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04788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的经济建设 第二课时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看漫画结合教材P87的例子,思考讨论: 1、如何正确看待GDP? 2、漫画和教材例子的GDP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 国家发展有益吗? 对面开来的两辆汽 车平安驶过,没有 事故,没有损失, 也没有产生GDP 这两辆汽车发生刮蹭 ,发生小事故,造成 轻微损失,两车修理 创造GDP2000元 这两辆汽车猛烈相 撞,发生大事故, 两车报废,再造两 车创造GDP20万元 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被 称为“20世纪最伟

2、大发明之一” 。 但是GDP远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更不能反映出人类为经济增长而付出的代价;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 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 绿色GDP 绿色GDP是扣除经济发展对自然和人的损害之后的国内生 产总值的净值,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观 念之上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猛兽般的洪猛兽般的洪 水!水! 白色污染 没有益。没有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

3、列社会问题,甚至 出现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这从反面证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从反面证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后果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后果;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 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地位)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 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 。 以人

4、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 。 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 统筹兼顾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 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 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注意: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又好又快 地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增加的 发展。 3、 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必须把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 神

5、,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 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 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 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 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

6、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 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 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 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 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 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 、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 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 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 国政府的上述投资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

7、观的? 中央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 义是发展。 中央对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安排, 说明党和国家非常关注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中央对农村、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事 业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的投资安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中央对农村的投资,兼顾城乡发展;对教育、卫生、文 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兼顾了经济社会发 展;对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的投资,兼顾了人与自

8、然的和 谐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探究1: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 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 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生产一台DVD,我们 的利润只有12美元;一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 4的总 成本仅为187.51美元在iPhone整个成本中,组装只占 3.6%。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 、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但关键芯

9、片Y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 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请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 (1)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 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探究二:看材料思考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类别 GDP石油原煤粗钢水泥 占世界的 比重(%) 57.839.631.847.7 材料2:2005年我国GDP和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 材料1:2012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 经济增长

10、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8%。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资源能源消耗大,需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需要节约资源,增加发展的可持续性 (3)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材料3: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 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中国美国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材料4:浙江2008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6千美元,远远高于 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 破1万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

11、00多美元。 材料四: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西部地区实现 程度为84.18%,东部实现程度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 93.1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要求: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 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 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2、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据国家统计 局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 费水平只相当于上 世纪90年代初城市 居民的消费水平, 整整落后1010年,城 乡消费差距令人震 惊! (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求:(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发展农业)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但这 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

13、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 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 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 的5.5倍、日本的13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其次,环境 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譬如 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 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 水质已严重恶化。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 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

14、要求: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意具体措施)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贯彻科学发展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以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 的投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优化产业结构,发 展第三产业 推动城乡一体化, 坚持中国特色城镇 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和环境保护,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