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3869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毕业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China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their im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目 录摘要4关键词4Abstract4Key words4正文4引言41 中国翻译与中国文化41.1中国翻译的发展41.2中国翻译对其文化的影响51.3中国当代翻译的地位52 西方翻译与西方文化52.1西方翻译的发展52.2西方翻译对其文化的影响63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点63.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63.2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73.3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73.4时间观念造成的差异

2、83.5日常谈话造成的差异84 文化词汇和意象的翻译方法94.1异化译法94.2归化译法94.3折中译法94.4音译法95 翻译中的理解与表105.1词义理解不当105.2结构理解不当105.3习语理解错误115.4过分拘泥原文译文语言干瘪115.5忽视语言的民族性115.6译文词不达意或因词害义126 中国翻译学的发展方向126.1中国翻译学应在继承中求发展126.2选择地吸取西方译论的养料126.3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126.4中国翻译学应具有中国特色13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浅谈翻译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摘 要:翻译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由于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翻译

3、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文化的差异。英汉文化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本文从哲学和思维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指出翻译之本就在于跨越文化的障碍,翻译思维最重要的是文化思维。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交流Abstract: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Due to the language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Region and Time,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ends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ul

4、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philosophy and think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lies in the cross-cultural barriers, tr

5、anslation thin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thinking.Key words: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 Exchange引言翻译,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一种手段。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与合作,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如何在快节奏的国际交流中,如何生动地表达自己

6、思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含义,从而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必要影响,已经成为了翻译工作最为重要的应用课题。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颁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该荣誉。他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在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看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而这其中,担当莫言作品翻译的译作家们功不可没。亚洲很少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家用的不是英法等语言,作家的作品需要经过翻译才能被其他国家的人阅读。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翻译上的差异,从而造成了文化传递过程中不可弥补的断裂和缺失。自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获奖作家

7、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仅有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的阿格农获奖。因此,语言成为了首要因素,翻译也就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翻译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作品自然越好,反之,必然会降低原有作品的艺术价值。翻译对于文化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一斑。1 中国翻译与中国文化1.1 中国翻译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从诸子百家争论不休到法家独尊,然后儒道合一,继而儒道佛三体一位,直到东西兼容的多元文化体系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几次异族文化大规模移入,导致我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翻译从东汉至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走向了明朝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科学著作翻译,并不断发展至今,对马

8、列主义经典著作、文艺理论、苏俄及各国的进步文艺作品的大量翻译。这无一不是中国翻译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同时也确立了中国翻译在世界翻译领域的历史地位。中国翻译有着自己的标准,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彦琮的“十条八备”,玄奘的“五不翻”,赞宁的译经“六例”,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信与顺”,傅雷的“形似、神似”说,钱种书的“化境”说,许渊冲先生则从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的翻译标准。伴随着这些标准的诞生、发展与传承,中国翻译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1.2 中国翻译对其文化的影响中国各个时期的翻译无论是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是对中国文化的形成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佛经的翻

9、译,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思想和文化方面。佛教思想是一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在文化上的影响有语言、文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言方面非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用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天堂、地狱等。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成功地将外来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从此,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道不断塑造着中国的主流文化,而中国的语言、文学、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都烙上了佛教文化的印记。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活动,更使得中国翻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文化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是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进入中国后引发的,为了在中国立足,

10、他们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来扩大其影响,抬高天主教的地位。他们的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但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他们的科学译著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则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积极传播西方文艺思潮,这次翻译活动高潮促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中国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的思想状况都产生了极大的转变。1.3 中国当代翻译的地位我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在谈到“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时说:“唯有不同种族的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能灌输一

11、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满,愈来愈光辉灿烂。”要能使中国的文化灌输到世界的文化中去,我们必须还翻译一个公正的地位。中国的解放,也使翻译工作得以大解放。译作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飞跃发展,翻译理论日臻完善。郭沫若论创作编后记中说:文字翻译“与创作无所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中国当代翻译应该抓住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契机,更好的促进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2 西方翻译与西方文化2.1 西方翻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持续交流的结果,广泛的交流当然离不开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文化信息的传播,而且能促进翻译语言和文化等方面

12、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大规模的翻译都起到了这一作用。古罗马占领埃及与希腊后,于公元前270年开始大规模翻译。72位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将圣经的旧约全书译成七十子希腊文本;随后,罗马学者用拉丁文翻译希腊文的奥德赛,从而推动了罗马文学的发展。翻译在古希腊文化发展进程中也同样功不可没。公元7至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希腊、罗马之后,将大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等学者的希腊语著作译成叙利亚文。后来这批资料又流入西班牙,受到西欧学者的重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勃尔纳斯译年代记,托马斯诺斯译希腊罗马贵人传略,费洛蒙和兰特译自然史等。这些译自法文、拉丁文的文本,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及文学创作手法。2.

13、2 西方翻译对其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渊源是古希腊文化。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欧文化。西方文化的构成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希腊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播的结果。古希腊自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控制希腊时起,实施向外扩张的策略,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洲的帝国。虽然这个帝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联系却因此加强。希腊文化发展过程中,罗马帝国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该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师从亚里士多德,从荷马史诗中受益非浅。在他统治期内,希腊文化迅速广泛地传播,甚至涉及到印度和中亚。14世纪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遍及西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广泛收集湮没已久的古希腊、罗马著作,利用古

14、典著作中世俗性及其肯定人生的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倡导科学文化。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一系列名剧,时至今日,丰采依然。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在强权扩张中发展起来的。在一轮又一轮的扩张中,科学地分析、演绎、归纳外来文化,从中汲取合理的内核,并融入自己的系统。3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点翻译的本质,在目前的翻译学中,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能简单地描述成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人类学家FBoas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这样,它们才具自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

15、会机构。”正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及语言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不同。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地解决和规避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和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首要条件。3.1 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中国足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两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