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物理分析试题复习1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01393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九年级物理分析试题复习1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九年级物理分析试题复习1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九年级物理分析试题复习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九年级物理分析试题复习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错题分析(光、热部分)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 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2.4103J/(kg) ,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 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 3.0107 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

2、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例 2甲、乙两块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米高处,这两块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机械能大 A内能一样大 B甲的内能大 D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块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低,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块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块冰块均为 0,质量相同,物态

3、相同,温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内能也相同。故 B、A 正确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例 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

4、了。所以 C 正确。第三类:有关物理规律的习题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得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解析此题应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得少一点,以保护秧苗。所以 A 正确。例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

5、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解析当把盛有 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 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温度相等,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该是冰水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的存在,故选 D。例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 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5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会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析水的沸点的

6、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 A 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的气流的快慢,故选项 B 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 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于 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故选项 D 也是可能的。正确答案选 C。例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 13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 22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310 厘米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 20 厘米 B大于 15 厘米,小于 20 厘米C小于 10 厘米 D大于 10 厘米,小于 15 厘米解析由题可知:1,即 30 厘米222,即 20 厘米23,即 10 厘米解方程得: 10 厘米15 厘米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