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04793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解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产什么?(交换、消费)第二单元:怎样生产?(生产)第三单元:为谁(个人和国家)生产?(分配)第三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第七课:个人参与收入分配(个人是通过哪些主要的渠道、途径、方式获得收入?)第八课:国家参与收入分配20、我国的分配制度2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2、财政23、税收一、考纲知识点(课堂检查)个人收入分配收入与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主体)重要组成部分兼顾效率与公平国家收入分配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构成影响因素财政的作用税收等构成二、知识体系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人与人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决定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2、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力决定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决定因素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含义:范围: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经济如何分配:特点:多角色合一: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2)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具体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

3、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按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等要素分配。A、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C、按技术要素分配: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B、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F、按信息要素分配:E、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是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A、对市场

4、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B、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C、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3)其它的非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注意的问题:(1)劳动收入是不是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私营或外资-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按劳分配(2)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私营或外资-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5)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

5、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判断(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或技术要素劳动要素管理要素资本要素资本要素练一练【例1】(2010安徽卷)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

6、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二、效率与公平二、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的公平主要指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的公平。(2)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或基本含义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

7、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人人平均,否认劳动差别和收入差别,不是公平。注意:收入分配公平要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A、什

8、么是初次分配?成功高考321B、居民收入包括: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C、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积极意义a、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b、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D、保证“两个合理比重”具体措施b、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a、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注:中国加上工资30%的福利也只占20%左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A、什么是再分配?成功高考321B、具体

9、措施:a、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2011年9月1日起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国民收入国家企业劳动者初次分配财政、保障等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提供服务的劳动者消费其他生产者再分配知识拓展:税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好比做蛋糕和切蛋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好比做蛋糕和切蛋糕效率:把蛋糕做大

10、效率:把蛋糕做大公平:把蛋糕切好公平:把蛋糕切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5)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三原则)(6)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例2】(06政治广东卷)“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

11、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例4】(09江苏)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例5】(2010年高考江苏卷)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

12、能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BCD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BCD【例6】(2011江苏政治)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的构成(1)财政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的实现形式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财政的主

13、要环节是预算。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的含义教材P64国家决算的含义教材P64(2)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3)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利润、债务和其他收入(费)相关链接P66教材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1)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措施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

14、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2)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A、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表现B、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措施国家要制定合理分配政策,做到统筹兼顾,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5、财政支出的构成(1)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首位)

15、经济建设支出中,基础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2)科、教、文、卫事业支出(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5)债务支出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相关链接P67教材6、财政收支平衡(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小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含义:财政收支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和“动态平衡”财政收支相等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最理想状态,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应该视为财政收支大体平衡。(2)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3)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4)正确处理

16、财政收支关系: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1)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2)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支相等。(3)财政赤字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53P37二、财政的作用1、财政是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1)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2)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