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05342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燃料燃烧是放热的,我们如何计算燃料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呢? 1.理解盖斯定律,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通过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学习过程,掌握有关反 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以进一步提高计算能 力。 1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几步完成,其反 应热是相同的。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 与体系的 和 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 始态终态 途径 2特点 (1)反应的热效应只与 、 有关,与 无关。 (2)反应热总值一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 则H 。 3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热 。 始态终态

2、途径 H1H2 H3H4H5 盖斯定律的应用 (1)盖斯定律的应用方法 常用方法 a虚拟路径法 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种途径: (a)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 (b)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 热分别为H1、H2、H3。 如图所示: 则有:HH1H2H3 b加合法 即运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 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实例 (2)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或除以某一个数时,反 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以或除以该数。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 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指反应按所给形式 完全进行时

3、的反应热。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答案: A 1计算依据 (1) 。 (2) 。 (3) 的数据。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燃烧热 H 。 393.5 kJ/mol(283.0 kJ/mol)110.5 kJ/mol 有关反应热 的计算 (1)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 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包括 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 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 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 的量其燃烧热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 能量,H反应物的化

4、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 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HE生成物E反应物 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cmT (2)注意事项 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 同倍数的改变。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 反应热。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 单相加。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 ,盖斯定律才成立。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 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答案: C (2010广东高

5、考)在298 K、101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 H1 Cl2(g)H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3H12H2 BH3H1H2 CH3H12H2 DH3H1H2 根据盖斯定律,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2,再 和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得出第三个热 化学方程式。 答案: A 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时的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 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正、逆反应

6、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 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包括 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多个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相加或相减,H也进 行相应的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 程式。 (5)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照所给 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1(2011广州高二检测)S(单斜)和S(正交)是硫 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S(单斜,s)O2(g)=SO2(g) H1 297.16 kJmol1 S(正交,s)O2(g)=SO2(g) H2 296.83 kJmol1 S(单斜,s)=S(正交,s) H3 下列说法

7、正确的是( ) A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H30,单斜 硫比正交硫稳定 答案: C (2011福州高二期末检测)发射卫星时可用 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 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2NO2(g) H167.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2534 kJmol1 试计算1 mol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 量为_kJ,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 _ _ _。 根据盖斯定律, 令2得2N2H4(g)N2(g)=2

8、N2(g) 4H2O(g)2NO2(g) H2H2H1, 整理得2N2H4(g)2NO2(g)=3N2(g)4H2O(g) H1 135.7 kJ/mol。 则1 mol N2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67.85 kJ。 答案: 567.85 2N2H4(g) 2NO2(g)=3N2(g)4H2O(g) H1 135.7 kJ/mol 利用已知反应热 来求未知反应的反应热 一般的处理步骤如下: (1)确定待求的反应方程式; (2)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 的什么位置; (3)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和位置的需 要对已知方程式进行处理,或调整计量数,或 调整反应方向; (4)实行叠

9、加并检验分析的结果正确与否。 2(2009山东高考节选)已知:O2(g)=O2(g)e H11 175.7 kJmol1 PtF6(g)e=PtF6(g) H2771.1 kJmol1 O2PtF6(s)=O2(g)PtF6(g) H3482.2 kJmol 1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H_kJmol 1。 解析: 分析所求反应可知,即可得最终 反应,故HH1H2H31 175.7 kJmol1 (771.1 kJmol1)482.2 kJmol177.6 kJmol1。 答案: 77.6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吸热反应在加热 后才能发

10、生 B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C依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合性, 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D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有关,无论是一 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基本相同 解析: 反应吸热、放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没有 必然联系,A错误;反应热表示反应中的热效 应,不仅指放热,也包括吸收的热量,B错误 ,据盖斯定律可判断D错误。 答案: C 答案: A 3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CO的燃烧热为282.8 kJmol1;现有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5.6 L(标准状况),经 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71.15 kJ,并生成液态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11、A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 O2(g)=2CO2(g) H565.6 kJmol1 B表示 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H571.6 kJmol1 C燃烧前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40% D燃烧前混合气体中H2与CO的体积比为32 答案: D 4(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质检)(1)炭在火炉中燃 烧很旺时,在往炉膛底内的热炭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 ,炉子内火会更旺,这是因为 _。 (2)如果烧去同量的炭,喷洒过水的炭和没有喷洒过水 的炭相比较,它们放出的总热量_(填“相同” 或“不相同”),这是因为 _。 (3)如果欲使炉内的炭燃烧更充分

12、,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向炉内喷吹空气 B把块状炭碾碎 C使用H2O作催化剂 D提高炉膛内的温度 解析: 往炉膛底热炭上喷洒少量水,即是高 温下炽热炭与H2O反应:C(s)H2O(g)CO(g) H2(g),这样炭经反应变成气体燃料,燃烧 时与空气接触充分,且燃烧快,所以炉火更旺 。但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只与反应物的多少 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与中间过 程无关。所以,相同量的炭在燃烧时,喷洒水 与没喷洒水燃烧放出的热是相同的。由此可知 ,要想使炭充分燃烧,只能适当吹入空气,使 之燃烧时有足够O2,再者是将炭块碾碎,增大 与空气接触面积,使用催化剂或提高炉内温度 只能使反应更快地完成燃烧过程,并不能提供 使炭燃烧更充分的条件。 答案: (1)炭与水反应生成CO和H2,燃烧更快 火焰更旺 (2)相同 相同的炭,耗用等量的空气,最终生 成的CO2也相同,所以放热相同 (3)AB 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