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5660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行健骨操课件解读(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的基础 1 项目的实施2 项目的推广3 项目的评价4 流行病学: 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原发性骨质疏松 症 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中国:7000-8000万 我国60 岁以上人群中 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 IOF,1990. 戴如春等骨质疏松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刊,2008,43(4):4-6 Bottrmein ML, Kaufman J, Tosi L,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optimal care of the fragility fracture patient to reduce the risk of future frac

2、tureJ. J Am Acad Orthop Surg,2004,12:385-395. 运动疗法: 近些年,运动疗法作为骨质疏松症非药 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以疗效可靠、副作用 小、节省开销、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而日益 受到重视 骨痿”、“骨痹”、“腰背痛”范畴 易筋经、八段锦、少林内功等具有益气养血、祛瘀生 新、强筋壮骨之功基础 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简单易学,安全性较高 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病 人 研究证实五行健骨操延缓平衡能力 下降,尤其是对预防中老年人跌倒 具有重要意义 骨松中医 “骨痹”、骨痿”、“腰背痛”范畴 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脾胃亏虚、痰瘀阻络、骨髓 空虚 以中医传统功

3、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 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骨质疏松症的特点而创 编的康复训练操 取义五行相助,生生不息,从而强筋健骨之意 。 渊源溯流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 。 八段锦是由八种如“锦 ”缎般优美、柔顺的动 作组成,更是国术精 华之集“锦”。八段锦 在现代养生保健生活 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 达到强身健体、怡养 心神、益寿延年、防 病治病的效果。 八段锦动作口诀 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五行健骨操 八段锦之名,最早见于北

4、柬洪迈夷坚志。 八段锦是由两臂或单臂上举,马步左右开弓,头部左右旋转 ,摇头摆臀,弯腰两手攀足,马步左右出拳,足跟上提八个 动作组成,是古代导引的一个重要分点。 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弓I图算起,导引之东在 我国赢传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第一节 宁心静神益元火 第二节 调理脾胃巧培土 第三节 运气前推妙生金 第四节 吹字壮腰滋肾水 第五节 白鹤展翅增涵木 第六节 松柏攀天理三焦 第七节 悠然七颠消百病 第八节 缓步揉腹骨自强 纳入、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 诊断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 在进入本研究前6个月内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 自 愿作为受试对象。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

5、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 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者 ; 脑血管意外导致四肢肌力下降或瘫痪、长期卧床、生 活不能自理者; 老年性或血管性痴呆导致神志不清、失 语谵妄及不能对答、定时、定位、定向障碍者; 不能排 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癌性骨 病变者; 严重精神疾病、有抑郁状态,接受药物治疗者 。 中止标准: 未能遵照治疗方案连续康复训练者; 治 疗期间发生脑血管意外或者严重外伤活动明显受限者; 不能按期复查相关指标者;主动要求退出者。 五行健骨操的注意事项 尽量选择一个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含氧量高的地方 合适的运动穿着 练习之前请不要直接进食,饱餐

6、之后要空腹三到四小 时 避免运动伤害,事先做一些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 颈部运动 肩部运动 腰部运动 膝部运动 四肢运动 扩胸运动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节 宁心静神益源火 第一节 宁心静神益源火 动作要领: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宽,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 两手平伸,屈膝屈髋,两手成捧球状,足尖着地 ,足跟提起,两手高举过头顶,指尖相对,掌心 向上,目往上视,双臂分作两边,两臂一字平开 ,两手向前合掌,翻转向后,合十两掌,翻转, 指尖向前,两臂伸直,分作两边,双臂缓缓落下

7、。 第一节 宁心静神益源火 本节动作五行属火,取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而气 定神敛入骨之意,以求定心涤虑,排除杂念。 神态安静和祥,外静而内有无限生机,气血调和 ,这样可消除内心焦虑,稳定不安情绪。 古人云:“神往气自回”。通过神敛和两掌相和的动 作,可起到气定神敛、均衡身体左右气机的作用 。 第二节 调理脾胃巧培土 第二节 调理脾胃巧培土 动作要领: 两手垂于身体两侧,两手捧起,掌心朝上,上 提至与胸同高,两手翻转使左掌心向上,右掌 心向下。抬头注视左掌,左臂由左外侧慢慢放 下,回复预备姿势。而后的动作除左右手相互 交换外,其余均与前述同。 第二节 调理脾胃巧培土 本节动作调理脾胃,五行属土,接

8、上势为火生 土,土能制水,也能荣水。 “脾主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水谷赖脾气运化 输布濡养五脏肌肤毛窍,包括肾与骨。脾气健 旺,才能“谷气入满,淖泽注于骨”(灵枢决 气),且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 ,也是从脾胃入手治疗“痿证”。 第三节 运气前推妙生金 第三节 运气前推妙生金 动作要领: 两脚跟向外撑,成内八字,呈站裆式,两手屈肘,两手插腰, 两手后撑,四指朝前,拇指分开,腕关节背伸,然后两掌收 于腰间,掌心相对,拇指用力外展伸直,其余四指并拢,蓄 劲于肩臂指端,同时出声发力,“咳”,使两臂徐徐运力前推 ,推至肩、肘、腕成一水平线为度。胸微挺,臂略收,两目 平视,呼吸自然。吸气,吐气

9、,同时出声发力,“咳”,两手 徐徐屈肘,收回于两胁。共反复三次。由直掌化俯掌下按, 两臂后伸,四指朝前,拇指分开,腕关节背伸,两手插腰, 两肘放松,两臂放松,双手垂于体侧,同时两脚跟提起下落 ,成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第三节 运气前推妙生金 本节动作重点调理肺气,五行属金,接上势为土生金 ,取金能生水而健骨之义。 肺主呼吸,条畅一身气机,发声的同时,不仅使人精 神振奋,并可宣畅气机,使气血津液运行无阻,防止 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产生,阻于经络,使筋脉肌 肉失于濡养,进而产生“骨痿”、“骨痹”。 第四节 吹字壮腰滋肾水 第四节 吹字壮腰滋肾水 动作要领: 接上势,两手掌心置腰部肾俞穴处,两

10、手上下摩擦 肾区各7次。 双手放于腰部,下额微收,意想肾及命门。吸气, 然后用口吐气,同时默念吹字,屈膝下蹲,量力而 行,双手随着下蹲分作两边,感觉意气从命门灌注 到涌泉,然后两手收到膝盖,环转按摩膝盖部位3圈 ,稍停放回体侧。吸气,双手贴于身后,上提,放 于腰部,同时意气从涌泉收到命门,敛入脊骨。如 此,共练三次。 第四节 吹字壮腰滋肾水 本节动作吐故纳新,填精补髓,补益肾气,五行属水, 接上势为金生水之意。 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主肾主骨” ;灵枢经脉:“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都强调了肾精 的充足与否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11、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肾精亏虚是老年人共同的生理 改变,所以补肾填精历来都是古今医家治疗骨痿的基本 大法。 第五节 白鹤展翅增涵木 第五节 白鹤展翅增涵木 动作要领: 接上势,两手由身前缓缓提起,置于腰间,掌心朝上。两掌翻 转向上,上撑,十指相对,掌心向上,同时脚跟提起,两掌分 作两边,下落,两臂伸平,两脚跟下落,两手翻转向上,由小 指到拇指握拳,收于腰间,屈蹲,拳心向上,两拳变掌,俯掌 向下。依次: 放松,十指撑开,向前,足跟提起,掌心向前。 放松,十指张开,两掌回收至腰间,足跟落下。 放松,十指撑开,向前,足跟提起,掌心向前。 放松,十指张开,两掌回收至腰间,足跟落下。 放松,十指撑开,向

12、前,足跟提起,掌心向前。 放松,十指张开,两掌回收至腰间,足跟落下。 双臂下落,自然放松。 第五节 白鹤展翅增涵木 本节动作主要调理肝,五行属木,接上势为水生木,子 能令母实。 “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五行属木,木曰曲直,“肝主疏 泄”,通过动作导引,伸展肢体,使身体顺应木条达的特 点,条畅气机,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加强筋骨肉的濡 养之功。 “骨为干,肉为墙,筋为刚”,所以舒肝柔筋,伸筋拔骨 之功,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 第六节 松柏攀天理三焦 第六节 松柏攀天理三焦 动作要领: 接上势,两足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两手身 前交叉,掌心向上,徐徐向上,翻掌,掌心朝上如托 天状。两手打开,

13、分作两边,放松,下落,两臂垂于 两侧。 第六节 松柏攀天理三焦 本节动作可以拉开手三阴经,调理上焦心肺。动作中的呼 吸配合可使膈肌上下有序地运动,腹肌也随之松紧交替, 这种外在运动可诱导位于中焦的脏腑及脾胃的气血运行, 进而促进精华物质的吸收,濡养筋骨肉。 三焦乃元气之别始,元气又乃一身之根本,通过调理三焦 ,进而通行元气,起到补益之功。 第七节 悠然七颠消百病 第七节 悠然七颠消百病 动作要领: 接上势,自然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两手上提,放 于腰部,吸气时两足跟提起;呼气时两足跟下落震地, 一吸一呼为次,反复做七次。 第七节 悠然七颠消百病 本节动作主要调理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 等对

14、脊柱和脑髓有震动补益作用,畅通全身之 气血,运行周身,充分濡养筋骨肉,同时也减 少了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进而防治 骨质疏松的产生。 第八节 缓缓揉腹骨自强 第八节 缓缓揉腹骨自强 动作要领: 接上势,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意守丹田。双手交叠 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摩腹10次,而后再按逆时针方向 摩腹8次。 第八节 缓缓揉腹骨自强 “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 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 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本节动作使内气迅速汇聚运行,坚持揉腹法,自能“通 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 邪,清内生之百

15、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 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动作要领 五行健骨操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 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 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整 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 合。 五行健骨操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 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 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先求动作方整,再 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配合呼吸 五行健骨操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

16、时隔肌下 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 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 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 如“松柏攀天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 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 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 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 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 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 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意念形神 练习五行健骨操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 ,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 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 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