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17065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16 题 24 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公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 分)Qan rng sh h xi de hu du,Wi xio sh wn xn de y yn来源:Z&xx&k.Com,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 分)(1) ,化作春泥更 护花。(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潭西南而望, , 。(4) ,吞长江,浩浩汤汤,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由于环境受

2、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A、 B、 C、 D、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 3 分)“妈

3、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 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1 分)(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2 分)答:6、观察下面来自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回答后面的问题(1)火眼金睛纠错字 图 1、图 2、图 3 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 分)改为 ; 改为 ; 改为 。(2)幽默风趣拟短信 图 4 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2 分)答:

4、(3)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2 分)上联: 规规矩矩写字下联:第二部分 (723 题 46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 79 题。(6 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7、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1 分)8、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答:9、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 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014 题。(14 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5、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 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来源:Zxxk.Com益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0、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6、2 分)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1)负箧曳屣(2)以中有足乐者(3)乃时吞纸以实腹(4)卒成学士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嗜学,家贫无资,1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2 分)答:1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答: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 1518 题。(11 分)植物的抗旱本领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 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

7、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 26 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 原小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

8、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 25 米,而直径却达 5 米,有的甚至超过 10 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 1015 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 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

9、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 13 米多,侧根长 6 米以上,根幅 14 米,相当于冠幅的30 多倍!忍耐干旱的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

10、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15 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 分)16.根据文段内容,为第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 分)17 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分)18.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3 分)(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 192

11、3 题。(15 分)儿时的恶作剧胡适我十三岁的正月里,我到大姊家去拜年,住了几天,到十五日早晨,才和外甥砚香同回我家去看灯。他家的一个长工挑着新年糕饼等物事,跟着我们走。半路上到了中屯外婆家,我们进去歇脚,吃了点心,又继续前进。中屯村口有个三门亭,供着几个神像。我们走进亭子,我指着神像对砚香说,“这里没有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烂泥菩萨拆下来抛到毛厕里去,好吗?”这样突然主张毁坏神像,把我的外甥吓住了。他虽然听我说过无鬼无神的话,却不曾想到我会在这路亭里提议实行捣毁神像。他的长工忙劝阻我道:“摩舅,。萨是不好得罪的。”我听了这话,更不高兴,偏要拾石子去掷神像。恰好村子里有人下来了,砚香和那长工就

12、把我劝走了。到了家中,母亲煮面给我们吃,我刚吃了几筷子,听见门外锣鼓响,便放下面,跑出去看舞狮子了。这一天来看灯的客多,家中人都忙着照料客人,谁也不来管我吃了多少面。我陪着客人出去玩,也就忘了肚子饿了。晚上陪客人吃饭,我也喝了一两杯烧酒。酒到了饿肚子里,有点作怪。晚饭后,我跑出大门外,被风一吹,我有点醉了,便喊道:“月亮,月亮,下来看灯!”别人家的孩子也跟着喊,“月亮,月亮,下来看灯!”门外的喊声被屋里人听见了,我母亲叫人来唤我回去。我怕她责怪,就跑出去了。来人追上去,我跑的更快。有人对我母亲说,我今晚上喝了烧酒,怕是醉了。我母亲自己出来唤我,这时候我已被人追回来了。但跑多了,我真有点醉了,就

13、和他们抵抗,不肯回家。母亲抱住我,我仍喊着要月亮下来看灯。许多人围拢来看,我仗着人多,嘴里仍旧乱喊。母亲把我拖进房里,一群人拥进房来看。这时候,那位跟我们来的章家长工走到我母亲身边,低低的说:“外婆(他跟着我的外甥称呼),摩舅今夜怕不是吃醉了罢?今天我们从中屯出来,路过三门亭,摩舅要把那几个菩萨拖下来丢到毛厕里去。他今夜嘴里乱说话,怕是得罪了神道,神道怪下来了。”这几句话,他低低的说,我靠在母亲怀里,全听见了。我心里正怕喝醉了酒,母亲要责罚我;现在我听了长工的话,忽然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想:“我胡闹,母亲要打我;菩萨胡闹,她不会责怪菩萨。”于是我就闹的更凶,说了许多疯话,好像真有鬼神附在我身上一

14、样!我母亲着急了,叫砚香来问,砚 香也说我日里的确得罪了神道。母亲 就叫别人来抱住我,她自己去洗手焚香,向空中祷告三门亭的神道,说我年小无知,触犯了神道,但求神道宽宏大量,不计较小孩子的罪过,宽恕了我。我们将来一定亲到三门亭去烧香还愿。这时候,邻舍都来看我,挤满了一屋子的人,有些妇女还提着“火筒”(徽州人冬天用瓦装炭火,外面用菌丝作篮子,可以随身携带,名为火筒),房间里闷热的很。我热的脸都红了,真有点像醉人。忽然门外有人来报信,说,龙灯来了,龙灯来了!“男男女女都往外跑,都想赶到十字街口去等候看灯。一会儿,一屋子的人都散完了,只剩下我和母亲两个人。房里的闷热也消除了,我也疲倦了,就不知不觉的睡

15、着了。母亲许的愿好像是灵应了。第二天,她教训了我一场,说我不应该瞎说。更不应该在神道面前瞎说,“但她不曾责罚我,我心里高兴,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 一个月之后。过了一个月,母亲同我上中屯外婆家去。她拿出钱来,在外婆家办了猪头供献,备了香烛纸钱,她请我母舅领我到三门亭里去谢神还愿。我母舅是个虔诚的人,他恭恭敬敬的摆好 供献,点起香烛,陪着我跪拜谢神。我忍住笑,?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心里只怪我自己当日扯谎时不曾想到这样比挨打还更难为情的责罚!直到我二十七岁回家时,我才敢对母亲说那一年元宵节附在我身上胡闹的不是三门亭的神道,只是我自己。母亲也笑了。19、选文中“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3 分)答

16、:20、“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一个月后,“我”受到了怎样的责罚?(2 分)21、从选文内容看,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 分)22、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3 分)23、细读选文最后一段,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解答。(4 分)问题:解答:第三部分(24 题 50 分)来源:学科网 ZXXK24、根据要求作文。(50 分)题目:我与 的亲密接触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文体自定;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行);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1、谦让是和谐的花朵 微笑是温馨的语言2、落红不是无情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衔远山 横无际涯3、C4、D5、(1)保尔(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