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3795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据我查资料的粗略统计 ,仅 2004至 2009年上旬人大复印资料和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 ,有关约瑟夫 海勒和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遵照中国读者一般习惯简称为军规)的评论文章就有近 100篇 ,可见这部小说不只在美国家喻户晓 ,在我国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评论界对军规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艺术手法、人物和主题。其中,小说的黑色幽默、反英雄人物及荒诞主题被反复言说、挖掘,对于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色也有较多篇幅的涉及。我收集的众多作品中都提到了军规被批评界视为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典范之作。1961年军规一经发表,“Catc

2、h-22”一词马上成为“荒诞”、“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被收入词典。军规之所以成为世界“荒诞 ”之最 ,除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外 ,其独特的文体艺术形式也是它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们常说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军规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因此,虽然海勒是是美国作家,但关于军规的国内研究多不仅仅集中在汉译本的文本的研究,对作品进行专门的英语语言研究的文章相比之下也有不少。而相对于形式方面,关于内容方面的评说数量略显单薄, 但却也因此产生了不少创新的角度的评论,如唐文第二十二条军规对经典神话的解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东岳论丛2009年2月(第30卷/第2期) 就从黑色幽默化的情节

3、和人物塑造在更深的层次上找到其文化原型。此外,还有很多将军规与众多国内外小说进行比较的研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是从十分全新的角度分析作品的,这一点会在第三点里做详细论述。二研究主要成果1.关于“黑色幽默”主题的:刘玉娟 现实生活的怪谬艺术之折射 评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与艺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7卷第 3期 2004年 5月):说明军规艺术上的“黑色幽默”派的特点,无论在人物塑造和结构安排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其他流派的作品都迥然不同。首先,它所采用的幽默手法,与传统的幽默有很大的区别。其次,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反英雄”的手法,这些人物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

4、值,他们常常嘲笑自己所尊重的,破坏自己所建树的,否定自己所肯定的,抗议自己所接受的, 第三“, 反小说”式的结构方法。小说采用了和所表现的荒谬内容完全一致的散乱形式,把片断的现实情节和大量的荒谬情节揉合在一起,逻辑紊乱,内容庞杂。 张浩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语言表征探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1卷第1期):文章旨在探讨军规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来服务其荒诞的非理性主题的诸种语言表征。基于对文本中大量的黑色幽默语言的实例分析, 分别从悖论、平行对仗、重复、比照和并置等修辞层面, 揭示了作者运用黑色幽默深化小说的非理性主题的手段, 并指出黑色幽默的语言特色正是其展示的非理性世

5、界的超现实表征。2.关于叙事手法的:刘娟 碎片,漩涡与重复 浅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特点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4 卷第3 期):首先,碎片式的叙事结构,军规的叙事结构也是由碎片组成的。各章之间没有连接因素,也看不到因果关系。加之整部小说人物繁多,没有主要的故事情节,容易让人产生混乱的感觉。只有散乱的结构才能体现出荒诞疯狂的外部世界以及无理智的人物内心世界。反传统的叙事时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众多,事件繁复,情节颠三倒四,反反复复,碎片式结构显得支离破碎,场面转换突然,线索繁多且各自在混乱的时序中延伸,交错,并且不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线索展开叙述,这是和传统小说完全不一样的

6、。重复叙事法 在军规中海勒不时地用“反复叙事”手法来展示有趣的事件和情节,直到小说中的情节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即故事情节使按照心灵的变化顺序,按照人物意识的流动顺序编织起来的,人物的感情也从开始的幽默变得悒郁严肃起来。 吴晓芸 熊万琼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特征(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将作者的叙事手法总结为一、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 军规夸张到了荒唐的地步,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风格。既然世界是荒诞的,那么真假、善恶、美丑都失去了常规的标准。作家可以把不正常的人和事当作正常的来写,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这样,一切正常的事物必然变得滑稽可笑,荒诞的世界才充满了幽默

7、感。二、以喜写悲的滑稽讽喻 海勒以近乎鉴赏的方式精确而细致地描写形形色色人,又刻意追求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谓的态度去描写人间的荒唐事。3.关于人物的:关于人物的分析肯定是对于主人公尤索林的为主,但是对于书中的一些其他人物也有所解读。 金海云 “疯狂的”清醒者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分析 (绥化学院学报第25 卷第3 期)主人公尤索林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仍是最突出、最主要的。他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反英雄”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尤索林为代表的清醒者最终只能通过看似疯狂的努力来挣脱战争枷锁,实现个人目的。尤索林在探询逃避战争的方法。在这一点上,他表现得比其他任何士兵都

8、要清醒和聪明,他成了这个疯狂世界中的一个貌似疯狂的人,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真正的清醒者,他想搞清楚自己是否有逃避战争的可能性。尤索林是清醒的,他是一个向第二十二条军规“企图打开缺口的人”,对军规的惶惑和抗争成了这一形象的精神支点。他的怕死心理和活命哲学既是环境逼迫的结果,又是跟环境对抗的手段。一如存在主义哲学所宣扬的,他在无法超越所面临的荒谬的世界和人生困境之时,坚持自由意志的选择,一再追求那种避开别无选择的前提的自我选择。 高瑜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广西社会科学 2006 年第4 期):作者认为,海勒通过对众多人物的描写与刻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国当代社会的众生相。海勒描写人物的方

9、式是讽刺式的,同时也是超现实主义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象征意义。一类是以沙伊斯科普夫少尉、卡斯卡特上校、米洛等人为代表的美国社会统治阶层,由于个人的野心和私欲极度膨胀,他们被异化成彻底丧失人性的官僚制度的统治机器。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米洛明德宾德,明德宾德英文的含义是“头脑束缚者”。他象征着资本与利润。相应地,另一类是处于社会底层,受人摆布的小人物。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主人公尤索林。 4. 关于内容的: 谭瑛田昆 被缚的阿波罗解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话语权力 (文艺评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控制 小说中的战士们被爱国精神召唤参加了战争,他们的牺牲只是成为了卡斯卡特上校所代表的美国官僚阶级升

10、迁的一种需要。在这里, 军官们用“第二十二条军规”绑架了士兵们的美好生命,夺取了战士们的灵魂, 使之成为“垃圾”。这才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真面目。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特点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存在实际上是为某些人服务的。不断被重复的一个词就是“他们”。他们实际上是军规的操控者, 凭借军规获取自己的利益。在小说中, 他们所指的是卡斯卡特上校和米洛为代表的群体。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暗喻 暗示着美国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控制下的“冷战”话语。 黄文静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海勒对神话的消解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第1期):“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永恒、超言的象征,不是什么“海勒的神话”,而只是一

11、个不确定的隐喻,不具有确定性。它以其破碎性、混乱性、不确定性在消解神话,这个神话便是西方传统中的关于上帝、国家和理性的神话。“第二十二条军规”揭开了这种神话背后的虚无与荒诞,同时向这种虚无与荒诞发出了激情的抗议。这又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超人权威以及力量的消解 在海勒的世界里,第二十二条军规就象征了这种操纵人类的神秘力量,具有超自然的神话性质。在最直接的方面,它象征着现代官僚机器这个异己力量;同时,它也包括了其他海勒所感到的不可捉摸,无力把握的异己力量。 对宗教信仰的消解 书中的牧师的苦境与飞行中队所有士兵的困境是相似的,他们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里,他们因无辜而产生寻求自由的符合逻辑的愿望,在一个完

12、全没有逻辑的世界里,是毫无意义的。由此,牧师开始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甚至上帝。 对传统英雄人物形象的消解尤索林是时代造就的人物,他的贪生怕死乃至临阵脱逃,是整个环境的合理产物。尤索林把逃跑视为勇敢,尽职,这种争取个人生存的行为带着明显的存在主义烙印。约瑟林是传统意义上的反英雄。 5关于语言的:作为一部英文小说,关于小说原文英语语言本身的研究也十分流行: 马菊玲 用否定建构的荒诞世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认知诗学分析 (山东外语教学2008 年第6 期) :本文试图通过“否定”这一前景化语言形式的认知属性及诗学功能,借助认知语篇的文本世界理论探讨小说荒诞世界的认知建构 这主要有语篇的“否定世界”作者把

13、否定发挥得淋漓尽致,塑造了一个非理性、混乱、荒唐的小说世界,不断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更新读者原有的知识框架。如沙伊思科普夫将军张贴的告示使用的是将来时态的否定式“there will be no big parade this Sunday afternoon”。然而这个预设的情景根本就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 这是官僚们玩弄权术的手段,他们的意志高于一切,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军队,然而亨格利.乔并不明白这是陷阱,看到告示他不解地问,“Why wont we have a parade this Sunday when,像许许多多士兵一样,把这个虚幻的世界当成现实存在,受这些杜撰“事实”的任意摆

14、布,最终成为他们的牺牲品。运用原著的语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也使我们读起来更加贴近作者的本意和文化背景。三发展与问题 先来说说国内研究军规的创新方面:1.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作品:赵莉华石坚 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约瑟夫海勒的种族困境 (当代外国文学No. 3 , 2006)此文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该小说印第安人哈尔福特的人物形象及其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探讨哈尔福特控诉种族迫害的英雄形象与其印第安形象定式(魔鬼、醉汉和废物) 之间的矛盾,研究作者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之间的悖论,揭示小说的种族政治无意识。范煜辉 寻找失落的记忆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犹太记忆文化的书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30 卷第4 期)。尤索林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回溯,摆脱了战争- 官僚机器的控制,回归到了自己最内在的存在斯诺登的死亡事件。通过斯诺登死亡事件的启示,尤索林摆脱了战争- 官僚机器的宰制,完成了其对自我的救赎。2.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此类作品主要有:薛仁喜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警察与赞美诗中的黑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