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5931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1、相关定义1.1、职业兴趣的概念的研究 在欧美各国,心理学家和学者们对各类职业人群的兴趣特点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研 究,并编制了各具特色的职业兴趣量表,在教育辅导和职业咨询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对 - 3 - 兴趣的研究逐步进入到了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从 Parsons、 Strong 到 Holland ,研 究者们从各种兴趣理论出发,对职业兴趣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国外普遍使用的职业兴趣 的概念有两种,其一是 Hanson1973 年提出,认为职业兴趣是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 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其二是 Holland 的职业与环境匹配理论

2、, 认为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具有相同意义,是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的一致。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职业兴趣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1991 年龙立荣等人经研究认为 职业兴趣是在职业选择活动方面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 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职业兴趣是在职业上的个人兴趣的体现。2000 年刘广珠在其研究 中指出:当兴趣直接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李永鑫 2003 年的 研究中认为: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极 积思考、探索和追求,这种兴趣我们就称之为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 社

3、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困难。但是,社会支持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专业上的概念,自本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文献中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概念在理解上的差异反映了研究者们对其本质的不同

4、理解。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1.3、自尊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自尊?不同的研究者各自理解不同,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他们多是根据自 己的认识和理解来界定自尊的。 1.1.1.1 自尊的词源学分析 自尊的研究多来自西方,自尊的英语词汇是”self-esteem”,主要是指”他人对自 己好的意见和评价”,但有时也指”自负、自大” 4 。 根据辞源(1981)对自尊的中文解释,自的意思

5、是”自己”,而尊为”尊重,尊 奉”之意 5 。 1.1.1.2 西方学者的理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 的自我感受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 性的比值,它是一个分数:即自尊=成功/抱负水平”;并且这个分数可以通过增大分子 或减小分母来提高;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取决于他实际的成就与他本身潜在 的抱负水平的比 6 。 布兰登对自尊的理解是,自尊是指人们在应对基本生活挑战时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体 验和坚信自我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它由自我效能和自我价值感两部分构成 7 。 1.1.1.3 中国学者的理解 朱智

6、贤(1989)提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8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顾明远(1990)提出”自尊是自我意像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是对个人 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作出的评价” 9 。 荆其诚(1991)提出”自尊是个人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受人 敬重的自我概念” 10 。 魏运华(1997)提出”自尊是个体在比较过程中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1 。 张静(2002)提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2 。 张林(2004)在综合国内外自尊涵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内涵是”个体对其自身价 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

7、,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 息相关的人字加工过程” 3 。 宋芳(2007)综合以往对自尊的研究将自尊定义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 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 13 。 国内外学者对自尊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对我们理解大学生自 尊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笔者比较认同唐烈琼(2006)关于大学生自尊的见解,他认为, 大学生自尊是大学生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一种对自我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评价和情 感体验,即: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这才应该是大学生自尊的本质 14 。 1.4、() 领悟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可以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

8、持,也可以是主观的、体验到的、 情感上的支持。前者被称为客观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实际获得的支持,这类支持 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后者被称为领悟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对 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包括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 意程度,这类社会支持必须由个体主观的认知评估来认定。 1.5、社会支持概念及意义 社会支持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和 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间因素,反映一个人 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它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三类。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

9、系的存在和参与及家 庭婚姻等,它独立于个体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指主观体验到的感 情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感情体验和满意程度,与 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41 。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 义 7,8 。同时,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反映了个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缓解应激对健 康损害的能力。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 拒绝别人的帮助。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提高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42 。社会 支持能够帮助个体从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通过多种机制减轻 个体在生活中的不良影响,促进和维持个体的良好身心状态 43

10、 。 1.6、社会支持概念的界定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对 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中学阶段是学生正式在学校里接受 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阶段,也是各方面技能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 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这一时期,社会支持程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 展发挥着重大而持久的影响。李强认为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会影响其看待学习的 态度和对待学习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各项学习成绩。在实际教育教学 过程中,我们如果能意识到学生社会支持这一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 性,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以及培养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度来引导学生学

11、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张克云认为, 作为科学学术研究的对象和专业领域上的概念,社会支持这一说法自从20世纪 7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内涵在各个学科领域之间乃至学科内部之间并末达到过 统一。每个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刘霞认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专家 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努力从各个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气 有些专家学者们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刘霞认为社会支 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 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的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 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

12、或因素。段玉香 (1994)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区、社会网络、或从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物 质和精神帮助气申继亮(2002)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一般性或特 3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 伤害?。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 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而有些专家学者们则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路海东 (1981)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这 种依存关系能改善应付短期挑战刘慧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

13、 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 正式的支援与帮助气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 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们是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高祥 (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 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 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张富洪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一种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 关系个人与他人或群体间可互换的社会资源气钱铭怡社会支

14、持包括施者与受者 两个有意识的个体之间的资源交换?。李浩然认为研究者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 会支持概念进行描述和界定,说明社会支持是一个具有多元结构的概念?。张大 均认为社会支持既包含环境因素,又包含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个体与 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管研究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但这些社会支持概念中所 共有的因素是,它是可获得的、与各种社会关系有关的外部的资源?。 1.7、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与自我概念的发展都是国内心理学界一直十分关注的 课题,虽然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概念的发展都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但是作 为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和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

15、期,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心理学 家们关注的对象。 自从 2001 年黄希庭等人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并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 倾向量表以来,国内学者对时间管理倾向及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 以往的研究除了探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一般因素对青少年的 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之外,研究者们更多地倾向于研究时间管理倾向同个体的焦 虑、抑郁、自我价值感、A 型人格、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自信、自尊、主观 幸福感等心理因素的关系,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这些心理因素均存在显著 相关。自我概念是一个比时间管理倾向更为复杂的概念,针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 更加庞杂,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的则是自我概念随年

16、龄的发展及影响其发展的因 素。大学时代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 12 在国内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概念发展除了受家庭、学校、同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之外,还同心理健康、归因方式、主观幸福感、职业生涯规划、应对方式等方面 都有显著的相关。 时间管理倾向被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提出以来以后,研究者们就注意到了其与 “自我”关系,但是由于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提出的时间尚短,因此,对于其与 “自我”的相关研究也都集中在近几年。谢一雪(2007)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心和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体的时间观 管理能力越强,就会表现的越自信,其自身也就越多地感到内心的和谐。刘铖林 (2008)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 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对总体自我效能感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时间效 能感具有最佳的预测力。王昕(2007)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时间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