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5888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额信贷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额信贷教材(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农村小额信贷 小额贷款公司回顾 总体情况: 央行2013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 告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 贷款公司6555家,贷款余额6357亿元,全年 新增贷款434亿元。 其中,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有513家, 实收资本830.94亿元,贷款余额1052.53亿元 ,三项指标均排在全国第一位。 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超过400家的地区包括内 蒙古自治区、安徽省和辽宁省, 我国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 1.总体贷款规模有限 贷款总余额贷款余额6357亿元,仅占整个正规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0.59%; 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一年期以内的贷款占比 为98.6

2、3%。 2.营运资金主要为股权资本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 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 金。 全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为821.98 亿元,实收资本为817.2亿元;公司资金总来源 为940亿元;实收资本占总来源的86.85%。 小额贷款公司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余额仅为 63.2亿元,仅占总来源的6.71%。 3.贷款投向有待优化 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个体经 济、工业和商业,仅有 20% 左右的贷款 投向了农业领域。 本章主要内容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3.小额信贷核心机制及其理论基础 4.我国小额

3、信贷的基本情况 5.我国小额信贷的运作 6.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1小额信贷的概念 1.2小额信贷组织概念 1.3国际上小额信贷运动的历史背景 1.4农村金融从传统模式到“新方法” 1.5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新方法”中的地位 1.6小额信贷与微型金融 1.7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的联系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1 小额信贷的概念 小额信贷在英文里面是microcredit( 1. 小 额贷款 2. 微型贷款 3. 小额信贷 4. 微额贷款 5. 微 型信贷 ) 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 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信 贷服务,其基本特征

4、是额度较小、服务于 贫困人口、无担保、无抵押 小额信贷的两个基本目标: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大量中低收入人群提供 金融服务 二是“财务可持续”: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 与发展 目标偏离是指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追求财务可持续性将贷款 目标从贫困人口转向更加富裕的群体 小额信贷的提供: 一是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 二是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2 小额信贷组织概念 国际上对小额贷款组织并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 一般而言,小额贷款组织是指专门针对中低收入 群体提供小额度信贷服务的商业机构或民间团体 。 “小额信贷组织”被称为“农村四类机构”,包括: (1)

5、小额贷款公司 (2)贷款公司 (3)农村资金互助组(互助社) (4)村镇银行 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小额贷款组织一般分两 类:商业性小额贷款组织和福利性小额贷款组织 商业性小额贷款组织以营利性为目标,是独立的 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入股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 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资产 形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需要缴纳相应的税费。 福利性小额贷款组织以保本微利为责任,是独立 的非营利性法人,按照章程从事公益性活到,其 公益性体现在融资服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社区性 和扶贫性,这类机构可以不缴纳税费,并享有一 定的政府补贴。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3 国际上小额信贷运动的历史背景 传

6、统农村金融政策基本特征: 单方面强调优惠贷款的作用,通常以低于市场水平的补贴 性利率发放贷款,或附有其他优惠条款;以国有政策性金 融机构为信贷投放主体 导致的后果: 1.低利率政策抑制储蓄,并对民营金融机构具有排挤效果 ; 2.当政策性信贷资金被更多地视为一种补贴或者拨款而不 是贷款的时候,导致较低的还款率,进一步破坏了信用环 境。 3.低利率信贷资金并没有使普通农户真正受惠,而是常常 被那些乡镇社区中的有权阶层获得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4 农村金融从传统模式到新方法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强调政府作用的传统发展观念逐渐 被以强调市场力量的新发展观念所取代。从上世纪80s 开始,农村

7、经济发展政策“新方法”逐渐兴起,提供了有 关农村金融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微观层面:“民营农村金融机构”和适当的金融 工具; 中观层面:竞争、高效运行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 良好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 宏观层面:稳定政策以及政府旨在强化市场力量 的直接干预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5 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新方法”中的地位 顺应这种潮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规模不 一的小额信贷已经在非洲、亚洲、拉美、加拿大 乃至美国等广大区域内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已 经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运动 在有些国家,小额信贷已经具备能够为农村人口 提供系统性金融服务的可持续的制度体系 小额信贷实际上已

8、经和农村金融政策“新方法”密 切相连,并成为其重要标志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6 小额信贷与微型金融 小额信贷,一般只包括信贷业务;而微观金融不 仅包括信贷服务,还包括储蓄、保险、支付等金 融服务。从概念上说,小额信贷是微型金融的一 个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逐渐被“微型金融”取 代。如今,传统的微型金融与更广泛意义上的金 融体系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国家, 银行和其它商业组织已经进入微型金融行业,开 始建立完全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体系 1.小额信贷的几个主要概念 1.7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的联系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系统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 出的一个

9、概念,并于2005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了全 球关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启动大会 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同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 观层面的农村金融政策“新方法” 普惠金融体系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 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 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 收入人口,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 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1 小额信贷的基本模式 2.2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 2.3 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概况 2.4 国际范围内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2.国际上小额信

10、贷发展情况 2.1 小额信贷的基本模式 国际上主要有四类比较有影响的小额信贷模式,即 村银行模式(Village Banking)、小组贷款模式( Group Model或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个人贷款 模式(Individual Model)和混合型模式。 村银行模式指的是小额信贷机构以一个村的整体 信用为支撑,在村范围内发放小额贷款 小组贷款模式指的是以小组联保的形式发放小额 贷款 个人贷款模式指的是直接对自然人发放小额贷款 混合型模式是同时兼顾上述三种形式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2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 2.2.1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 1976年

11、,默罕默德尤纳斯博士在孟加拉的Jobra 村开创小额信贷实验项目,1983年当局允许该项 目注册为正规银行,乡村银行由此成立。在此后 的30年间,乡村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组织遍及全国 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 还款率达到97%以上 这种模式被称之为GB模式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穆罕默德.尤 努斯 (Muhammad Yunus)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孟加拉乡村 银行( Grameen Bank)的小 组模式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2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 2.2.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的前身是成立于19

12、87年 的非政府组织PRODEM,1992年该组织改制 为银行。到1998年末,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的低收入客户已经到达81503人,占玻利维 亚整个银行系统客户总数的40%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城镇及城市郊区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2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 2.2.3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是印尼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有100多年的历史。BRI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建 立3600个村行(UNIT)发放小额贷款,在有效地 向农村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在 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RI于2003年11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4 年底

13、,其股票价格相当于发行价格的三倍 其服务对象以个人和家庭为主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印度尼西 亚人民银 行(BRI) 的一个支 行情况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印度尼 西亚人 民银行 (BRI )的一 个客户 情况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2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 2.2.4 乌干达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FINCA) 乌干达的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是一家成立于1984 年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额 信贷服务,其首创的“村银行(Village Banking )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大约3000个组织广泛采用 ,成为国际小额信贷运动中的一种主要模式 2.国际上小额

14、信贷发展情况 2.3 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概况 小额信贷是从第三世界国家产生的,它在亚洲、拉丁美洲 、非洲比较早地发展起来。在亚洲,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 的小额信贷最发达,其次是菲律宾、印度、尼泊尔、柬埔 寨等国。在拉丁美洲,小额信贷在玻利维亚、墨西哥、秘 鲁发展得最为成熟,其次是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等。非 洲国家中包括南非、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 小额信贷模式同样在发达国家得以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和 欧洲。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连锁经营公司就是小额信贷公司 ,美国住宅金融公司(HFC)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额信 贷公司。在欧洲,小额信贷扮演了挽救失业率的重要角色 。在德国,失业者创建的公司1/3得到了小额信贷

15、 2.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2.4 国际范围内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2.4.1 从小额贷款(Microcredit)向微型金融 (Microfinance)转变。即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向为 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转变 2.4.2 从福利主义到制度主义转变。即国际小额 信贷机构正从扶贫性质的机构向商业性企业转变 2.4.3 国际上关于小额信贷(行业)监管原则的 一致意见正在形成。 2.4.4 逐步放松有关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 部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家小额贷 款利率控制情况 国家和地区 是否控制 说 明 美国否 澳大利亚否 智利是不能超过传统利率上限 中国台北否 印度尼西亚否BRI银行每年收取

16、10%到18%的利率 韩国否小额信贷机构可以自己设定利率 马来西亚是中央银行限制利率上限与基础利率的浮动范围 墨西哥否采用市场化利率,2001年12月年利率接近28% 新西兰否 秘鲁否 菲律宾否小额信贷机构被鼓励采用市场化利率 泰国是金融机构合作组织与信贷联盟设定25%的利率上限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年利率上限为12% 3.小额信贷的核心机制 及其理论基础 3.1 团体贷款的作用机制 3.2 动态激励的作用机制 3.3 分期还款制度的作用机制 3.4 担保替代的作用机制 3.小额信贷的核心机制 及其理论基础 3.1 团体贷款的作用机制 孟加拉乡村银行传统的团体贷款模式,可能是最 具有传奇色彩。传统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中, 贷款小组由村民自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