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6023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第十二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上,中国曾长时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其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中写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在宋朝的末期,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的领先经济”,“在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位居世界第三位。”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在中古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先进和更优越。”只是历史进

2、入近代以后,中国由于政治腐朽、帝国主义入侵和掠夺,经济上才日益衰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重新走上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之路。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顺应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第一节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在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走向

3、、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当属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市场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改革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原因,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可能重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道路,耐心等待自然经济的缓慢瓦解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形成,而是必须借助国家力量集中调

4、配资源,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和工业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把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这种排斥商品经济的理论反映到经济体制上便是限制商品经济发展,排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缺乏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当时作为楷模的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因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强调社会生产整体上的计划性和可控性。(2)赶超型战略的内

5、在需求。正如林毅夫在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提出的那样,中国19491978年间的经济结构是基于一种优先考虑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形成。实现这种赶超型战略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安排,并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集体化。(3)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生活中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无论是企业内的分工还是社会范围的分工都远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全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小生产。正是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决定只有由国家统一配置

6、资源,才能组织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2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利弊端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优点,一是有利于迅速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国家有限的经济力量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满足国防需要。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集中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改变生产力布局。这对于所有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这种以集中计划管理为核心,部门行政领导为手段的经济体制,对于那些处在发展目标单一、经济结构简单、生产经营以粗放式外延发展为主阶段的国家是适宜的。国家通过集中计划,有利于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政府直接组织投资,也利于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但是,随

7、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基础的建立,社会秩序的正常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与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社会化大生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计划经济体制在工业化初期靠拼资源、粗放式外延发展所显示的优越性开始逐渐消失,其自身潜伏的矛盾与弊病却日益突出并表面化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表现为:(1)国家权利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企业的计划由国家来制定;能源、原材料由国家来供给;设备、人员由国家来调配;产品由国家定价包销;利润由国家收缴,亏损由国家补贴,即“供、产、销、人、财、物”都由国家控制,因此企业不过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没有自主权,这种体制下的“企业”实际上不能够算作真正的企业。

8、(2)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企业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各自自成体系,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因此这种体制极易造成官僚主义严重,经济效率低下,浪费惊人。(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计划管理同价值规律对立起来。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组织管理国民经济,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经济运行呆滞,失去了灵活性。产品质量差,花色品种少,产品的极度短缺与大量积压并存,人民的需要越来越得不到满足。(4)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财政统收统支,物资统购统销,外贸

9、统进统出,劳动就业统包统配,工资制度统调统升。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然,改革前中国的这种计划经济不是由有生命力的细胞组成的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由没有生命的砖石堆砌成的不能自我生长的建筑物。因为作为高度集中的、事前调节的计划经济运行体制,面临两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一是信息不完备不充分,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即使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人们的劳动出于生产条件差异和劳动者本身质与量的差异而难以直接衡量,劳动耗费也不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制定计划的中央决策机构难以掌握大里分散的、不断

10、变化的信息,计划管理部门处理信息、编制计划的手段也就不可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精确性和适时性,因而制定的计划缺乏科学性,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存在利用人们的利已心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如果否定经济单位和劳功者个人独立的经济利益,也就否定了他们在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下才能产生的动力;同时,行政命令取代自由竞争的结果,势必从外部消除经济单位之间的竞争压力,而一个既缺乏动力又缺乏压力的经济是很难不陷入停滞的。建国后前3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原来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现实能够提供的空间,这导致了改革和对中国经济体制的重新选择。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

11、改革1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以后伴随着整个经济改革的推进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曲折历程。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效果是显著的。整个市场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这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说初期阶段。随着农村改革的率先启动,国家逐步放开和发展了集市贸易,放开了个体经营,消费品市场最先得到较快发展,并带动了生产资料市场的萌芽和产生。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基本上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计划机制仍占主导地位,市场发育刚刚开始,虽在某些方面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基本上是在“体制外”展开,因

12、此有人把这一阶段的市场化称作“体制外市场化阶段”。常修泽、高明华: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第二阶段(1985年-1991年):这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确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国家调整了生产资料购销政策,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实行“双轨制”,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尤其是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概念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后,生产要素市场开始启动,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相继起步和迅速发展。另外,作为

13、市场主体的企业的市场化也获得进展,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实行两步“利改税”,从推行承包制到试行股份制,从乡镇企业崛起到国有企业改革,都穿插在整个市场化的进程之中。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系的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双轨制”这一市场化必经的阶段,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同时带来了“寻租”现象和腐败行为的滋生,致使市场化进程受挫,加上这一阶段两次严重通货膨胀(1984年和1988年)的发生及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在这一阶段,市场化改革已全面展开,市场力量迅速成长,

14、并开始与计划机制相抗衡,是市场化获得重大进展的阶段,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也进入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1992年-现在):这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及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市场化进程驶入“快车道”。要素市场发展明显加快,明确提出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股票交易所正式设立,劳动力全国性的流动势不可挡;企业市场化由以前的“放权让利”进入到深层次的“制度创新”,股份制改革大面积推广,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结构调整浪潮涌现,民营经济登上经济舞台;政府适应市场的程度增强,宏观调控方式开始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同时政府退出微观经济

15、活动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市场化的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尤其是加入WTO的日程临近,更增大了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压力。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市场化进入了纵深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2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60%,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具体地说:(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

16、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等等。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工业品指令性计划仅限于5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继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自主择业,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1978年以来的所有制改革,其基本趋势是不断放松对非公有经济的限制,从19781997年,中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4.7%下降到75.8%,而个体、私营经济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