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3267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5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8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目 录第一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产生的时代背景1一、经济背景11、“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12、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扶持工业战略13、农村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流失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1二、微观环境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瘫痪”22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3农民收入下降,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24农民与科技要素不能自发结合2第二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内涵和外延3一、内涵3二、外延31、无偿技术服务32、创办实体33、技术承包44、有偿技术45、技术入股4第三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理论意义5一、经济学角度51打破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公益型服务模式52建立了多

2、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科技服务机制5二、社会学角度51科技传播方和接收方之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52建立起科技人员与农民的长效合作机制6三、实践意义6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62、带来农村先进文化火种63、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64、创造良好的工作体制环境75、实施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行动76、构建适合市场经济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7第四章 科技特派员的发展模式研究8一、概况8二、政策主体分类81、“科技特派员农户”模式82、“科技特派员+专业大户+农户”模式;83、“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农户”模式;84、“科技特派员+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85、“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

3、”模式;86、“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8三、服务方式分类81、科技普及型(公共服务型);如:詹夷生、谢新旺82、实地指导型;如:钱友安、刘瑞壁83、基地示范型(自办企业型);陈国英、赵木松、林长光、陈炳佃、吴南洋84、项目带动型;如:魏学贵、朱有金、吴敬才、颜振兰、左军85、订单推动型;如:陈泳和86、龙头牵引型;如:余德忠8第五章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征及功能9第六章 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28一、安徽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281、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概况28二、北京市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32三、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37四、甘肃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39五、

4、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0六、广西回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3七、贵州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5八、海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6九、河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8十、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48十一、黑龙江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1十二、湖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1十三、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2十四、吉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3十五、江苏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3十六、江西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3十七、辽宁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4十八、内蒙古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4十九、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4二十、青海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7二十一、山东省科技特

5、派员的主要实践57二十二、山西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8二十三、陕西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8二十四、上海市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9二十五、四川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59二十六、天津市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0二十七、西藏藏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0二十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0二十九、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1三十、浙江省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2三十一、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实践65第七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存在的问题67第八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发展与展望68一、科技特派员机制发展的独特性681、科技特派员机制服务形式的独特性682、科技特派员机制农村创业的独特性683

6、、科技特派员机制时代内涵的独特性694、科技特派员机制创业过程的独特性705、科技特派员机制科技服务的独特性726、科技特派员机制政策措施的独特性74二、科技特派员机制发展的完备性741、系统性742、灵活性753、实效性754、持续性756、互利性757、创新性75三、科技特派员机制发展的功能强大761、整合功能762、动力功能763、培训功能764、科普功能765、转化功能776、市场功能777、管理功能77(四)科技特派员机制发展的资源聚集781、物资资源782、人力资源783、制度资源784、社会资源785、技术资源796、文化资源797、关系资源79五、科技特派员机制形成的三个阶段7

7、91推动阶段792互动阶段803自动阶段80六、科技特派员机制与其他农村服务体系的互补和接轨801、农业推广体系的互补802、农民合作社体系的互补803、农村供销体系的互补804、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互补805、下村挂职体系的互补806、科技入户体系的接轨817、科普下乡体系的接轨818、卫生下乡体系的接轨819、教育下乡体系的接轨8110、文艺下乡体系的接轨81七、科技特派员机制的随着农村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811、初级阶段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形成812、小康阶段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形成813、富裕阶段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形成81参考文献82108第一章 科技特派员机制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经济背景1、“

8、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目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关系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市场、机制、体制面临全面转型时期,党中央通过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可喜变化,然而,农民增收难等“三农”问题仍然存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农村科技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是以满足“三农”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为农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甚至开展科技创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借此推动农业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2、

9、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扶持工业战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三农”问题面临重重困难。“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了“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扶持工业的战略,使农业剩余大量转移,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3、农村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流失改革开放后,由于工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村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加速涌向城市,农业和农村的自我新陈代谢能力进一步弱化。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2/3或更多

10、一些。但我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却远远低于这一标准。从收入这项核心指标看,过去十几年农民收入一直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农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农村经济已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充满活力和生机。在经历了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逐年下降的走势后,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虽有所回升,但其绝对值也仅为2366元,其中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比重约为55),种植业收入又构成了农业收入的主要部分(70左右)。而且,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所属32个市县的2万多个农村家庭的调查,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占了54.2,这部分人是21世纪中国的贫下中农。

11、这种情势已经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效率损失,危及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同时也使得广大农民无法平等分享收入的增长,造成了城乡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这种情形,也导致了严重的效率损失。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其消费总量的缩小和水平的下降,许多地方农民的消费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竟比上年下降了13元。现在,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占全国人口2/3左右的农村居民所占的份额仅有1/3,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扩大。在国际上,一般人均CDP3000美元以上才会形成买方市场。我国人均不到1000美元就形成买方市场,主要原因就

12、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购买力太低。总之,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拉大,农民增收空前艰难。“三农”问题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和农村,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非常不利。中央反复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二、微观环境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瘫痪”由于农村科技推广主要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公益型服务模式,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使得基层推广部门无人、无钱、无网,甚至无技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处在“瘫痪”状态,导致农业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转型期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和农业推广效率的低下,根本无法面对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科

13、技进步的挑战、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挑战、生存与发展的挑战等等,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减缓,农民收入从1990年代初开始连年下降,增收幅度持续下滑,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2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南平地处闽北山区,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农业大市,300万人口中有70在农村,农业构成了南平的经济基础。南平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商品粮基地县,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南平农业在福建的位置举足轻重。1990年以来,如同全国“三农”形势所发生的变化一样,南平农业的传统优势逐步削弱,特别是本世纪初,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融入到了世界一体化中。在农产

14、品竞争中,原有的单一以粮林为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价低、卖难”,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大量粗放型、大众化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3农民收入下降,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不仅是由于缺乏先进适用技术,而且还由于缺乏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时传播和转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的经费、途径、平台和机制,致使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增强农村基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的任务日益紧迫。4农民与科技要素不能自发结合南平市的传统农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诸多内外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投入少、农民贷款难。二是土地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三是农村缺乏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四是农村人力资本匮乏,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南平的“三农”发展步履维艰,传统的“三农”社会呼唤着脱胎换骨的变革。然而要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经济的对接,要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