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1502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苑玲-龚自珍尊史思想初探.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龔自珍尊史思想初探陳苑玲 摘要龔自珍以家學之經史古籍為基礎,再後習春秋公羊以經世致用,為晚清變法先聲者。然而龔自珍不僅是晚清著名的公羊家,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史學經世思想,其中尊史之心承繼章學誠六經皆史說但也有所異同之處;尊史之用有賓賓、善入善出等說。他以尊史心為基,尊史用為實際作為,這些都成為龔自珍獨特的史學思想。關鍵詞:史學經世、賓賓、善入善出、天地東西南北之學壹、前言 龔自珍因家學有穩厚漢學基礎,而後來又因習公羊而成為晚清變法之先聲。然觀其倡經世、變法之說源由,亦可以尊史一詞為基礎。龔自珍以尊史為基,衍伸出經世致用的理論。以下就試探龔自珍尊史思想淵源背景、尊史之心與尊史之用的內容,以及史學

2、經世致用論點,以期可為研究龔氏公羊學議政及經世思想之新方向。貳、龔自珍尊史思想淵源 龔自珍(17921841 A.D),又名鞏祚,字璱人,號定盦 盦字,有三種寫法:吳昌綬編定盦先生年譜作定盦,楊家駱編作龔定庵, 錢 穆則作定菴,三者不一。為了行文方便,則不述其號,以免造成誤解。再者,本文所引用的 原文,乃為楊編採1935年王文濡編校龔定庵類編,可能在引用原文之處,兩版(王佩琤版龔自珍全集,中華書局出版)或有異同,然不影響文意,如本文第四節,楊編作能入, 王佩琤版龔自珍全集作善入,筆者以為做能入不比善入更為廣泛熟知,故行文 上仍以善入為主,在引用原文則是引楊編版。另可配合注45。,浙江仁和人。生

3、於清乾隆五十一年,卒道光二十一年,年五十歲。 參見清 徐世昌:清儒學案七卷一百五十八,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4 月);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臺二版),頁 591。詩文佳,著有定菴文集、定菴續集等,後人編有龔自珍全集。一、家學與漢學之啟蒙 龔自珍家學淵博,外祖父為戴震弟子段玉裁,父輩皆仕宦。自小蒙外祖授業小學等考據學問;考究與其家學、師承淵源,特別是與浙東學術有密切關係,祖父匏伯好歷史,曾校批漢書;其父闇齋任禮部職,曾參與國史館工作 參見張昭軍:龔自珍經世思想淵源考論,齊魯學刊第4期(2004年),頁118。,故龔自珍自小深受史學薰陶

4、,但是定菴學問志趣,似不屑屑為經生,而頗有取於其鄉人實齋章氏文史經世之意也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臺二版),頁593。嘉慶二十、二十一年間(18151816 A.D.),時自珍二十四、五歲,著有乙丙之際箸議第六文曰: 自周而上,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也。一代之學,皆一代王者開之也。 載之文字謂之法,即謂之書,謂之禮,其事謂之史職。乃若師儒有能兼通前代之法意,亦相誡語焉,則兼綜之能也,博聞之資也,文質之異尚。其惑也,則且援古以刺今,囂然有聲氣矣!是故道德不一,風教不同,王治不下究,民隱不上達,國有養士之貲,士無報國之日。殆夫!殆夫!終必有受其患者,而非士

5、之謂夫? 清 龔自珍:乙丙之際箸議第六,楊家駱主編:龔定庵全集類編(臺北:世界書局,1973 年5月再版),頁6667。 錢穆謂其文陳義至新穎,實承襲實齋六經皆史之說也,亦與常州莊氏言尋先生微言大義與語言文字外略同 同注4。探究乙丙之際箸議諸篇寫作時間,剛好定菴未從學於常州劉逢祿習公羊春秋;文中報國之意,為龔氏年少時,即隨父居北京、放徽州,數十年間走訪,深知清中葉以後民間風習與經濟,感為學應非治經史之性情 清 段玉裁:懷人館詞序,見龔自珍:懷人館詞。,非專專治古經籍,而有志為昭代治典之探討 同注6。,認為學習學問非只專研考據,若不報國,何稱為士?於此,龔自珍逐漸思考對於歷史的觀點。雖尚未明確有

6、己之史觀學問,然卻可見其認為史應有地位。二、後學公羊 龔氏年少時除了學習文字訓詁外,亦兼具經史基礎。爾後,隨父官職遊歷南北,曾著有乙丙之際箸議等文,其中思想觀點,類同於同代前輩章學誠,發展出史學經世 張壽安: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頁70。引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二)浙東學術:史學所以經世,因非空言著述也。的思想。年二十八左右,才得從劉逢錄習公羊春秋,曾喜言:昨日相逢劉禮部,高言大句快無加。從君燒盡蟲魚學,甘作東京賣餅家 清 龔自珍: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得十有四首,同注5書,頁396。,同時也相識同為公羊學派的宋翔鳳,與之諸多交遊。雖然之後應試不第,龔自珍

7、也回想起自己入京旅程,看見清政府日益落敗的腐朽景象,又加上學習公羊,無不加深龔氏以前對歷史與國家、政治間等應有地位關係之疑問與思考,其中尚能吸收公羊中 微言大義、變的歷史進化論,加強自己思考且挹注新內容,來直接表達對時局不滿。 龔自珍以漢學之家學啟蒙,且深受浙東史學之影響,後來又師承常州公羊學,成就己之史學觀。龔自珍一方面對乾嘉學術提出批評,並確立一己之治學態度;一方面也在探究經、史之源流上,奠基於前輩章氏等基礎上,完成其思想主張;更在後承公羊學思想活絡下,亦開啟了晚清學人援經議政的風氣。 參見張壽安: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頁24。 由此觀之,龔自珍對史之尊

8、,有其歷來由故,除了繼承前人學說,後習公羊外,另外也與同時代人士魏源,為康有為等晚清改革派之變法先鋒。龔自珍之史學觀,影響可謂深遠!参、尊史之心 綜觀龔自珍的學術思想,蓋可以一詞概括尊史。龔氏之尊史精神,使其對家學、當時學術界開始產生懷疑與批判;後來服膺春秋公羊學,亦是對史之致用用來佐證自己的史觀內容,加強論證。故欲論龔氏學術思想,須先以龔氏尊史之心立場去研究、延伸。一、章學誠與龔自珍六經皆史說 早在漢代今古文之爭的分歧點,在於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為孔子所作,古文經學家則是持六經原是歷史文獻,是經由孔子整理之說法。六經皆史之說,歷來爭論已久。錢玄同於重論經今古學問題文云:考六經皆史之說,始於宋之

9、陳傅良,其後明之王守仁,清之袁枚,章學誠,龔自珍,及章太炎師皆主此說。陳、王、袁、章四氏,不但非古文家,且非經學家;龔氏則為今文家;為章君為古文家耳。然則云六經皆史之說為古文家言者,非也。但前於三氏之今文家龔自珍即主六經皆史之說 錢玄同:重論經今古學問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9年)。,錢氏除了說明六經皆史是複雜性爭辯問題外,也提到龔自珍主張六經皆史之說法。欲說明龔氏此一思想,必須先提到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而六經皆史一詞,初見於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一易教篇: 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 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

10、77年3月,頁1。亦有文史通義外篇三報孫淵如書云:愚之所見,以為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六經特聖人取此六種之史以垂訓者耳。子集諸家,其源皆出於史,末流忘所自出,自生分別,故於天地之閒,別為一種不可收拾、不可部次之物,不得不分四種門戶矣 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楊家駱主編,頁312。 章氏認為六經皆屬史官職掌下的產物,本質上為一種經世理論,因時制宜,不可執一而不知變通。此主張一反乾嘉經學專專於文字訓詁,學問格局小亦難窺其全貌,而至於落於實用更是有限!章氏之史學觀,亦深深影響同是浙東人的後輩龔自珍,早在乙丙之際箸議文中,龔氏也已透露出一代之治,皆一代之學,即是史官職責所在之想法;而至於為人

11、師表者,更應該以史傳生相誡為鑑,而達能兼綜之能也,博聞之資也,此一主張也同於前輩章氏文史通義內篇二原道中云: 蓋文道治教合一,而天下聰明範於一,故即器存道,而人心無越思。 同上書,頁40。又文史通義內篇二原道下云:古者道寓於器,官師合一,學士所肆,非國家之典章,即有司之故事,耳目習而無事深求,故其得之易也。 同上書,頁41。 章氏主張文道治教合一,龔氏的說法亦相似 錢穆則稱之為治學合一論。參見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96年7月臺二版),頁593。,認為史官之於史,本應用於治教合一、經世致用上,而非專究於經書上的文字訓詁上,汲汲於經解大義;對於最重要的民生經濟,

12、反而卻是毫無幫助。因此錢穆也謂龔自珍有取於實齋章氏文史經世之意。 由小學入經學者,其經學可信;由經學入史學者,其史學可信 吳懷祺主編,王記彔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安徽:黃山書社,2002年12月),頁 12。引清 張之洞:書目答問附二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序。,龔自珍即在小學、經學深固基礎背景下,逐漸建構出自己之史觀。其六經皆史觀點,可見古史鉤沉論二:龔自珍曰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無有語言焉;史之外無有文字焉;史之外無人倫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故儒者言六經,經之名,周之東有之。夫六經者,周史之宗子也。易也者,卜筮之史也;書也者,記言之史也;春秋也者,記動之史也;風也者,史所采於民,

13、而編之竹帛,付之司樂者也;雅、頌也者,史所採於士大夫也;禮也者,一代之律令,史職藏之故府,而時以詔王者也;小學也者,外史達之四方,瞽史諭之賓客之所為也。故曰:五經者,周史之大宗也。諸子也者,周史之小宗也。若道家,若農家,若雜家,若陰陽家,若兵,若術數,若方技,其言皆稱神農、黃帝。神農、黃帝之書,又周史所職藏,所謂三皇、五帝之書也者是也。故曰:諸子也者,周史之支孽小宗也。 清 龔自珍:古史鉤沉論二(或作尊史二),楊家駱主編:龔定庵全集類編(臺北: 世界書局,1973年5月再版),頁99104。 然而於引文中,未見其標目六經皆史四字,蓋龔氏認為六經源於史,諸子書亦皆源於史。六經於政教合一之下,得周

14、史之正統,為大宗;而諸子於官師治教合一之下,再出私人著述,得周史之分流,是為小宗。無論大宗或是小宗之說,龔氏皆認為幸有史官存文字,才得以有六經;而諸子,亦是史官分流。這也是龔氏與章氏六經皆史之說異處。 章氏的六經,是史書,是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 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3月,頁1。、 古者道寓於器 同上書,頁41。,六經即是器,所寓含之道,經過官師合一,以達文道治教合一,而天下聰明範於一 同上書,頁40。然則龔氏則是側重史官論,無史官則無文字,無文字則無六經,亦所有學術文化皆出史官。相對於章氏的保守論點,龔自珍則是積極性地認為史,不僅是史官筆下記錄的產物,所有關於歷史文化的功罪,全由史官擔任並執筆記錄。二、史書重要性 前文已述六經皆史之論點,龔自珍將史之價值,高於六經之地位,足顯史之重要性。前文龔氏之史官論,重史官於史書上;但是若無史書,亦無法顯現史官之所以具體為史官、呈現史官的學問。故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