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规范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6376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规范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规范教材(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通空调规范 重点讲解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闫全英博士 编制历史 1976年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 1989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003 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规范制定背景 国家工程标准化体系改革,工业标准和民用标 准分开;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新要求; 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需要标 准更新; 暖通空调设计中遗留的基础性问题较多; 气候变化。 规范制定宗旨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相关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相关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居住建筑节

2、能检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规范适用范围 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 计。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办公、科教、 医疗卫生、交通邮电、文化娱乐以及其它 公建。 通用性方法及相关规定也适用于工业建筑 。 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 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 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采暖部分 ) 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 参数;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限定改为传

3、热系数的限定;散热器供暖温度;水力平 衡计算强制执行。 新增:散热器供暖系统制式的选择;供暖 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要求;毛细管辐射供 暖;户式燃气炉供暖;间歇供暖热负荷的 计算。 讲解的主要内容 规范重点条文及其在供暖系统设计 中 的应用。内容包括: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3、供暖一般规定 4、热负荷的计算 5、散热器采暖 讲解的主要内容 6、热水辐射采暖 7、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8、热空气幕 9、电采暖 10、户式燃气炉供暖 11、采暖管道的设计及其水力计算 12、 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室内计算温度: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 区的平均温度。 寒冷地

4、区和严寒地区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应采用1824;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622; 设置值班采暖房间不应低于5。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 平均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 的日平均温度。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 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 采暖室外临界温度民用建筑取5。 历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每一年(1030 ) 累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累计(3年)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 的计算、热风采暖空气加热器的计算。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机械送

5、风系统补 偿消除余热、余湿等全面排风的耗热量计 算。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空调房间设计热 负荷的计算。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年耗量计算。 采暖一般规定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 等于90天的地区,应设置供暖设施,宜采用集中 供暖。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 89天 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 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 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宜设置供暖设施,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 医疗机构宜采用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设置,用热媒管 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 。 采暖一般规定 严寒、寒冷地

6、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 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 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 采暖,保证室内温度5。目的是防止水管及 用水设备冻结。 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 ,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 。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 ) 采暖一般规定 重大调整:原规范中以满足卫生和不结露要求 的最小传热阻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现已符 合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 计。 现行节能标准包括: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 能标准。共5个。 各标准对围

7、护结构、玻璃外窗、阳台门和天窗 的传热系数都有要求和规定。 热工分区图 分区图 温和低区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 准的规定。外墙、屋顶、外窗等的传热系 数不大于节能标准中的规定。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内表面换热系数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围护结围护结 构内表面特征 W/(m2) 墙墙、地面、表面平整顶顶棚、 有肋状突出物的顶顶棚(肋高/肋间间距0.2) 8.7 有肋、井状突出物的顶顶棚(0.2 肋高/肋间间距0.3)7.1 有肋状突出物的顶顶棚(肋高/肋间间距 0.3)7.6 有井状突出物的顶顶棚(肋高/肋间间距 0.3)7.0 外表面换热系数 围护结构传

8、热系数 围护结围护结 构外表面特征 W/(m2) 外墙墙和屋顶顶23 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7 闷顶闷顶 和外墙墙上有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2 外墙墙上无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6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规范中还列出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不带铝箔、单面 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热阻; 各种材料和构造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案例 某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体形系数为0.28,外 墙为360mm粘土多孔砖(=0.58W/m.K), 内衬灰20mm(=0.87W/m.K),按照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改造,加贴 膨胀聚苯板,则外墙所贴的膨胀聚苯板( =0.0

9、5W/m.K)的厚度至少应为多少 查公建节能,寒冷地区体形系数0.28的 外墙传热系数限值为Kmax=0.60W/m2.K。 窗墙面积比 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 标准规定执行。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 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 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 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 。 竖向分区 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 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 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 置。 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 竖向分区 常用方法:分低区和高区,低区采取直接 连接,高区采取间接连接或

10、双水箱连接。 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 不经常的可不计入,经常而不稳定的耗 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 热负荷 热负荷 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 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 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Q1,冷风渗透耗热量Q2 。 热负荷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门、窗、墙、屋顶等)基本耗热量按下 式计算: 热负荷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地面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全国民用建筑 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地面传热系数当房间有一面外墙按房间进深 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两面相邻外墙,按房间 进深和开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 ,将房间划分成两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 分;当房间有四面外

11、墙时,将房间划分为四 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 热负荷 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 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综合传热系数(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热负荷 传热面积的计算 热负荷 1)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 2)外墙面积:高度长度 高度:底层从土壤层算到上层的地面,中间层从本 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是从顶层地面算到屋 顶的上表面。 长度,应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拐角房间应从外 墙外表面算到内墙中心线。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 为分界线; 3)闷顶和地面面积:应从外墙内表面算至内墙中 心线或按两内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对平屋顶 ,顶棚面积按建

12、筑物外廓尺寸计算。 热负荷 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应计算通 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 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 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 其传热量。 简化计算方法:温差小于5,不计算。 热负荷 附加耗热量: 朝向附加 风力附加 高度附加 外门附加 间歇附加 两面以上外墙附加 窗墙比附加 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向:0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15; 南向:1530。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 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 东西可不修正。 热负荷 风力附加率: 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以及特别高 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

13、结构附加5 10%。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 外门附加率: 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 一道门 :65n 两道门(有门斗): 8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60n 热负荷 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全国民 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一道门 :98n130n 两道门(有门斗): 120n16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90n120n 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500 阳台门不考虑外门附加。 热负荷 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 出1m应附加2,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 。 两面及以上外墙,将外墙、外窗、外门 的基本耗热量附加5%。 窗墙比大于0

14、.5,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 10%。 热负荷 间歇附加(新增):要求使用时间保持 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温的供暖 建筑物,可按间歇供暖系统设计。供暖 热负荷的计算考虑间歇附加: 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取 20%; 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 取30%。 热负荷 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 热负荷 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 缝隙法:只计入风压 换气次数法: 热负荷 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 缝隙法: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 m-冷风渗透综合修正系数; b-渗风指数 热负荷 散热器采暖 热媒及热媒温度 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热 媒温度为75/50或85/60连续供暖。 散热器采

15、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新增) 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变流量调节,利于 节能。 散热器采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 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便于分户计 量。 散热器采暖 居住建筑系统制式 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能实现室 温调节。 散热器采暖 公共建筑系统制式(新增) 可采用双管和单管跨越式系统。能独立进 行室温调节。 散热器采暖 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 垂直单管顺流式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 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 系统。 散热器采暖 层数要求(新增) 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 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 宜超过6组。 散热器串联组数过多,每组散热器温差过 小,增大了散热器的面积,恒温阀调节性 能也很难满足要求。 散热器采暖 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 的两组散热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 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下接口同 侧连接方式。(新增) 散热器采暖 散热器的选择规定 (1)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 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 准的规定。 (2)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 热器。 (3)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 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