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706739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检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v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技能 很强的课程。 v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 固的无菌观念。 v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学 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v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戴帽子。 v书本、文具放在抽屉里。 v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喝饮料,不准把任何东西放入嘴中,也不 要用手抚摸头脸等部位。 v凡是废弃的细菌培养物、带菌材料,应放在指定地点等待灭菌处 理,不得随便乱放或用水冲洗。 v一旦发生意外,造成污染,应立即报告老师进行处理。 v离开实验室前,必

2、须洗手。怀疑污染应及时用1新洁而灭泡手 。 v每次实验后,实验台用消毒液擦拭,地板先用湿的拖把拖地以后 再扫地,实验室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实验分组 v俩俩相对4人为一组,组号编在电源插座上。 v每组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 甲、乙、丙、丁。 甲 乙 4 丙 丁 甲 乙 3 丙 丁 甲 乙 2 丙 丁 甲 乙 1 丙 丁 甲 乙 5 丙 丁 甲 乙 8 丙 丁 甲 乙 7 丙 丁 甲 乙 6 丙 丁 甲 乙 10 丙 丁 甲 乙 9 丙 丁 讲 台 实验室器材 整齐有序 常用器材摆放顺序: 电源插座试管架酒精灯污物盘。 试管架上器材: 按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和打火机的顺序,分

3、别 放置在试管架中间两行,靠近电源插座一侧。 器材使用以后,必须放回原处,依次摆整齐。 普通冰箱(3颗星*) 冷藏室(上柜): 温度48,保存培养基、细菌培 养物、常用菌种和抗菌素纸片等。 冷冻室(下柜): 温度18,保存诊断血清、血浆 ,长期保藏的菌种和抗菌素纸片。 卫生工具: 扫帚,拖把,撮 箕,垃圾筐,放 置在冰箱和水池 之间。 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3537, 一般细菌培养时间为1824小时。 奥林巴斯 CX21型 生物显微镜 (实验柜内,每人一台) 注意:只能横放,不得竖放。 1500W电炉安全警告 培养基沸腾溢出流入电炉 : 触电危及生命! 短路断电,。 蒸馏水:配制培养基。 1新

4、洁而灭:怀疑病原菌污染,泡手35分钟。 消毒液:擦拭实验台台面。 玻片缸:浸泡用过的载玻片。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 v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P2) 培养基的制备P2 消毒与灭菌P5 细菌的人工培养 无菌技术(录像) 摆斜面,倾注平板。 常见病原性球菌的检查程序P47: 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脓汁、痰、咽部分泌物 观察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 血琼脂平板培养 涂片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菌落 生化反应 纯培养 动物实验 药敏实验 血液、穿刺液 肉汤增菌培养 培养液涂片染色境检 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检查程序P48: 粪便 SS琼脂、伊红美蓝平板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 血清学鉴定 血、骨髓 增

5、菌培养 双糖铁培养基 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 v从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纯化、形态学 检查,到细菌的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 验,全都由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和完成。 v综合性实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步骤,一 个环节的失误,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实验结果。 v实验时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实验结果要及时观 察,及时记录,以便撰写实验论文。 培养基的制备 组号培养基 称量 (g) 水量 (ml) 煮沸 (次) 分装 (ml) 备注(40人份) 1营养琼脂11.43004瓶,500ml瓶,平板 24营养琼脂2.9753515支,中试管,斜面 57营养肉汤1.1501315支,小试管,液体 810半固体1.5

6、503315支,小试管,高层 公共培基,勿作标记! 1500W电炉安全警告 培养基沸腾溢出流入电炉: 触电危及生命! 短路断电。 分装包装 量筒 锥形瓶 砝码 干粉培养基 试管筐 天平 边台柜子内器材 锥形瓶用后洗净、包扎。 器材用后放回原处,依次摆整齐。 边台抽屉内器材: 试管(棉塞),刻度吸管,洗耳 球,称量纸,药勺,硫酸纸、牛 皮纸、橡皮筋,尺子。 药勺、吸管用后洗净、甩干,放 回原处。 称量纸置于左盘,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0”点位置 上,指针应对准中线,取得 平衡。否则将杠杆两端的调 整螺母旋动调节平衡。 秤物时“左物右码”, 物品在左盘上,砝码在右盘 ,尽可能放在秤盘中心。天 平保持

7、干燥、清洁。 培养基制备 v培养基制备程序: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 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然后罩上硫酸纸,牛 皮纸,用橡皮筋扎好 放入讲台边的高压灭 菌桶或高压灭菌筐内送到高压灭菌室(洗 刷室)。 v请在 30分钟内完成。 培养基 培养基是用人工的方法,将多种营养物质,根据各 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而合成的一种营养制品。它的 主要成分是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和水,pH7.47.6 。 v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调配溶化 矫正pH 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灭菌检定 保存。 v培养基的制备原则: (1)适当的营养成分,(2)合适的酸碱度,(3)配制后必须 灭菌。 v培养

8、基的种类(按物理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琼脂),用于增菌,纯培养,保种 。 固体培养基:含12琼脂,用于分离培养,纯培养,保种。 半固体培基:含0.30.5琼脂,用于动力检测,保种。 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高层培养基半固体高层培养基 v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P3 基础培养基:含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 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础成分,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生长因子等特殊 成分,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和须要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 生长,如血平板。 增菌培养基:促进目的菌的生长,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 本,如葡萄糖

9、肉汤。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抑制杂菌生长,有助 于目的菌的生长,如EMB、SS平板。 鉴别培养基:利用细菌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 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用来试验细菌的生 化反应、代谢产物,如糖发酵管。 厌氧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低,表面用凡士林、石蜡封住 ,与空气隔绝,成为无氧环境,如庖肉培养基。 培养基的灭菌 在冷空气完全排尽的情况下,蒸汽压103.43 kPa ,温度可达到121.3 ,维持15-30分钟, 可以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v基础培养基:121高压蒸汽灭菌1530分钟 。 v含糖培养基:115灭菌15分钟。 v鸡蛋、牛奶培养基:7510

10、0间歇灭菌3次(1 天1次)。 v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滤菌器滤过除菌(EK型 蔡氏滤器、 G5或G6玻璃滤器、0.45um或0.22um 微孔滤膜) 培养基灭菌以后,冷却5060(温度越高,冷凝水越多,越 易污染 ),以无菌操作,倾注平皿10ml(直径7厘米平皿),琼脂 凝固后形成琼脂平板。 平板主要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 平板储存待用或做细菌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防止平板水分蒸发丢失。 防止冷凝水滴于平板表面,影响单菌落形成。 培养基灭菌以后,趁热斜放,培基不超过试管长 度的2/3,琼脂凝固以后形成一个倾斜的表面。 斜面主要用于纯菌移种和菌种保存。 斜面底部的冷凝水有利于纯菌移种、

11、菌苔形成和 菌种保藏。 怎样检查培养基是否合格? 无菌试验:将待检培养基置于35培养箱培 养24小时,无任何细菌生长为合格。 效果试验:将已知的标准参考菌株,接种于 待检培养基中,检查细菌的生长繁殖状况和 生化反应是否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卧式圆 形压力 蒸汽灭 菌器 YXQ.WY21D v灭菌器主要由灭菌室、管道系统、电器系统和蒸 汽发生器构成。 v蒸汽发生器电压380伏,功率12千瓦。灭菌室结 构采用双层单门不锈钢制造,两层之间为夹层。 v锅炉的蒸汽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夹层,储存高温饱 和蒸汽,预热灭菌室。经电磁阀控制进入灭菌室 。 v灭菌室的冷空气通过冷凝阀以冷凝水的形式排出 。 灭菌器的设

12、置 v安全阀:当蒸汽压力超过最高允许使用压力时能 自动跳起,释放超压蒸汽,确保安全使用。 v压力表:灭菌室和蒸汽套层各装有压力表一只, 能指示各层内的蒸汽工作压力。 v温度表:能随时显示灭菌室内最低灭菌温度,有 利操作。 v冷凝水泄出器:能将灭菌室内的冷空气和冷凝水 在灭菌过程中予以排出,确保灭菌效果。 v安全联锁装置:灭菌室压力降到零,蜂鸣器声响 ,提示可以安全开门。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操作程序 v冷空气的排除:灭菌室压力升至0.07MPa时, 关进汽阀,开排汽阀,使压力降到零 ,排汽 一次。然后关排汽阀,开进汽阀,重复以上操 作。如此反复三次,方可排净冷空气。冷空气 的排除是灭菌成功和失败的

13、关键。 v物品的灭菌:一般维持1530分钟。 v排除蒸汽。 v灭菌物品的干燥(根据需要)。 热蒸汽比 冷空气大概 轻一倍,浮 在上层,把 冷空气挤压 到底部,经 排气管道排 出。 高压蒸汽灭菌器 冷气出口蒸汽入口 热气流 冷气流 常用蒸汽压力与相应温度 v压力(磅/吋) 压力(Kpa) 相对温度() 8 55.16 112.6 10 68.95 115.2 15 103.43 121.315 103.43 121.3 20 137.90 126.2 1标准大气压=76厘米汞柱高=1.013105帕斯卡=14.696 磅/英寸2。 采用2000个大气压也不能杀死细菌,真正起杀菌作用是 高温。 灭

14、菌所需时间、压力与温度指标 灭菌物品类 灭菌时间(分) 蒸汽压力Mpa 相对温度 v含糖培养基: 15 0.07 115 v基础培养基: 1530 0.11 121 v橡 胶 类 15 0.11 121 v敷 料 类 3045 0.110.14 121126 v器 皿 类 15 0.110.14 121126 v器 械 类 10 0.110.14 121126 v瓶装溶液类 2040 0.110.14 121126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v细菌繁殖方式: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v繁殖速度:多数2030分钟繁殖1代,结核杆菌 1820小时繁殖一代。 v细菌生长繁殖曲线 细菌的生长曲线 细

15、菌数目的对数 培养时间 (小时) 5 10 15 20 25 30 6.0 6.5 7.0 7.5 8.0 8.5 9.0 活菌数 总菌数 迟缓期 对数生长期 稳定期 衰退期 细菌生长曲线意义 v迟缓期:一般14h,细菌代谢活跃,但不繁殖 。 v对数期:维持4 8h,细菌快速繁殖,数目呈几 何级数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最典 型、对抗生素最敏感。细菌鉴定选用此期为佳。 v稳定期: 通常维持10h,活菌数和死菌数几乎相 等,代谢产物形成较多。 v衰亡期:培养18 24 h以后,代谢逐渐停滞,死 菌数超过活菌数。 常用玻璃器材的处理程序(示教) v新购置的玻璃器材:12盐酸浸泡过夜中 和游离碱 流水冲洗15次晾干包装灭菌 。 v无污染器皿:洗涤剂洗刷。 v病原菌污染的器材(消毒、灭菌后再处理): 试管、吸管和平皿:高压蒸汽灭菌趁热倒出 污物洗涤剂浸泡瓶子、试管、吸管用毛刷 ,平皿用纱布洗刷干净。 吸管:3来苏儿浸泡过夜。 载玻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