、电流53、钳形电流表在测量( )时可把被测导线缠绕几圈后卡入钳口。A、大电流 B、小电流 C、较大电流 D、不知电流大小54、 电压互感器实质是一台( )A、电焊变压器 B

11、、自耦变压器 C、降压变压器 D、升压变压器55、电流互感器是用来将( ) A、大电流转换换成小电流 B、高电压转换成低压电压 C、高阻抗转换成低阻抗 D、电流相位改变56、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指( )电流 A、熔体额定 B、熔管额定 C、基本身的载流部分和接触部分发热所允许通过的 D、保护电气设备的额定57、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是指( )。 A、长期工作而不烧断的电流 B、一达到该值就很快烧断的电流 C、长期工作而不烧断的最小电流 D、长期工作而不烧断的最大电流58、电动机的电压波动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 )。 A、8%-10% B、5%-10% C、10%-15% D、3%-5%59、跌落式保

12、险器拉闸时为防止窜弧应( )A、先拉开中相、后拉边上两相 B、先拉边上两相、后拉中相C、从左到右依次拉开 D、无具体规定60、跌落式保险器在有风时拉闸应( )。A、从上风向位置开始逐个拉开 B、从下风向位置开始逐个拉开C、从中相开始拉开 D、无具体规定二、多项选择题1、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与导线的( ABCD ) 等因素有关。A、导线的载面积 B、绝缘材料的种类 C、环境温度 D、敷设方式2、接零系统保护装置能否迅速动作主要决定于( ) 。A、线路的电压 B、线路上的设备 C、单相短路电流的大小 D、保护装置动作电流的大小3、由于企业生产活动中,危险因素的种类很多,下列( ) 情况下需设报警和信号装置。A、容器压力过大 B、危害气体的泄露 C、载荷超重 D、火灾和爆炸 E、触电4、接地按其作用分为( )两种。A、工作接地 B、间接接地 C、保护接地 D、直接接地5、 ( )等场所应采用耐火设施。A、变、配电室、酸性蓄电池室、电容器室应采用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